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谈论下如何构建可靠AI 原创

发布于 2025-9-12 07:16
浏览
0收藏

AI智能体(AI Agent)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环境,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与传统软件系统不同,AI智能体具有非确定性、多步骤执行和外部依赖性强的特点,这使得其可观测性成为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AI智能体可观测性,AI智能体可观测性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对AI智能体全生命周期的监控、追踪、评估和管理——从规划阶段和工具调用,到内存写入和最终输出的每一个环节。其目标是帮助开发调试失败案例、量化质量和安全性、控制延迟和成本,并满足治理要求。

在实践中,AI智能体可观测性将传统的监控技术(traces、metrics、logs)与大语言模型特有的信号(令牌使用量、工具调用成功率、幻觉率、防护栏事件)相结合,采用OpenTelemetry(OTel)GenAI语义约定等新兴标准来处理LLM和智能体的跨度数据。

AI智能体的监测之所以困难,主要源于以下几个特点:

  • 非确定性:相同的输入可能产生不同的输出
  • 多步骤执行:复杂的决策链和执行流程
  • 外部依赖性:依赖搜索引擎、数据库、API等外部服务

为了构建生产级的可靠系统,企业一般需要标准化的追踪机制、持续评估和规范化的日志记录。现代技术栈(如Arize Phoenix、LangSmith、Langfuse、OpenLLMetry)基于OTel构建,提供端到端的追踪、评估和仪表板功能。

实践一:采用统一的监测标准。确保每个步骤都是一个跨度:规划器 → 工具调用 → 内存读写 → 输出。通过智能体跨度(用于规划/决策节点)和LLM跨度(用于模型调用),并发出GenAI指标(延迟、令牌计数、错误类型),保持数据在不同后端之间的可移植性。

实施要点:

  • 在重试和分支过程中分配稳定的跨度/追踪ID
  • 记录模型/版本、提示哈希、温度、工具名称、上下文长度和缓存命中作为属性
  • 如果使用代理供应商,保持按OTel规范化的属性,以便比较不同模型

实践二:端到端追踪和一键重放功能。确保每次生产运行都可重现。在追踪中存储输入工件、工具I/O、提示/防护栏配置,以及模型/路由器决策;启用重放功能以逐步排查故障。实时跟踪智能体的行动、决策和交互,以发现异常、意外行为或性能漂移。

最低追踪要求:

  • 请求ID、用户/会话(匿名化)
  • 父跨度、工具结果摘要
  • 令牌使用量、按步骤的延迟分解

实践三:运行持续评估(离线和在线)。创建反映真实工作流程和边缘案例的场景套件;在PR时间和金丝雀部署时运行。结合启发式方法(精确匹配、BLEU、基础性检查)与LLM判断(校准)和任务特定评分。将在线反馈(点赞/点踩、纠正)流式传输回数据集。推荐TruLens、DeepEval、MLflow LLM Evaluate。可观测性平台将评估嵌入追踪中,以便对比不同模型/提示版本

实践四:定义可靠性SLO并对AI特定信号发出警报。超越传统的"四个黄金信号"。建立答案质量、工具调用成功率、幻觉/防护栏违规率、重试率、首字节时间、端到端延迟、每任务成本和缓存命中率的SLO;将其作为OTel GenAI指标发出。对SLO燃尽发出警报,并用有问题的追踪信息标注事件以快速分诊。

实践五:强制执行防护栏并记录策略事件。验证结构化输出(JSON模式),应用毒性/安全检查,检测提示注入,并以最小权限执行工具允许列表。记录哪个防护栏触发以及采取了什么缓解措施(阻止、重写、降级)作为事件;不要持久化机密或逐字思维链。

实践六:通过路由和预算遥测控制成本和延迟。监控每个请求的令牌、供应商/API成本、速率限制/退避事件、缓存命中和路由器决策。在预算和SLO感知路由器后面设置昂贵路径的门控;像Helicone这样的平台公开成本/延迟分析和模型路由,可插入追踪中。

实践七:与治理标准对齐。部署后监控、事件响应、人工反馈捕获和变更管理在领先的治理框架中是明确要求的。将您的可观测性和评估管道映射到NIST AI RMF MANAGE-4.1和ISO/IEC 42001生命周期监控要求。这减少了审计摩擦并明确了操作角色。

技术实现策略上主要监控覆盖的关键领域,追踪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使用率;持续评估输出质量和准确性;检测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异常行为;监控API调用成本和资源消耗。

当前市场上已出现多种专门针对AI智能体的可观测性工具。开源解决方案

例如Langfuse、OpenLLMetry提供基础的追踪和监控功能。而Arize Phoenix、LangSmith提供全面的端到端可观测性解决方案。云原生服务例如Azure等云平台提供集成的AI智能体监控和管理服务。

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投资于完善的可观测性基础设施将成为企业在AI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监控和治理体系,AI智能体才能真正发挥其变革性潜力,为企业创造持续的价值。

本文转载自​鲁班模锤​,作者:庞德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已于2025-9-12 07:16:31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