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 AI 应付论文,高校应对措施引发关注

发布于 2025-6-17 06:56
浏览
0收藏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已广泛渗透至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近期,大学生利用 AI 应付论文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大学生使用 AI 应付论文,高校应对措施引发关注-AI.x社区图片


学生使用 AI 的现状

南京某工科院校能源学院的大三学生吴瑞,常因期末部分课程的论文作业感到烦恼。这些作业专业性与含金量不高,却耗费大量时间,而成绩又密切相关。为解决这一问题,吴瑞开始借助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软件。尽管 AI 生成的论文模板略显生硬,但经修改添加内容后,相比以往,完成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中国青年报 2023 年的报告显示,84.8% 的高校学生受访者曾使用过 AI 工具,实际使用频率更高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生“AI 依赖症”的说法由此产生。


大学生使用 AI 应付论文,高校应对措施引发关注-AI.x社区图片


AI 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AI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吴瑞在 GPT 流行初期便开始使用,后因国内 AI 工具的兴起,转而使用 Kimi 和豆包。在撰写长篇资料时,豆包可快速生成摘要,虽不能直接使用,但为吴瑞提供了极大帮助。在英语课堂上,原本需花费四五小时搜索资料的任务,借助 AI 工具两小时多即可完成。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张好好,也习惯使用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NotebookLM 能将资料整理成播客形式,方便张好好在做其他事时学习知识点。此外,张好好还会使用 GPT、Midjourney、Artlist 等与专业相关的 AI 工具,在处理图表数据、给视频配旁白、生成图片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步骤复杂的作业,AI 的帮助有限。吴瑞在编程作业中遇到问题,虽经自学,但最终仍需借助 Kimi 生成的代码才完成作业。她认为,AI 能减少很多麻烦,但前提是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否则难以理解 AI 提供的内容。


大学生使用 AI 应付论文,高校应对措施引发关注-AI.x社区图片


学生对 AI 的训练与使用

两年前,Sean 在香港读土木类研究生课程时,就开始用 GPT 写作业。他发现,仅输入题目给 AI 是无法得到满意作业的。他总结出一套“培训”AI 的方法,即先给 GPT 提出问题,在其列出的提纲中,针对不明白的部分继续提问,深挖内容,再将有用句子整合并让 GPT 润色。这种逐步提问的方法,能更接近学生想要的效果。实际上,如何有技巧地使用 GPT 已成为一门学问。提示语的撰写需要技巧,如一次性样本提示、少量样本提示等方法,可使 AI 输出效果更好。但吴瑞认为,目前她使用的 AI 工具还不够智能,在训练大模型时,效果不佳,有些大模型无法理解专业层面的需求。AI 目前只能实现单独的步骤需求,整体的串联工作仍需学生自己完成。此外,为避免被老师发现使用 AI,学生还需掌握降低 AI 在作业中比重的方法。淘宝平台上甚至有商家声称能帮助大学生进行 AI 检测,将文章转化为独特、人性化的文章。

高校的应对措施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是大学生主要使用的 AI 工具类型,但各高校对此的政策和态度尚不明确。Sean 毕业时,论文需上传至 turn it in 软件检测 AI 率,达到合格数值才可。张好好所在的美国学校,不同教授对 AI 使用的态度也不同,部分教授禁止使用 AI 写作业、论文、代码,但一些新课程的教授则认为 AI 是行业趋势,只要正确说明即可。2024 年底,复旦大学出台试行文件,明确禁止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使用 AI 生成或改动原始数据、原创性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以及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等。中国传媒大学、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也试行或出台了相关规定,主要目的是规范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而日常作业的使用边界与范围则取决于具体课程教授。在全球教育圈,生成式 AI 的普遍使用引发了广泛争议。一方面,学术诚信问题备受关注,如 2024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高中学生使用 AI 工具完成作业,因未标注且引用不存在的书籍被判定作弊,其父母诉讼但被法院驳回。另一方面,学生原创能力下降也令人担忧,有学者认为 AI 工具的普及会降低作业的原创性和思想性,高校教授也表示能从作业风格中看出学生是否使用了 AI。


大学生使用 AI 应付论文,高校应对措施引发关注-AI.x社区图片

教育界的思考与机遇

面对 AI 的浪潮,教育界虽面临冲击,但也迎来了改变的契机。美国南达科他州一名多媒体老师曾因 GPT 的出现陷入失业危机,但后来她认识到,AI 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促使教育者思考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在 AI 时代,“明确需求”“给出指令”“拆解任务”等能力并非简单易得,这是“人”无法被替代的价值,也是学生与老师需要精进的方向。对于“AI 依赖症”,张好好认为,大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提升效率本身并无不妥,但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是利用 AI 扩展思维以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是仅仅为了完成作业,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学生需要学会鉴别使用 AI,而老师和学校也正在努力适应这一科技趋势。


大学生使用 AI 应付论文,高校应对措施引发关注-AI.x社区图片


结语

随着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学生需合理使用 AI 工具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保持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高校则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AI,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转载自​​军哥说AI​​,作者:军哥说AI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