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为什么用起来那么舒服?很多用户感叹它“好像真的懂我”。这背后的秘密就在于它独特的记忆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ChatGPT的记忆机制,让你明白它到底是如何记住你的。
一、ChatGPT 的记忆类型
ChatGPT 的记忆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
- 保存记忆(Saved Memory)
- 对话历史(Chat History)
下面我们逐一解析。
二、保存记忆(Saved Memory)
保存记忆相对简单,用户可以明确告诉ChatGPT记住某些信息,例如:
- "记住,我是个素食主义者。"
- "记住,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
这些信息会被明确地记录,并在未来的对话中作为基础知识融入回答中。用户也可以随时查看或删除这些信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对保存的记忆做了简单的去重和矛盾检查,比如:
- “记住,我是软件工程师” 和 “记住,我不是软件工程师” 会被拒绝。
三、复杂的对话历史(Chat History)
ChatGPT 的对话历史系统更复杂,包含三个子系统:
1. 当前会话历史
- 包括用户最近一天内其他对话的部分内容,最多不超过10条信息。
- 帮助ChatGPT更好地理解用户近期的状态和需求。
2. 长期对话历史
- ChatGPT能准确引用过去两周内用户的对话内容,并且能够根据内容和上下文定位具体消息。
- 超过两周的消息则以摘要形式保存和检索。
- 用户的消息会比ChatGPT的回复更精准地被记录,因此你可能会发现它对用户消息的记忆更加准确。
3. 用户洞察(User Insights)
- 这是ChatGPT最强大、最“懂你”的部分。
- 它会通过多个会话总结出用户的偏好、兴趣和专长,并标注时间范围与可信度。
- 比如:“用户精通Rust语言,尤其是异步操作和流处理,提问频繁且详细,可信度高。”
这个洞察系统通过将消息进行向量化并进行聚类,从而高效地总结用户的长期兴趣和行为特征。
四、技术实现的猜测
作者Eric Hayes通过逆向推测了这些记忆系统的技术实现:
- 保存记忆:用户输入显式指令存入数据库,每次聊天时被注入系统提示。
- 对话历史:建立向量空间索引,用内容和对话摘要分别进行检索,确保最近的信息更精准。
- 用户洞察:每周定期聚类更新,生成高可信度的用户画像,并作为长期背景信息呈现。
五、用户体验影响
为何ChatGPT感觉比其他LLM更聪明?关键就在于这些记忆系统:
- 保存记忆:用户能主动设置个性化的偏好,获得更加定制化的体验。
- 用户洞察:系统自动提炼用户的习惯和兴趣,极大提升了交互质量。
- 对话历史:提供持续对话的语境,减少重复和矛盾的回答。
综合来看,作者认为用户洞察系统贡献了超过80%的智能感提升。
ChatGPT用复杂但有效的记忆机制,创造出卓越的用户体验。这不仅让它领先于其他AI助手,更使得“ChatGPT一下”正在逐步成为类似“Google一下”的通用表达。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的是:真正懂用户,才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原文地址:https://macro.com/app/md/54115a42-3409-4f5b-9120-f144d3ecd23a
本文转载自草台AI,作者:Range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