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智能体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原创 精华
本文是关于 AI 智能体的工作原理,我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 AI 智能体比作一个五层蛋糕,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信息在这些层之间流动,就像一个组织良好的协作团队一样。
下文我们详细剖析之。
一、AI 智能体的5层技术架构剖析
想象一下,AI 智能体就像一个五层蛋糕,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工作。信息在这几层之间上下流动,就像在繁忙的办公楼里传递消息一样。
1、第一层:用户界面--你的前门
这是你和 AI 智能体相遇的地方,就像酒店的前台。当你在手机上打开腾讯元宝应用,或者对玄姐说话时,你就是在和这一层互动。
现实例子:当你问“有什么好的早餐食谱吗?”时,你可以在这个聊天框中输入文字,上传你手头的食材图片,甚至直接说出问题。界面层会捕捉到你的请求,并将其传递到系统更深层。
界面层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 聊天界面:你可以输入问题或命令的文本框。
- 文件上传区域:你可以分享文档、图片或其他文件的地方。
- 可视化工具:AI 智能体用来帮助解释事情的图表、图形或图片。
2、第二层:协调层--经理
这一层的工作就像餐厅经理,他接收你的点餐请求,并决定让哪些厨师来处理你点餐的不同部分。
现实例子:当你问“帮我规划一个为期两周的泰国之旅,并创建一个预算电子表格”时,协调层会把这个任务分解成更小的部分:
- 研究泰国的旅游目的地
- 创建行程表
- 构建预算电子表格
- 以可读的格式呈现所有内容
这一层包含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任务管理:将你的大请求分解成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
- AI 智能体评估:持续检查 AI 的工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 工作流管理器:确定完成任务的正确顺序。
3、第三层:AI 智能体核心系统--思考部门
这就是“思考”发生的地方,就像 AI 智能体的大脑。它类似于公司中处理专业工作的不同部门。
现实例子:当你对 AI 智能体说“当我靠近杂货店时,提醒我买牛奶”时,会发生几个思考过程:
- 记忆系统会记住你的请求。
- 规划模块会想出如何监控你的位置。
- 推理引擎会将“靠近杂货店”与特定位置联系起来。
- 工具选择会选择使用你手机的位置服务和通知系统。
这一层包含四个关键组成部分:
- 记忆系统:记住你对话中的重要信息。
- 规划模块:创建解决问题的逐步计划。
- 推理引擎:应用逻辑思维来理解复杂的请求。
- 工具选择:选择完成特定任务的正确工具。
4、第四层:工具集成层--工作坊
这一层将 AI 智能体连接到外部的有用工具和信息源--就像一个充满专业设备的工作坊。
现实例子:当你问 Siri“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我需要带伞吗?”时,Siri 需要:
- 检查天气 API 以获取本地天气预报数据。
- 搜索数据库以了解哪种天气条件通常需要伞。
- 执行简单逻辑(如果下雨概率 > 30%,建议带伞)。
这一层包括五个主要工具:
- API:连接到其他数字服务(如天气服务、新闻网站等)。
- 数据库:AI 智能体可以搜索的有组织的信息集合。
- 网络工具:在线查找信息的能力。
- 搜索能力:快速定位特定信息的方法。
- 代码执行:运行计算机代码以解决问题或创建东西。
5、第五层:基础模型--基石
在所有这一切的底部是基础--巨大的 AI 大模型,它们理解语言并生成回应。这就像建筑的基础,支撑着上面的一切。
现实例子:当你问“给一个 10 岁的孩子解释量子计算”时,基础模型会理解:
- 量子计算是什么。
- 一个 10 岁的孩子可能理解什么。
- 如何简化复杂的想法。
- 如何生成一个合适的解释。
这些基础模型包括:
- 大型语言模型(LLM):如 GPT-5 或 Claude,它们理解并生成文本。
- 多模态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图像、音频和文本。
二、信息如何在 AI 智能体中流动
让我们通过一个完整的例子来看看所有这些层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你的请求:“为我女儿下周六下午 2 点在水上公园举行的 10 岁生日派对创建一个生日邀请函。包括一个卡通美人鱼的图片。”
- 用户界面层:通过聊天界面接收你的文本请求。
- 协调层:将任务分解为:
- 生成生日邀请函文本。
- 创建或找到一个卡通美人鱼的图片。
- 将所有内容格式化为邀请函设计。
- 确保包含所有派对细节。
- AI 智能体核心系统:激活:
- 记忆系统回忆邀请函的格式。
- 规划模块创建一个序列:草拟文本 → 创建图片 → 组合成邀请函。
- 推理引擎理解 10 岁孩子的派对应该使用有趣、适合儿童的语言。
- 工具选择选择文本生成器和图片创建器。
- 工具集成层:连接到:
- 邀请函模板数据库。
- 卡通美人鱼图片生成工具。
- 设计工具以创建最终的邀请函。
- 基础模型:提供:
- 理解生日邀请函包含的内容。
- 生成适当的文本的能力。
- 知道美人鱼看起来像什么。
- 将这些元素适当组合的能力。
信息在两个方向流动:
- 向上:基础层的原始数据和能力向上流动。
- 向下:从你的请求向下流动的控制和指令。
三、AI 智能体的5层技术架构应用落地
示例 1:购物助手
当你问亚马逊的 Alexa“再订购一些狗粮,和上次一样的”时,会发生以下情况:
- 界面层:捕捉你的语音指令。
- 协调层:识别这是一个重新订购的任务。
- 核心系统:记忆系统回忆你上次购买的狗粮。
- 工具集成:连接到亚马逊的订购系统。
- 基础模型:理解你再次购买相同产品的意图。
示例 2:旅行规划
当你问“帮我规划一个周末去芝加哥的旅行,预算 500 美元”时,流程如下:
- 界面层:接收你的文本请求。
- 协调层:创建住宿、活动、交通和餐饮的子任务。
- 核心系统:
a.记忆系统回忆典型的旅行成本。
b.规划模块创建一个 3 天的行程。
c.推理引擎在不同费用之间平衡预算。
d.工具选择选择旅行搜索工具。
- 工具集成:连接到酒店数据库、景点信息和交通选项。
- 基础模型:理解旅行概念、预算和如何呈现推荐。
示例 3:编程助手
当程序员问 GitHub Copilot“编写一个按购买日期对客户对象列表进行排序的函数”时,系统会:
- 界面层:在代码编辑器中捕捉文本请求。
- 协调层:识别这是一个排序的代码生成任务。
- 核心系统:
a.记忆系统回忆排序的编程模式。
b.规划模块结构化方法。
c.推理引擎确定按日期排序的逻辑步骤。
d.工具选择选择代码生成能力。
- 工具集成:访问编程语言语法和最佳实践。
- 基础模型:生成正确格式化的代码,按日期对对象进行排序。
出错时:了解 AI 的局限性
这种分层架构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 AI 智能体有时会犯错:
示例 1:幻觉
当 AI 自信地声称一些错误的事情,比如“亚伯拉罕·林肯发明了电话”时,通常是因为:
- 基础模型生成了错误的信息。
- 推理引擎没有进行事实核查。
- 评估系统没有发现错误。
示例 2:工具使用失败
当你问“我所在城市的当前温度是多少?”时,得到的是一个通用回答而不是实际的天气数据,可能是因为:
- 工具选择可能没有识别出这是一个天气查询。
- 天气服务的 API 连接可能没有工作。
- 协调层可能将此归类为一个通用问题,而不是一个工具使用任务。
示例 3:上下文混淆
当你进行长时间对话时,AI 智能体突然忘记了你们正在讨论的内容,可能是因为:
- 记忆系统容量有限。
- 重要的上下文可能被丢弃了。
- 协调层未能保持主题连贯性。
未来:AI 智能体如何演变
随着技术的进步,AI 智能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变得更好:
- 更好的记忆:未来的 AI 智能体将记住更多你对话中的内容,就像一个好朋友会记住你的偏好和过去的讨论一样。
- 更好的推理:它们将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能够应对他们领域的困难挑战一样。
- 更多的工具:它们将连接到更多的服务和数据库,就像拥有一个更大的工作坊,有更多的专业设备一样。
- 更顺畅的协调:各层将更加无缝地协同工作,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队,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一样。
- 更多的个性化:它们将更好地适应你的特定需求和沟通风格,就像一个随着时间了解你偏好的个人助理一样。
为什么这对普通用户很重要
了解 AI 智能体的工作原理在几个实际方面都很有帮助:
- 更好的请求:了解各层可以帮助你提出 AI 智能体更能有效处理的请求。
- 现实的期望:了解局限性可以帮助你了解 AI 能够可靠地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 故障排除:当出现问题时,你可以更好地猜测哪一层可能出了问题。
- 隐私意识:了解信息如何在这些系统中流动,可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决定分享什么。
四、总结
AI 智能体并不是神奇的黑匣子--它们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各层协同工作。每一层都贡献了重要的东西,从理解你的请求到生成有帮助的回应。
随着这些系统继续演变,它们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强大的合作伙伴。但它们在我们了解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以及如何与它们有效沟通时,总是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下次你和 AI 智能体聊天时,记得信息在这些层之间复杂地流动--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你回答关于明天天气的简单问题,或者帮你写一封你一直拖延的邮件。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内容。
本文转载自玄姐聊AGI 作者:玄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