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咯咯
LV.8
专注于技术知识整理,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
声望 2806
关注 0
粉丝 8
私信
主帖 329
回帖
在AI快速重塑创作方式的当下,一张图片的生成已经不再稀奇,真正难的是如何在已有图像上进行精准、自然且语义一致的修改。比如,能否只改动画面的一部分,却让整体依然协调?能否在不破坏细节的情况下,把一幅画换个角度重现?又能否在海报里修改中英文文字,同时保持原有的字体和排版?这正是阿里巴巴Qwen团队在2025年8月推出的QwenImageEdit想要解决的问题。它基于QwenImage(200亿参数)进化而来,定位为一款指令驱动的图像...
1天前 1191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过去两年,大语言模型(LLM)凭借惊艳的生成能力频频“刷屏”。然而,它们也有一个绕不过去的痛点:缺乏最新的知识和上下文。这导致模型在回答专业问题时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甚至产生幻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界提出了RAG(RetrievalAugmented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它通过将外部知识库与大模型结合,为生成过程提供“检索到的事实依据”,从而显著提升回答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但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RAG...
1天前 418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当我们在搜索框里输入一句话,背后可能牵扯的是数百万甚至上亿条数据的检索。机器是怎么从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里,挑出“最相关”的那几条结果的?答案就是——Embeddings(向量表示)。Embedding技术把文本、图像、音频等信息压缩成一个个向量(Vector),并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中。相似的内容会被放在相邻位置,距离越近,语义越接近。这样,检索系统就能根据向量的“相似度”来判断哪些结果最值得推荐。但问题来了:Embedding...
3天前 595浏览 0点赞 0回复 1收藏
当大家还在为“要不要开思维链”争论不休时,DeepSeekV3.1直接把答案写进了模型:一个模型,同时支持“思考(Thinking)”与“非思考(NonThinking)两种生成范式,按需切换。这不是简单的开关,而是一整套从chattemplate到工具调用、从代码代理到搜索代理的系统工程。更重要的是,它依旧延续了DeepSeek系列“以极高性价比逼近顶级性能”的口碑,为企业和开发者打开了新的成本—性能平衡点。下面,我们把这次升级拆解清楚:它究...
3天前 2576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企业日常办公里,Excel一直是不可替代的生产力工具。无论是财务报表、用户调研、还是运营数据分析,几乎所有环节都离不开这张熟悉的表格。但有一个痛点始终困扰着我们:数据量大,分析复杂,重复操作耗时又耗力。如果你也曾在表格里手动标记上百条用户反馈,或反复调试函数来生成分析报告,那么这一次,你可能会被微软带来的COPILOT函数惊艳到。没错,从今天开始,AI不再是外挂,而是直接成为Excel公式的一部分。1.COPILOT函...
3天前 1073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深入每一种切块策略之前,需要先把基础工具和模拟数据准备好。importreimportnltkfromnltk.tokenizeimportsenttokenize,wordtokenizefromtransformersimportAutoTokenizerfromsklearn.featureextraction.textimportTfidfVectorizerfromsklearn.metrics.pairwiseimportcosinesimilarityimportnumpyasnp确保已经下载了nltk的punkt分词器try:nltk.data.find('tokenizerspunkt')exceptnltk.downloader.DownloadError:nltk.downloa...
5天前 885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过去几年里,AI模型已经成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标配工具」。无论是构建训练数据集、清理脏数据,还是批量生成合成数据,研究人员和企业团队几乎都绕不开大语言模型(LLM)。然而,问题也摆在眼前:想真正用好这些模型,需要代码能力、模型部署经验,甚至还要懂不少机器学习框架。这直接把大多数非技术人员挡在了门外。HuggingFace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近日,它推出了一款名为AISheets的工具——一个免费、开源、本地优先的「无...
5天前 1950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大模型的竞赛中,人们往往关注“更大”“更强”的参数规模,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于真正想要落地的企业而言,推理速度、成本透明度、长上下文能力,才是决定能否用得起、用得好的关键。8月18日,NVIDIA发布了NemotronNano2——一套基于MambaTransformer混合架构的大语言模型家族。它不仅在推理吞吐量上比同规模模型快了6倍以上,还能在单张中端GPU上支持128K上下文,同时把训练语料和方法论大规模开放,成为企业落地AI的“范...
5天前 1354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过去几年里,大模型的发展方向几乎被“更大、更强”所主导。无论是GPT、Gemini还是Llama,参数规模从百亿到万亿,追求通用能力与全面覆盖。但现实应用中,很多场景并不需要“无所不能”的庞然大物,而是需要一个高效、精准、可快速定制的小模型。Google最新发布的Gemma3270M正是这种思路的代表:它只有2.7亿参数,却能在指令跟随和文本结构化上表现出色,并且极其适合任务定制化微调。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
9天前 2167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企业每天都在重复性任务中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这些繁琐的工作不仅拖慢了效率,还阻碍了创新的脚步。传统的自动化工具虽然能处理简单的流程,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任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AIAgents(人工智能代理)的出现,正以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决策能力,彻底改变这一局面。那么,2025年有哪些AIAgents工具和平台值得关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为你详细盘点,从开发框架到企业级平台...
9天前 2043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过去一年里,AIAgent和AgenticAI从技术圈的热门讨论,走向了落地应用的前沿。无论是多智能体协作、自动化工作流,还是与大模型的深度结合,这一领域的变化速度令人咋舌。问题来了——面对海量信息,我们该去哪里获取最权威、最及时、最有价值的内容?这篇文章整理了2025年值得关注的10大AIAgent与AgenticAI资讯博客,涵盖从行业巨头到社区声音的多元视角;并在后半部分给出一套“高效学习与转化落地”的实操方法,帮你把资讯...
9天前 2149浏览 1点赞 0回复 0收藏
过去几年,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I)的爆发彻底改变了数据领域的玩法。从ChatGPT席卷全球,到各类AI工具接连问世,企业都在想办法把这股浪潮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就在数据分析圈子里,一个叫PandasAI的新项目悄然登场,把Python数据分析的老牌利器Pandas和GenAI技术结合到了一起,让数据分析彻底告别死板的代码输入,进入到“能聊会说”的新阶段。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完整的PandasAI深度解读+上手实操,帮你搞清楚它是什么、...
2025-08-18 08:20:23 2161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AI会像人类团队一样高效协作,自动发现彼此、分配任务,甚至在复杂环境中“自洽”运行?随着AgenticAI协议的兴起,这种科幻般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从单一的语言模型到多代理协同的智能生态,多代理协作正推动AI进入一个全新的“代理时代”。但问题来了:如何让这些AI代理像人类一样顺畅“沟通”?答案就在于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代理到代理协议(A2A)、代理通信协议(ACP)和代理网络协议(ANP)这四大...
2025-08-18 08:15:49 1645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过去几年,AI模型变得越来越“臃肿”,从云端到本地的落地,几乎都被算力、延迟、能耗卡住了脖子。要想在手机、手表、甚至嵌入式设备上跑一个多模态大模型?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但LiquidAI却不这么认为。这家由MITCSAIL前研究员创立的公司,刚刚发布了LFM2VL——一代全新的视觉语言基础模型,号称能在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可穿戴设备的广泛硬件环境中高效运行,且延迟低、精度高、够灵活。他们的目标很明确:...
2025-08-18 08:07:09 3443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AI界,视觉与语言的融合一直被视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最近智谱AI正式开源了最新一代多模态模型——GLM4.5V,并将其MIT协议开放给全球开发者。这不仅是一次性能升级,更是一次能力版图的拓展,让多模态AI真正走向可落地、可规模化的应用阶段。全能的视觉推理能力GLM4.5V的核心,是在复杂视觉场景中做出精准、上下文关联的理解。图像推理:能同时分析多张图片,理解其中的空间布局和元素关系,例如识别工业产品瑕疵、...
2025-08-15 07:39:52 3152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想在2025年拿下心仪的机器学习岗位Offer?光靠背定义还不够,你还需深入理解原理。面试官其实不在乎你懂不懂,而是想看看你的实战能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探讨这份“2025年最硬核的20道机器学习面试题”,帮你从容应对大厂的灵魂拷问。第一部分:夯实基础,从核心概念说起1.聚类算法,它到底能干啥?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相似的数据点归为一类。在实际生活中,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客户细分:电商平台通过分析...
2025-08-15 07:10:10 1564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在大模型的演进赛道上,MixtureofExperts(MoE)架构正逐渐成为提升性能与降低推理成本的重要手段。2025年,阿里巴巴与OpenAI分别推出了代表性产品——Qwen330BA3B(2025年4月)与GPTOSS20B(2025年8月)。一个追求深度与专家多样性,一个强调宽度与推理效率——它们不仅在数字上差异明显,更在架构理念与应用场景上形成了鲜明对比。1.模型概览:参数规模与基础配置特性Qwen330BA3BGPTOSS20B总参数30.5B21B激活参数3.3B3.6B层数...
2025-08-15 07:08:53 3975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人工智能已经不再只是“能听会说”的聊天工具,它正快速走向一个更深层次的演化阶段——自主决策(AutonomousDecisionMaking)。也就是说,AI不仅能看、能听、能说,它还具备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做出复杂甚至关键的决策。这背后,是AI智能体(AIAgents)的崛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正悄然改变世界的新物种:它们是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的,又将把我们带向怎样的未来。1、什么是AI智能体?...
2025-08-12 08:23:09 2283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想象一下,你正在用AI工具研究一个复杂问题,却发现输入的提示(Prompt)总让模型“跑偏”,要么回答啰嗦,要么格式不对,甚至完全误解你的意图。是不是很头疼?别急,提示优化(PromptOptimization)的全新玩法已经来了!通过多AI代理协作,AI不仅能自动修正你的指令,还能精准匹配最适合的语言模型,让研究效率直线飙升。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黑科技?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项技术,带你看看它如何改变生成式AI的未来!1.为什么提示...
2025-08-12 08:16:29 931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就在上周五凌晨,OpenAI正式推出了迄今最强、最聪明、最细腻的模型GPT5,并且直接替换了所有ChatGPT系列模型。更重要的是——免费版用户也能用。在早期测试者口中,说GPT5完全让你有颠覆性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升级,而是一次ChatGPT的全面重构。所以它到底有多强呢?我们就来拆解一下。什么是GPT5?GPT5不只是一个单一模型,而是一个智能统一系统,能够根据任务的复杂度自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你无需再纠结“用哪个版本更好...
2025-08-12 08:09:35 1831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获得成就
已积累 22.5w 人气
获得 3 个点赞
获得 11 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