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 GPT-4:GLM 4.5 如何凭开源+代理能力逆袭? 原创
过去几年,全球人工智能舞台的主角几乎被 OpenAI 的 GPT-4、Anthropic 的 Claude、谷歌的 Gemini 等西方巨头牢牢掌控。它们性能强大,但也带来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闭源、昂贵、难以掌控。
而现在,一个来自中国的全新模型正在打破这一格局。GLM 4.5 ——由清华系公司智浦 AI(现更名为 Z.ai)推出,被誉为“中国最强开源大模型”,它不仅性能直逼 GPT-4,还天然具备代理(Agentic AI)能力,能像一个数字助手一样推理、行动、使用工具。
换句话说,如果说 GPT-4 是“聪明的大脑”,那么 GLM 4.5 更像是一个能思考、会干活的数字员工。
1. GLM 4.5 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 GPT-4 替代方案”?
GLM 4.5(General Language Model 4.5),是智浦 AI 在 2025 年推出的旗舰级大模型。它背后站着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被誉为“中国 AI 四虎”之一。
几个关键点,直接奠定了它的地位:
- 参数规模:3550 亿参数(MoE 架构),是当今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开源模型之一。
- MoE 架构:并非所有参数同时工作,每次仅激活约 320 亿,大幅提升了推理效率。
- 双版本策略:
a.GLM-4.5(3550B 参数)——旗舰级全量模型;
b.GLM-4.5-Air(1060B 参数,12B 活跃参数)——轻量级可部署版本。
- 完全开源:MIT 许可证,权重可自由下载、商用、二次开发。
在全球模型逐渐“封闭化”的当下,GLM 4.5 直接打出“开放底牌”。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完全掌控模型,数据不必上传云端,甚至可以在本地 GPU 上运行。
对比来看:GPT-4、Claude、Gemini 均为闭源,用户只能付费 API 调用。GLM 4.5 的开放,几乎就是对这一模式的正面挑战。
2. 什么是 Agentic AI?为什么它是下一代大模型的分水岭?
在聊 GLM 4.5 之前,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概念:Agentic AI(代理型人工智能)。
传统大模型像一个问答机:你问一句,它答一句。 而 Agentic AI 更像是一个目标驱动的数字代理人:它能理解目标,拆解任务,调用外部工具,自主完成工作流。
举个例子: 如果你让普通大模型“帮我计划一次周末旅行”,它可能只会给你一份行程单。 但一个 Agentic AI 会:
- 先查天气 →
- 比价航班和酒店 →
- 结合你的偏好做选择 →
- 甚至直接帮你预订(前提是你授权)。
这就是 “从回答到行动”的跨越。
GLM 4.5 是智浦首个“代理原生”模型:
- 128k 上下文:可以支撑多步骤推理,记忆长文档、长对话。
- 原生函数调用:直接与 API、数据库交互。
- 双模式推理:
a.思考模式(复杂任务 → 慢而准);
b.非思考模式(简单问题 → 快速应答)。
在测试中,GLM 4.5 在网页浏览挑战里,正确完成 26.4% 的任务,工具调用成功率高达 90.6% ——超过 Claude,接近顶级闭源模型。
换句话说,GLM 4.5 不再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真正能做事的 AI 助手。
3. GLM 4.5 的六大技术亮点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 GLM 4.5:它是 性能全面、架构创新、性价比爆表 的开源大模型。
以下六大特性值得重点关注:
3.1 MoE 架构:既庞大又高效
3550 亿参数,但单次仅用 320 亿,大幅降低计算开销。轻量版 GLM-4.5-Air 甚至能在消费级 GPU 上运行。
3.2 双重推理模式:快与慢的切换
- 思考模式 → 逐步推理,复杂任务更准确。
- 非思考模式 → 快速应答,日常对话更流畅。
这种“快慢档”设计,让模型既能解难题,也能陪聊天。
3.3 超长记忆力:128k token
能一次性读完一本 500 页的书,或者处理跨文档问题,适合法律、科研、企业级应用。
3.4 多语言+代码能力
- 精通中文和英文,在中文任务上性能尤其强劲;
- 支持 20+ 种语言翻译;
- 训练了 7T 代码数据,编程能力媲美甚至超越 GPT-4。
3.5 工具使用与代理能力
- 内置函数调用;
- 熟练使用浏览器、计算器等工具;
- API 成本仅0.11 美元/百万输入token,比 GPT-4 便宜百倍。
3.6 开源与生态
- MIT 开源许可证,可自由下载权重;
- 已有 70 万开发者在社区使用;
- 提供 AutoGLM 框架和小型 Flash 模型,生态快速壮大。
4. GLM 4.5 VS GPT-4、Claude、Gemini:差异在哪?
来看一张直观对比表:
特征 | GLM 4.5(Z.ai) | GPT-4(OpenAI) | Claude(Anthropic) | Gemini(Google DeepMind) |
开源 | ✅ MIT 许可证,权重可下载 | ❌ 闭源,仅 API | ❌ 闭源,仅 API | ❌ 闭源,内部为主 |
参数 | 3550B(MoE,有效 32B) | 未公开(估数千亿) | 70B–1000B+ | 未公开 |
上下文 | 128k | 8k–32k | ~100k | ~128k |
代理能力 | 原生函数调用,思考模式 | 插件化工具 | 辅助工具,强调安全 | 预计强大,但封闭 |
成本 | 极低($0.11/M token) | 高昂($20/M token) | 中高 | 未公布 |
一句话总结:
- GPT-4:性能顶级,但贵、闭源;
- Claude:对齐、安全好,但限制多;
- Gemini:性能强,但不开放;
- GLM 4.5:开源、强大、便宜,是真正的“平替+创新”。
5. 应用场景:GLM 4.5 能做什么?
从科研到企业,GLM 4.5 的应用边界非常广:
- 教育:自动批改论文、智能家教、教材生成。
- 政府:政务问答、政策解读、公共服务机器人。
- 医疗:医学文献分析、病例辅助诊断(需合规)。
- 企业:文档总结、知识库问答、智能客服、RPA 自动化。
- 开发者:低成本打造 AI 代理、写代码、测试和调试。
特别是在中文任务上,GLM 4.5 的优势明显:既能理解复杂语境,也能处理本土化的知识库。
6. 全球影响:这不仅是技术,更是战略
GLM 4.5 的意义,远不止是一个强大的模型。
它代表了三层影响:
- 技术层面:证明中国能研发世界级大模型,并做到开源。
- 产业层面:降低 AI 应用门槛,让更多企业用得起。
- 战略层面:在全球大模型竞争中,中国不再只是追赶者,而是率先在“开源代理 AI”方向实现突破。
正如智浦 CEO 所说:
“尖端性能,也可以是开放、高效且价格合理的。”
结尾:GLM 4.5 会成为“中国的 GPT-4”吗?
如果 GPT-4 代表的是“封闭但最强”, 那么 GLM 4.5 代表的就是“开放但同样强大”。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最前沿的 AI 技术,以可控、可负担、可扩展的方式交到更多人手里。
未来几年,AI 的主战场将从“模型比拼”转向“生态比拼”。 而在开源社区和代理 AI 的双重优势下,GLM 4.5 很可能成为撬动格局的关键一环。
👉 你觉得 GLM 4.5 有机会挑战 GPT-4 吗?
本文转载自Halo咯咯 作者:基咯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