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老鸟的崩溃独白:两个月从热爱到绝望!Vibe Coding彻底让我对编程失去了兴趣,我们不该是AI保姆 原创

发布于 2025-10-16 11:35
浏览
0收藏

编辑 | 听雨

这两天,小编在 Reddit 上刷到一篇帖子,标题瞬间戳中我:“因为 AI 和那些被 AI 洗脑的人,我对这份职业彻底失去了兴趣。”

作者是一名后端工程师,他说,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自己就从「我想在这家公司干一辈子」变成了「我是不是该换个行业了?」。

这听起来夸张吗?其实,这已经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它背后可能藏着整个开发圈正在蔓延的——一种更深层的职业焦虑。

下面是这位程序员愤怒的独白:

1.一位程序员的崩溃瞬间:“我对编程彻底失去兴趣”

短短两个月,我从“这份工作我可以干一辈子”,变成了“是不是该换个行业?”

公司里某个高层突然决定:每个人都得“和AI聊天”。他们甚至开始追踪你使用AI的频率。结果我职业生涯里头一回上了“黑名单”——而我以前从没出过任何绩效问题。

我去解释,经理的反应是:“那你随便问AI点没用的问题就好了啊。”好吧,行吧。然后他们又推出了所谓的Vibe Coding计划。

意思是:我们团队虽然已经因为裁员导致经验不足,但现在还要鼓励大家犯错、相信AI、为了速度牺牲质量。——顺便一提,我们可是家医疗公司。(真是可怕。)

过去那种“真正掌握知识”的时代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大家才会意识到:AI 经常信心满满地给出完全错误的答案?

我现在就像个疯子,在每一次员工调查和全员大会上大喊——想让那些“AI上头”的人明白他们正在做的破坏。

我们现在的代码质量一塌糊涂,有人在单个任务上引入两位数的缺陷,但他们毫发无损。而我呢?因为上周没跟AI聊天,就成了“坏员工”。真讽刺。

我开始疯狂投简历,但现在找工作也变成了一场讨好AI筛选系统的游戏。当然,当前就业市场本来就糟糕透顶也没帮上忙。我看到的大多数职位都是在做AI工具——那种一两年后就会彻底凉掉的产品。

我相信外面还是有一些公司没被AI热潮裹挟进去,或者小到根本用不上AI,但它们真是少之又少。

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热爱这份职业的思辨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随着这一切的变化,我正逐渐对它失去热爱。

每天听着那些“AI上头”的人讲话,我都觉得自己像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我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样对AI保持怀疑的同行。你们是怎么应对这种状况的?

2.AI来了,但工作没有变轻松

这篇帖子的评论区也是相当热闹,许多网友纷纷吐槽:

“AI自动补全像个吵闹同事,每敲一行代码就打断我。”

“我关闭了AI提示,因为它妨碍我思考。”

“AI写的代码看起来没问题,但后面维护全是灾难。”

有网友指出,AI 并没有真正减少工作量,它只是把工作从生成者转移到了审查者手里。

——在 Vibe Coding 时代,AI 是“初稿”,人类是“编辑”。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AI 生成的代码质量比很多外包公司写的都高。

一位开发者表示:

这情况跟很多行业里正式员工和外包/合同工的关系几乎一模一样。外包写出一些“闪亮的新功能”,经理笑着签单付款,然后承包商拍拍屁股走人。结果就留下一堆可怜的正式员工,得去维护那些没人想碰的代码。这不是新问题,只是换了个新形式而已。

也有人在评论区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记得以前接手过一个外包网站项目,打开一看,居然是一个大文件里混着 Python 和 HTML。那人真的是直接把整页 HTML 粘贴进了后端渲染语句里。

开源项目的很多 PR 也是这样——不是为了贡献代码,而是为了简历上能多一行“参与 OSS”。

AI 可能让这种情况变得更普遍,但这其实不是新问题,也不能全怪 LLM。

聊到这里,一个问题渐渐浮现出来,程序员的职业门槛可能在改变:审查、抽象、设计、调试能力变得比“手写”更重要。

一位开发者就在评论区敏锐地指出:

说什么 LLM 会生成“看起来没问题但其实糟糕的代码”,这想法其实挺可笑的。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一个人擅长写好代码(比如注重长期可维护性),

却看不出坏代码的问题,那是审查能力不足,不是 LLM 的错。

代码审查是一种技能,和写代码一样,是可以训练的。

一个好办法是问自己:

“如果是我写,我会怎么实现?”

3.我是程序员,不是替Copilot盖章的“橡皮图章”

很快,另一位网友写了一篇博客回应这则Reddit帖子。他认为:

当CTO或项目经理建议团队里的程序员使用Copilot、ChatGPT或其他大语言模型来提高生产力时,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一旦这种使用不再是自愿,而是被强制执行的“公司政策”,那就有点危险了。

更糟的是,这种AI使用情况还会被监控。现在的绩效考核,不仅看你修了多少高优先级Bug、参与了多少代码评审、函数点分析(Function Points Analysis)得分多少,还要看你——用了多少次AI。

强迫程序员在每一个小功能、每一行代码上都必须用AI,可能会导致程序员对LLM产生依赖,

甚至沦为一个只负责“批准”AI生成代码的审批员——一个盖章机器。

他犀利地吐槽道:

当然,如果出了问题,责任仍然是你的。代码上线出Bug,客户提工单,被炒的还是你,不是Copilot,也不是ChatGPT。但第二天新闻标题仍然会写着那句熟悉的话:

“AI正在取代人类的工作。”

如果编程的本质,从“创造”变成了“审批”,我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门手艺,一种精神。

4.AI洪流下的理性派:也许我们该学会“与AI共处”

不是所有人都愤怒,也不是所有人都盲信。一位开发者在Hacker News上理性地写道:

“AI 工具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与其害怕,不如学会更高效地使用它。

让AI帮我们写出更好的测试、更全的文档、更规范的结构。”

但他也提醒:要建立严格的代码审查与防线机制,比如pre-commit hooks、lints、code review。

否则,我们就真的成了AI的“保姆”。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评论区的大佬:

你身边的公司,也开始推行“强制使用AI”了吗?

你认为程序员的价值,会被“AI辅助编程”削弱,还是被重塑?

如果有一天,AI能比你更快写完所有功能,你还会热爱编程吗?

参考链接:​​https://www.reddit.com/r/cscareerquestions/comments/1o6vjv0/completely_losing_interest_in_the_career_due_to/​

​https://prahladyeri.github.io/blog/2025/10/i-am-a-programmer.html​

本文转载自​​51CTO技术栈​​,作者:听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