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aS已死新论断!微软:AI“商业代理”将在 2030 年终结 SaaS 原创
去年年底,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首次暗示“商业 SaaS 应用已死”时,这一表态在企业软件界引发了震动。
如今,负责业务应用和平台的微软企业副总裁 Charles Lamanna 再次强化了这一愿景,并提出了既雄心勃勃又颇具争议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在 Madrona 风投公司播客《Founder and Funded》中,Lamanna 与管理董事 S. Somasegar 对话时直言不讳:传统商业应用将在 2030 年代沦为“主机级遗产”——它们依旧运行,依旧消耗预算,但只是一个被时代抛下的僵化遗物。未来属于 AI 代理。
颠覆的逻辑:商务代理
Lamanna 解释了为何微软认为商业应用注定走向消亡:它们的本质是基于表单的数据录入界面、僵化定义流程的工作流、以及存放结构化信息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一模式自PC时代以来几乎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他说:“你看一款运行在PC上的商业应用,和今天的 Web 商业应用其实非常相似。而十年后,这将不再成立。”
替代者是什么?微软称之为“商务代理”:
- 具备生成式 AI 界面,能动态适应用户需求;
- 目标导向型代理,不再沿用预设工作流,而是寻找最优路径;
- 基于向量数据库,支持 AI 原生操作。
时间表:革命还是渐进?
Lamanna 的时间表十分激进:新的模式将在未来 6-18 个月内被明确固化,并在 2030 年实现主流采用。
对此,Xebia 战略副总裁、微软 MVP Rocky Lhotka 表示怀疑:“这在我看来过于超前且乐观。”他指出,制造、交通、建筑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不可能简单地“抛弃现有员工、机器和设备,用虚拟代理取而代之”。
与此同时,微软观察者 Mary Jo Foley 则认为,微软可能依旧会使用“老剧本”:把代理打包成 Dynamics 与 Office 的新一轮付费增值服务,从而在增加订阅收入的同时逐步让用户适应代理模型。
她说:“商业应用如我们所知已经死了,这是微软、Salesforce 等厂商当下推崇的潮流。但把传统 ERP、CRM、HRM 和 Office 应用转变为‘代理原生平台’,无论实际会变成什么模样,过程都将漫长而痛苦。”
落地难题:说归说,做归做
Foley 指出,愿景要落地并不容易:“用自然语言界面替代表单和仪表盘是一回事,但把既有业务流程转化为一群互联代理是另一回事,尤其还要兼顾大型传统客户的支持与迁移。”
长期微软 MVP、Campbell & Associates 创始人 Richard Campbell 则更为细致。他举例说,如果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可以访问你的 Teams 和邮件交互记录,它就能按需扮演 CRM,这意味着我们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软件”的含义。
组织变革:员工全走向通才
Lamanna 预见的不仅是技术转型,也是组织模式的重构。未来员工将从专业分工走向通才,由 AI 代理提供专家级支持。
“我有个代理帮我做销售调研。我不是销售,而是工程师,但我无需去找销售同事,就能准备好客户会议。”他说。
部门边界也会消融:“销售、市场和客服可能变成同一个角色,由一个人完成。”
在他看来,团队的定义也会改变——团队就是“人类与 AI 代理的组合”。
确定性困境:代理可能会阻滞创新
但 Lhotka 提出,LLM 的不确定性与企业业务的确定性存在矛盾:会计、库存等业务需要严格规则来反映现实世界,不像虚拟环境那样容忍不确定性。
他还警告说,代理可能带来另一种“僵化”:“如果大多数业务功能都由代理执行,创新反而会停滞,因为 LLM 不会真正创造。”这或许为“以人为本”的公司提供了机会。
行业收敛猜想
微软的愿景也依赖于行业标准的收敛。Lamanna 提到,像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A2A(Agent2Agent Protocol)这样的协议,正在迎来自互联网早期以来未见的 adoption 浪潮。
Somasegar 在播客中说:“Anthropic 推出 MCP 后,几乎所有重要厂商都在几个月内宣布支持。这种行业层面的趋同既令人兴奋,也很罕见。”
分析师 Brad Shimmin 认为,这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解放:“摆脱复杂性和厂商锁定,自然有吸引力。”但他也提出疑问:这是否会让 Excel 被具备 MCP 和 A2A 功能的聊天界面取代?是否意味着插件和扩展这种软件形态彻底消失?
成功的三要素
Lamanna 总结了企业成功转型的三个关键:
- 资源约束:通过预算压力推动真正的生产力提升,而非渐进式改进。
- 普及化:所有员工,无论是否技术背景,都必须每天使用这些工具。
- 聚焦:不要分散在数百个项目上,而是把少数几个项目做到极致,并持续改进。
应用进化,还是代理替代?
Blue Badge Insights CEO Andrew Brust 提出根本问题:“代理会取代应用,还是应用会进化成代理?”
答案可能兼而有之。Campbell 认为,我们正走向一个“再难指着某个东西说它是应用”的世界,应用的概念本身将成为过去。
未来,治理的核心将不再是应用,而是数据:数据带有敏感性和权限标签,而代理则是动态交互工具。
写在最后:
微软在亲手杀掉自家产品
微软的“代理原生”业务平台愿景,要么是自互联网以来企业软件领域最重大的变革,要么是低估了企业 IT 惯性的一厢情愿。
问题已不在于 AI 是否会改变商业应用,而是这种改变会多快、多彻底。Lamanna 的 2030 预测或许过于乐观,但方向几乎不可逆转。
他警告说,企业必须选择:“是坐等别人推动,还是主动推动自己转型?”在初创公司已经把 AI 代理作为核心团队成员的当下,等待意味着落后。
无论转型在 2030 年完成,还是再拖一个十年,2035 年的企业软件格局注定与今天截然不同。而微软正在押注——先亲手“杀死”自家产品,以免被别人取代。
参考链接:https://thenewstack.io/microsoft-ai-business-agents-will-kill-saas-by-2030/
本文转载自51CTO技术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