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干成一天!毕马威用100页Prompt落地企业Agent

发布于 2025-9-1 00:11
浏览
0收藏

要让一个LLM成为顶尖行业专家,需要多长的Prompt?

毕马威给出的答案是:100页。

两周干成一天!毕马威用100页Prompt落地企业Agent-AI.x社区

作为四大咨询巨头之一的毕马威,搞出来一个新闻。说他们打造了一款名为TaxBot的税务AI助手,直接把过去需要两周的专业咨询工作,压缩到了一天内完成,效率提升超过10倍!

从封杀到All-in,从巨长Prompt到未来的Agent Runtime,毕马威这套操作,几乎把企业落地Agent该踩的坑、该走的路,都趟了一遍。

今天,给家人们分享一下这个框架思路。

毕马威的故事

2022年底,ChatGPT刚火的时候,毕马威也是第一时间介入。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内网有一份文件,包含几千名员工的隐私信息。于是,立马拉闸,全面封禁ChatGPT。

然后,一个刚入职的毕业生,把公司封禁ChatGPT的截图发到社交媒体上,嘲讽公司不懂创新,直接搞成了个不大不小的公关危机。

两周干成一天!毕马威用100页Prompt落地企业Agent-AI.x社区

随即,他们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堵是堵不住的,唯一的出路是建立一套可控、安全的内部AI平台。

转机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和微软的一次软件许可谈判。微软提供了接入Azure OpenAI服务的机会,KPMG的AI征程正式开启。

他们的第一步,不是急于开发应用,而是构建一个安全、私有、统一的AI基础设施——KPMG Workbench。

这个Workbench平台的设计理念,对所有想在企业内部署AI的公司都极具参考价值:

KPMG很早就判断,没有任何一个供应商能永久主导LLM领域。因此,Workbench从一开始就集成了来自OpenAI、Microsoft、Google、Anthropic和Meta的多种模型。团队可以根据任务特性,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平台的核心能力是通过RAG,模型能接入KPMG内部的私有知识库,确保生成的内容有据可查,而不是凭空幻觉。

平台原生支持构建和部署AI Agent,让多个Agent协同工作,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100页Prompt的本质是什么?

有了Workbench,才有了TaxBot这个应用。

团队首先将公司内部散落在各个电脑里的高价值税务建议文档,与澳大利亚的完整税法一起,作为教材喂给了RAG模型。

100页的Prompt,就是指导AI如何学习和使用这些文档的手册。

比如,定义身份、任务分解(将复杂的税务分析任务,拆解成一步步的具体操作流)、各种约束(哪些信息绝对不能包含,哪些法律条文必须引用,以及如何处理模糊或矛盾的信息)、人机协同流程(AI在启动前需要向人类用户提问哪4-5个关键信息)...

AI的真实定位

KPMG反复强调一个关键点:只有税务专家才能使用这个工具。

人类专家的价值,从过去花费数周埋头撰写基础报告,转变为对AI生成的初稿进行快速审查、验证、修正和升华,从而提供更高质量、更迅速的决策支持。

AI接管了那些大家公认最枯燥、耗时的工作,员工可以聚焦于解决更有挑战性的硬骨头问题。

甚至一些客户在体验到TaxBot后,主动提出希望购买这些工具,为KPMG开辟了全新的收入流。

最后

KPMG表示,100页Prompt只是一个过渡形态。

未来更高效的方式,可能是一个Agent Runtime服务。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再靠一个万能的巨型Prompt去驱动一个全能Agent,而是构建一个平台,让多个更小、更专注的Agent(比如研究员Agent、作家Agent、编辑Agent)在一个任务上进行协同。

AI的未来不是更多的自主,而是更好的协同。从单个巨型智能,走向一个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的AI员工团队。

本文转载自​探索AGI​,作者:猕猴桃

已于2025-9-1 00:11:15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