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Chain 开始彻底重写了,LangChain 1.0 Alpha 重构概览 原创

发布于 2025-9-10 09:09
浏览
0收藏

“我们的框架太复杂了,用户已经迷路了。”——Harrison Chase,LangChain 创始人,在最近一次社区会上说的原话

没错。这家估值十亿美金的独角兽,决定把核心产品几乎从头写一遍。不是改改文档、调调 API,是真·重构——底层逻辑、架构设计、品牌命名,全盘调整。

说实话,早该这么干了。

大家早就被绕晕了

你要是逛过 LangChain 的论坛或 Discord,肯定见过这些高频问题:

  • “Chain 和 Graph 到底用哪个?”
  • “这五个模块名字差不多,功能有啥区别?”
  • “我就想搭个聊天机器人,怎么写了两百行还跑不起来?”

很多小白卡在“第一步”。本来十分钟能跑通的 demo,用 LangChain 得折腾半小时,还不知道错在哪。

不是用户菜,是框架太绕。

LangChain 有点像那种“什么都想塞进去”的工具箱——新论文一出,赶紧加个模块;新工具火了,马上集成进来。两年过去,东西是全了,但没人搞得清怎么用。新手一进来,像进了迷宫,连出口在哪都不知道。

Harrison 自己也认了:

“我们光顾着追技术热点,结果把架构搞成了大杂烩,用户体验反而越来越差。”

重构分三层,重点不一样

第一层:核心包,基本重写

  • 把那些花里胡哨的​​Chain​​ 基本砍掉
  • 底层全换 LangGraph
  • 只留最基础、最必要的智能体构建块

Harrison 说,这几乎是个新项目,只是名字还叫 LangChain。

老版本不会立刻消失,可能会改名叫 ​​langchain-legacy​​,但官方支持会慢慢撤。用老版本的项目,建议别急着动,等正式迁移指南。

第二层:基础设施,基本不动

  • ​LangChain Core​​ 的抽象层保留
  • ​LangGraph​​ 继续迭代,还会加新功能
  • 新增“内容块”标准,支持图文音视频等多模态输出

如果你已经在用 LangGraph,恭喜,你已经在新世界了。迁移基本无痛。

第三层:文档,终于能看了

以前找文档?得在官网、GitHub、JS 版文档站、Python 示例库之间来回跳,还经常发现两边写得不一样。

现在:

  • 全部文档合并到一个地方
  • 示例不再是“Hello World”,而是能直接用的生产级代码
  • 连项目结构、部署脚本都给你准备好

终于不用靠猜、靠翻 issue。

品牌重塑

“我们自己有时候都分不清 LangChain、LangGraph、LangSmith 是干啥的。”

这话从创始人嘴里说出来,还挺罕见的。更罕见的是,他们居然把品牌怎么改,拿出来让社区投票讨论。

目前方案是:所有商业化产品统一叫 LangSmith,下面分三块:

  • LangSmith Observability(监控)
  • LangSmith Evaluation(评估)
  • LangSmith Deployment(部署)

名字统一了,定位清晰了,至少以后开会不用先花十分钟解释“我们说的到底是哪个 Lang”。

开发者该怎么做?

新项目?直接上 1.0 Alpha

虽然是 alpha,但架构干净、思路清晰,比老版本更容易上手。别怕“测试版”三个字,它反而是更面向未来的起点。

老项目?先别动

等正式版出来,官方会出迁移指南。现在可以看看新文档,琢磨下智能体怎么写,但别急着改代码。

学什么最有用?

两个词:LangGraph + 智能体

图结构、状态管理、工具调用、循环决策——这些才是新 LangChain 的核心。别再死记 ​​Chain​​ 的用法了,那套快成历史了。

理解“怎么让 AI 自己干活”,比“怎么拼接模块”重要得多。

总结

承认自己做错了,不容易。  把做错的东西推倒重来,更不容易。LangChain 这次重构,短期肯定有阵痛——文档要重写、教程要更新、项目要迁移。但长期看,这是必须走的一步。

技术债拖着不还,最后不是重构,是重写都救不回来。他们选了最难但最正确的路:主动还债,而不是等用户跑光了再补救。作为一个天天跟这框架打交道的人,我挺佩服这个决定的。


本文转载自​​AI 博物院​​ 作者:longyunfeigu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