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增强检索优化之——用智能体去重构你的RAG系统 原创

发布于 2025-8-14 07:25
浏览
0收藏

“ 不论是RAG,还是智能体都仅仅只是一门技术;而不同的业务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实现。”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一个RAG检索增强的系统,但由于前期对需求了解不足,导致目前系统开发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目前使用纯粹的RAG技术很难解决业务需求问题。

目前的需求是在一个大的业务场景下有三个子场景,但这个三个场景的入口只有一个对话框,因此需要根据用户的意图来进行识别,然后判断属于哪个子场景。

因此,基于这种需求,之前的纯RAG技术就很难满足了;原因就在于传统的RAG技术都是固定流程,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换一种方式,那就是智能体。

使用智能体重构RAG系统

我们都知道大模型的应用本质上就是一门关于提示词的技术,任何与大模型的交互都是基于提示词来完成的。

而RAG技术又是什么呢?

可能网上很多文章和教程都在告诉你,RAG叫做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其实简单来说RAG就是一种提示词增强的技术;因为大模型本身的限制问题,导致大模型缺少部分资料,因此在咨询大模型具体的问题之前,需要先找到问题相关的文档,然后告诉大模型,大模型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而这个找文档的过程就叫做RAG。

大模型增强检索优化之——用智能体去重构你的RAG系统-AI.x社区

因此,所谓的RAG检索增强生成,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检索和生成,而检索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生成的质量。

所以,RAG的本质是为了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文档;但传统的RAG技术是固定化的流程,先对文档进行处理,然后根据用户问题对文档进行相似度或准确查找。

这种方式在某些场景下是没问题的,但在某些场景下就有问题了;因为其固定的流程,就没办法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来进行自主判断;比如作者上面所说的场景。

因此,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所以这时智能体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那么什么是智能体?

智能体是一个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并且能够做出自我决策,并且根据决策结果进行行动的独立个体。

大模型增强检索优化之——用智能体去重构你的RAG系统-AI.x社区

所以,智能体的特点就是自主决策,有自我“意识”;因此,它可以自己分析用户的意图,然后决定执行什么样的步骤。

所以,相较于传统的RAG技术,基于智能体的RAG技术有更强的自主性,更强的灵活性,以及更强的扩展性。

当然,并不是说使用智能体做的RAG就一定比传统的RAG技术更好;而是说传统的RAG技术和使用智能体实现的RAG技术,各自有各自的应用场景;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可以进行互补。

比如说本地数据可以使用RAG做检索增强,而第三方数据可以使用智能体做检索增强;原因在于智能体灵活性更强,更适合与第三方交互;而传统RAG技术更简单,成本更低,适合固定流程的业务场景。


本文转载自​AI探索时代​ 作者:DFire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已于2025-8-14 07:25:25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