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 原创

发布于 2025-9-28 06:49
浏览
0收藏

本文整理自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农林大数据中心杨长才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抛砖引玉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识别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每年因病虫害导致的果品蔬菜损失高达25%以上,化学农药滥用现象严重,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植物虫害识别方法,旨在实现快速、准确、智能的病虫害诊断,为农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病虫害识别方法依赖人工检测和经验判断,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对专业知识要求高等问题。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农业病虫害智能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聚焦柑橘常见病虫害,构建了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了系统验证。

2.现状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主要有三种方法:

  • 人工检测:成本高,不易推广。
  • 机器学习算法:传统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主要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需要人工设计特征,对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较高,且识别准确率有限。
  • 深度学习:能够自动学习图像中的特征表征,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泛化性能。然而,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标注数据作为支撑,在农业领域数据采集面临如下困难:
  • 采集成本高、采集难度大、采集周期长。
  • 标注难度大、类别不平衡等挑战。
  • 不同病害间特征有相似性。

具体说来,果树树干高大、树叶茂密,会相互遮掩,难以用高空假设的摄像机获取到病害图像。前期采集数据都是人工手机拍摄的,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柑橘潜叶蛾是溃疡病诱发主要因素之一,潜叶蛾喜高温、喜湿,在低温低湿情况下,活跃度不高、病害发生概率低,主要危害柑橘新梢嫩叶。3-11月左右均有病害发生,3至5月的时候病害较少,主要发病时间集中在8至9月和秋梢形成后。
在6、7月份闽清高温雨少时期,柑桔锈壁虱数量会暴增、数量暴增后大约在8月份将出现柑橘锈壁虱病害高峰。所以采集图像时间线往往需要更久;且由于病害的防治措施、力度和效果不一,有些防治得较好的,采集病害图像更是“可遇不可求”,会出现病害图像数据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3.数据分析

本研究共收集了3305张柑橘图像,包括1040张溃疡病图像、299张疮痂病图像、320张潜叶蛾图像、210张锈壁虱图像以及202张正常叶果图像。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柑橘溃疡病病叶和病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柑橘疮痂病病叶和病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柑橘潜叶蛾病叶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柑橘锈壁虱病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柑橘正常叶果图例

数据特点表现为样本量有限且分布不均衡,这对模型训练提出了挑战。

针对数据不足的问题,研究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旋转、缩放、裁剪等操作扩充数据集。同时,针对光照不均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预处理工作,以提高模型鲁棒性。

4.深度学习应用

相关概念了解-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其核心是使用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的复杂结构来学习数据中的层次化特征。

  • 工作原理:通过多层处理层(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进行非线性变换,逐层提取从低级到高级的特征。例如,在图像识别中,底层可能识别边缘和角点,中间层识别纹理和部件,最高层则识别完整的物体(如猫脸、车轮)。
  • 关键要求: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资源(如GPU)来训练数以百万计的参数。
  • 例子:下文中的13层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就是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它被设计用来直接从柑橘图像中学习如何分类病虫害。

相关概念了解-迁移学习

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其核心思想是“举一反三”。
  • 工作原理:找到一个在大规模数据集(如ImageNet,包含1400多万张各种物体的图片)上预训练好的成熟模型(如VGG16、ResNet)。这个模型已经学会了提取图像的通用特征(如边缘、纹理、形状)。我们保留这个模型的特征提取部分,只替换和重新训练最后的分类层,使其适应我们特定的、数据量少的新任务(如柑橘病虫害识别)。
  • 关键优势:避免了从零开始训练,节省了大量时间、计算资源和数据需求。它特别适合像农业病虫害识别这种标注数据难以获取的领域。
  • 例子:下文中,研究人员发现自己的柑橘数据集“数据量少,数据分布不均衡”,导致模型效果不佳。于是他们引入了迁移学习,使用在ImageNet上预训练好的VGG16模型作为起点,大幅提升了所有病虫害类别的识别准确率。

实际应用

本研究设计了一个13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其中包含6层卷积层和3层全连接层。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网络采用了一系列先进设计:

  • 一个段内有多个3 ×3的卷积层堆叠
  • 使用ReLU作为激活函数:ReLU为非饱和函数,在较深的网络超过了Sigmoid,成功解决了Sigmoid在网络较深时的梯度弥散问题。
  • 重叠的最大池化(Max-pooling):池化的步长小于核尺寸;最大池化,避免平均池化的模糊化效果。
  • Dropout避免模型过拟合(减少过拟合的主要方法)
  • 数据增强(DataAugmentation)(减少过拟合的主要方法)
  • 使用GPU加快计算速度

5.实验结果与分析

基准模型性能

在不使用迁移学习的情况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整体表现如下:溃疡病识别效果最佳(F值=0.91),其次是锈壁虱(F值=0.85)和潜叶蛾(F值=0.79),疮痂病和正常叶果的识别效果相对较差(F值分别为0.71和0.68)。结果表明,模型性能与样本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实验结果1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实验结果2

迁移学习应用

为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本研究引入了迁移学习技术,使用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训练的VGG16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仅微调最后几层网络以适应病虫害识别任务。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迁移学习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

溃疡病:F值从0.91提升至0.99

潜叶蛾:F值从0.79提升至0.93

锈壁虱:F值从0.85提升至0.95

疮痂病:F值从0.71提升至0.96

正常叶果:F值从0.68提升至0.94

平均F值从0.788提升至0.954,证明迁移学习有效解决了小样本和不平衡数据问题。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AI.x社区

引进迁移学习后的实验结果

6.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虫害识别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网络架构和引入迁移学习技术,有效解决了农业图像数据量少、不平衡等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病虫害识别。

未来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 收集更多病虫害图像数据,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
  • 探索轻量级网络架构,便于移动端部署
  • 扩展识别种类,覆盖更多农作物病虫害类型
  • 结合气象、土壤等多源数据,构建更加全面的病虫害预警系统

本研究为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智能识别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对减少农药滥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