
可信AI人工智能的落地场景有哪些 原创
可信人工智能指的是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都符合伦理、法律和技术标准,从而能够赢得用户、消费者、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信任的一系列方法和实践。
简单来说,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AI系统?” 可信AI的目标是确保AI不仅是强大的、高效的,更是负责任、可靠且有益于人类的。
可信AI并非一个遥远的概念,它正在全球各个行业的具体场景中加速落地。除了生活娱乐之外,这些落地场景的核心特点是:在高风险、高价值或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将可信原则转化为具体实践。
以下是可信AI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具体落地场景:
1. 金融与信贷(Fairness公平性 & Transparency透明性)
- 场景:智能信贷审批
a.公平性/非歧视: 模型必须经过严格的“去偏见”处理,确保不会因申请人的性别、种族、地域、年龄等受保护特征而做出歧视性决策。模型需要持续监控其对不同人群的批准率和利率是否公平。
b.可解释性: 当贷款被拒绝时,银行有法律义务(如欧盟的GDPR“解释权”)向申请人解释原因。AI系统需要提供清晰、可理解的解释(例如,“您的贷款被拒主要是因为过去24个月内有过3次逾期记录”),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拒绝”结果。
c.可信实践: 银行使用AI模型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风险。可信AI在这里确保:
d.价值: 降低合规风险,保护机构声誉,促进金融包容性。
2. 医疗健康(Robustness稳健性 & Privacy隐私 & Accountability问责制)
- 场景:AI辅助医疗诊断
a.技术稳健性: 模型必须在各种不同型号的扫描设备、不同的图像质量下都能保持高精度和可靠性,防止误诊或漏诊。
b.隐私与数据治理: 训练模型所使用的患者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匿名化处理,并在合规的前提下使用。模型部署后,对患者数据的推理过程也需加密保护。
c.人类监督: 最终诊断必须由医生做出,AI只是提供辅助建议。医生需要理解AI做出该建议的依据(可解释性),并对最终诊断负全部责任(问责制)。
d.可信实践: AI系统帮助放射科医生识别CT或MRI扫描中的肿瘤迹象。
e.价值: 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保障患者安全和隐私,厘清医患责任。
3. 司法与公共部门(Fairness公平性 & Transparency透明性)
- 场景:司法风险评估
a.公平性: 必须彻底审查模型,确保其不会对特定种族或社会经济群体产生系统性偏见(历史上曾有模型被证明对黑人被告评分更苛刻)。
b.透明性与可解释性: 法官需要完全理解AI给出高风险评分的具体原因(如基于历史犯罪记录、就业情况等哪些因素),以便做出最终裁量,而非盲目遵循算法建议。
c.可信实践: 一些司法系统使用AI对罪犯进行风险评估,以辅助假释或量刑决策。
d.价值: 减少人为主观偏见,但必须确保算法本身的公正,并维护司法程序的透明和权威。
4. 自动驾驶(Safety安全性 & Robustness稳健性)
- 场景:L4级自动驾驶汽车
a.安全性与稳健性: 这是自动驾驶的生命线。AI系统必须能应对各种极端“ corner cases”( corner cases)(罕见但危险的场景),如突然闯入道路的行人、恶劣天气等。系统需要经过海量的仿真测试和实路测试来验证其可靠性。
b.可追溯性与问责制: 车辆必须完整记录事故发生前后所有传感器数据和AI决策日志。这用于事后分析事故原因,厘清是技术故障、人为操作失误还是其他因素,从而明确责任归属。
c.可信实践:
d.价值: 直接关乎生命安全,是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前提。
5. 制造业与工业(Robustness稳健性 & Safety安全性)
- 场景:智能质检
a.稳健性: 模型需要适应生产线上的光线变化、产品微小位姿变化等,保持检测准确率,不能因为轻微干扰就产生大量误报(将合格品判为次品)或漏报(放行次品)。
b.可解释性: 当检测到缺陷时,系统需要精确标注出缺陷的位置和类型(如划痕、凹陷),而不仅仅是给出“不合格”的结论,以便工人进行复检和维修。
c.可信实践: AI视觉系统在生产线上检测产品缺陷。
d.价值: 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减少生产浪费。
6. 内容推荐与社交媒体(Fairness公平性 & Transparency透明性 & Well-being福祉)
- 场景:社交媒体信息流推荐
a.公平性: 避免算法对某些群体或观点进行“影子ban”( shadow banning)(限流)或放大某些极端内容。
b.透明性: 平台开始向用户提供“为什么给我推荐这个?”的选项,简单解释推荐理由(如“因为你关注了XX”),增加用户控制感。
c.社会福祉: 算法需要平衡用户参与度和心理健康,避免过度优化“停留时长”而不断推荐令人愤怒或沉迷的极端内容。采取措施识别和降低虚假信息的传播。
d.可信实践:
e.价值: 营造更健康、更负责任的网络环境,提升用户信任和平台长期价值。
可信AI的落地场景具有一个共同模式:它们都发生在AI决策会对人的权益(生命、健康、财产、自由、机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领域。 在这些场景中,仅仅追求模型的“高精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公平、透明、安全、可靠、负责任等原则贯穿于从数据采集、模型设计、部署验证到持续监控的全生命周期。
随着全球AI法规的完善,这些实践正从“最佳实践”迅速转变为“合规刚需”,驱动着所有严肃的AI项目将“可信”放在核心位置。
本文转载自数智飞轮 作者:蓝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