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智能体在顺丰运营场景的落地案例剖析 原创 精华
在现在变化超快的物流行业里,谁能把效率和精准度做得更好,谁就更有竞争力。以前靠人管的老办法,早就跟不上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了。而 AI 智能体就像给物流行业安上了 “智能大脑”,正在帮行业实现大变革。顺丰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就是想靠智能化把物流从接单到派件的全流程管得更细、优化得更好。
一、顺丰的 “全流程智慧管理”:分三步管好物流
顺丰把物流作业拆成了三个核心环节,AI 智能体在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像给物流流程 “保驾护航”。
图片
1. 订单没进来前:提前预测,备好资源
在客户还没下单的时候,AI 智能体就开始 “工作” 了。
- 提前算准需求
AI 会分析行业趋势、客户习惯、不同地区喜欢寄什么东西、物流路线等数据,精准算出从整个物流网、城市,到各个网点甚至小片区,未来会有多少订单、包裹有多重、是什么类型。
- 提前备好资源
根据预测结果,AI 会帮顺丰提前安排招聘快递员、给员工排好工作班次、规划仓库场地、准备好运输车辆和飞机这些资源,等订单一来就能立刻运转。
2. 订单进来后:实时调整,高效调度
一旦客户下单,AI 智能体就进入 “实时作战” 模式。
- 动态算时效
AI 会实时盯着订单数据,结合包裹要送的地方、需要多久送到,随时算出快递员什么时候能收件、什么时候能派件,要是有变化还能及时调整。
- 智能调资源
系统会看着实时的需求和手里的资源情况,智能规划快递路线、分配车辆和人员,让资源不浪费,还能保证包裹按时送到。
3. 核心能力:让快递员和管理都 “升级”
整个运营过程中,AI 智能体围绕快递员(小哥),把收件派件和管理效率都提上去。
- 收件派件更高效
- 任务评估:AI 会提前估算快递员要做的任务难不难、要花多久,还能帮着快递员一起完成任务。
- 资源匹配:根据任务类型(比如送大件还是文件)和快递员的能力(比如熟悉哪个片区),精准匹配,不浪费人力。
- 动态调整:要是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堵车、突然多了很多订单),AI 能随时调整快递员的任务和手里的资源。
- 管理更精细
- 精细评估:AI 通过分析数据,给不同业务板块(比如运输、仓储)打分,还能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建议。
- 全程监控:系统能盯着各个区域的任务进度,确保任务按计划完成,不拖延。
- 复盘优化:定期分析过去的数据,找出问题所在,不断调整管理办法,形成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优化” 的循环。
二、AI 智能体(AI Agent):物流决策的 “智能大脑”
AI 智能体不是单一的工具,更像一个能自己做决策、和其他系统配合的 “大脑”。它分三层,层层配合支撑物流业务。
层级 | 作用 | 具体例子 |
业务应用层 | 对接顺丰实际的物流场景 | 支线运输、中转场、干线运输、网点等 |
AI 智能体层 | 核心 “决策者” | 预测 AI 智能体(算订单量)、规划智能体(划场地路线)、调度智能体(调车辆人员) |
垂域模型层 | 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 时空预测模型(算包裹运输时间)、运筹优化模型(找最优方案) |
1. AI 智能体的核心本事
- 垂域 AI 模型:精准解决专业问题
针对物流特定场景做了优化,比如能精准预测某个片区的快递量、规划最优运输路线,给物流决策提供定制化建议。
- AI 智能体:懂交互、能融合
能理解客户的需求(比如客户问 “我的快递啥时候到”)、看懂自然语言,还能调用小模型、查知识库,把通用知识和物流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和人顺畅沟通。
2. 大小模型配合:像 “管理者 + 专家” 组队
大模型和小模型各有擅长,配合起来效果更好:
- 大模型:当 “管理者”
能理解复杂需求,把大任务拆成小任务。比如客户说 “想优化深圳到北京的运输”,大模型能把这个需求拆成 “算货量”“调车辆”“规划路线” 等小步骤。
- 小模型:当 “专家”
在某个专业领域特别厉害,比如有的小模型专门算运输成本,有的专门调航空运力,能精准解决细分问题。
3. AI 决策的进化:从 “算单个” 到 “管全流程”
AI 做决策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慢慢升级的:
- 先算单个需求:比如只算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的订单量。
- 再做场景规划:把单个预测结果整合,规划整个场站、运力、路网。
- 动态匹配资源:订单进来后,实时调车辆、管仓库仓位、分配网点资源。
- 全流程调度:最后实现运力、货物、人员的实时配合,让整个物流链路效率最高。
三、AI 智能体怎么解决物流痛点?看实际案例
以 “车辆调度” 为例,以前靠人调度有很多麻烦,现在 AI 智能体帮着解决了。
1. 以前的麻烦
- 要调的车太多:有不同类型的车(货车、冷链车),收费方式也不一样,资源乱。
- 靠经验办事:调度员凭感觉派车,很难每次都找到最优方案。
- 过程不透明:管理者不知道车辆跑哪了,成本也高。
2. AI 的解决方案
- 建了 “可视化调度工作台”:管理者能实时看到车辆位置、任务进度,调度过程全透明。
- 用运筹优化模型:综合考虑车辆位置、车型、载重、成本、司机情况,给每个需求匹配最合适的车,不浪费资源,还能合规。
四、AI 智能体的 “关键能力”:像人一样记东西、做规划、用工具
要让 AI 智能体像人一样聪明,得有三个核心能力:记东西(记忆)、做规划(规划决策)、用工具(工具协同)。
1. 记东西:分 “短期记忆” 和 “长期记忆”
就像人记事情分暂时记和长期记,AI 也一样:
记忆类型 | 人类的情况 | AI 智能体的情况 |
短期记忆 | 记个电话号码,拨完就忘 | 记当前任务的信息,比如正在处理的订单数据,用模型的 “上下文窗口” 存着 |
长期记忆 | 记骑自行车、打字这些技能 | 记长期要用的知识,比如历史运输数据、物流规则,存在 “向量数据库” 里,要用的时候查 |
2. 用 “检索增强生成(RAG)”:给 AI 智能体补 “长期记忆”
为了让 AI 智能体能随时调出长期知识,顺丰用了 RAG 技术,流程像这样:
- 用户问问题(比如 “明天深圳到上海的航空运力够不够”)。
- AI 把问题转成 “向量”(一种计算机能懂的格式)。
- 去向量数据库里查相关信息(比如过去深圳到上海的航空货量、明天的航班计划)。
- 把查到的信息和问题一起给大模型。
- 大模型结合这些信息,给出准确答案。
3. 做规划:像人一样拆任务、反思优化
AI 智能体做规划的流程和人很像:
- 先有 “规划思维”:通过给大模型写提示词(比如 “你是物流规划师,要分步骤解决运输问题”),让 AI 知道怎么思考。
- 拆成小任务:把 “优化全国运输网络” 这种大任务,拆成 “算各线路货量”“调区域车辆”“规划中转场” 等小任务。
- 反思改进:做完一个小任务,AI 会回头看有没有错,比如 “刚才算的货量是不是少了”,然后调整下一步,让结果更好。
4. 用工具:像人一样 “找帮手”
AI 智能体不会自己硬扛,遇到不会的问题会调用外部工具,流程如下:
- 用户提需求(比如:“查一下北京到广州的运输成本”)。
- 大模型判断:自己能不能回答?要是不能,就找对应的工具(比如:“成本查询工具”)。
- 调用工具:告诉工具要查的参数(北京到广州、运输方式是陆运)。
- 工具返回结果:比如 “陆运成本每吨 800 元”。
- 大模型整理结果,告诉用户。
五、AI 智能体落地:从 “技术” 到 “业务” 的关键
AI 智能体不是光有技术就行,还要和顺丰的实际业务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1. 从业务痛点出发,转成产品功能
- 先找痛点:比如:“航空异常调度慢”“中转场效率低”。
- AI 智能体来解决:针对 “航空异常”,AI 智能体能实时识别延误,快速出应对方案;针对 “中转场”,AI 智能体能规划最优分拣路线。
- 形成闭环:AI 智能体输出方案后,还要看实际效果,比如 “用了新方案,延误率降了多少”,再反过来优化 AI 模型。
2. 应对 “专业场景” 的挑战
物流属于专业场景,和日常聊天的通用场景不一样,AI 智能体要适应这些特点:
- 要专业知识:比如:得懂 “散航协议量”“组板规则” 这些物流术语。
- 要组队协作:需要大模型、小模型、现有系统(比如:订单系统)一起配合,不能单打独斗。
- 要负责任:输出的方案必须准确,比如:“调度车辆” 不能错,不然会影响快递时效,还要保证物流数据不泄露。
六、怎么保证 AI 智能体靠谱?测试 + 优化
要让 AI 智能体在实际业务中不出错,顺丰做了严格的测试和优化。
1. 全方位测试:从功能到性能都查
针对 AI 智能体的不同部分,测试重点和标准不一样:
测试对象 | 测试重点 | 通过标准 |
前端(用户界面) | 业务流程能不能走通、数据显示对不对、页面加载快不快 | 功能用例 100% 过、数据 100% 准、页面加载<1.5 秒 |
大模型 | 能不能懂语义、会不会过滤危险内容、回答准不准、反应快不快 | 语义识别得分≥0.85、危险内容 100% 拦截、准确率达标、响应速度够快 |
小模型 | 能不能处理异常数据、符不符合业务规则、计算快不快 | 功能用例 100% 过、符合业务规则、计算时长达标 |
2. 解决大模型的 “小毛病”
- 怕 “幻觉”(乱回答):提前规定好 AI 智能体能处理的业务场景,用提示词限制它瞎发挥;要是 AI 智能体回答不符合格式,就提示用户补充信息。
- 怕 “反应慢”:把大模型私有部署,让它跑更快;把复杂任务拆成小任务,分给不同模型;简单重复的任务(比如:查常规数据)不用大模型,用规则模块处理。
七、未来展望:AI 智能体还能怎么进化?
顺丰的 AI 智能体不会止步于此,未来会往这几个方向升级:
- 更懂垂域:深耕物流行业知识,让 AI 智能体更懂快递、运输、仓储的细节,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 多智能体协同:让不同的 AI 智能体(比如 “航空调度智能体”“陆运规划智能体”)配合更紧密,一起处理跨场景的任务。
- 更稳更高效:继续优化测试和性能,让 AI 智能体在高峰期也能稳定运行,帮顺丰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
简单来说,顺丰的 AI 智能体就像一个 “超级物流管家”,从提前备货、实时调度,到精细管理、解决问题,全方位帮物流流程提效,未来还会越来越智能!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内容。
本文转载自玄姐聊AGI 作者:玄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