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 原创

发布于 2025-7-14 08:14
浏览
0收藏

​编辑 | 伊风

所有人都认为,Windsurf以30亿的“好价”卖身OpenAI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甚至连Anthropic这样的AI圈核心玩家,也以“不想卖模型给OpenAI”为由,直接断供了Windsurf的Claude 4 权限。

没想到,这件事还能有惊天逆转!

曾多次试图收购Cursor却屡屡失败的OpenAI,竟然也未能成功收购Windsurf!

谷歌抢先一步,再次复制了之前收编Character.AI时的“绝招”:精准挖角,直接收走Windsurf的核心领导团队。

今天,谷歌大神logan一封贺信,热烈欢迎Windsurf的CEO和核心团队加入DeepMind!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这一切实际上终结了OpenAI的收购计划——收购Windsurf变得毫无意义。

当然,尽管OpenAI在收购编程工具领域连续碰壁,看起来有点“小丑”,但它还不是最大输家。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最大输家是Windsurf,他们失去了CEO,失去了大部分非OpenAI的模型提供者,现在只能拼命卖掉股份,最后只能丢掉底裤走人。”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OpenAI胜券在握的收购案为何失败?而谷歌又是怎么精准截胡的?

1.OpenAI为什么会失败?和微软的关系已成最大掣肘

在多次收购Cursor未果之后,OpenAI将目光转向了Windsurf,并开出了相当大方的价码——30亿美元。

然而,OpenAI与Windsurf的收购谈判最终破裂,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与微软的复杂关系。

根据报道,这一交易成为了OpenAI与微软在重新谈判合同时的主要矛盾点。目前,微软拥有OpenAI所有知识产权的访问权限,而OpenAI并不希望其最大投资者同时获得Windsurf的AI编码技术。

根据外媒The Information的报道,“Windsurf团队对于如何将自己的技术与OpenAI和微软的协议融合产生了疑虑,特别是协议要求OpenAI与微软共享技术,这让Windsurf感到不安。”

不过,Reddit一些网友认为此事“另有隐情”:

“听起来像是个借口,可能背后有其他原因。”

另一位网友附和说:“肯定的,你拿了钱就好了,谁在乎它怎么被使用?”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总之,在Windsurf犹豫的时间,OpenAI对Windsurf的收购要约的独占期已过,这意味着Windsurf现在可以自由探索其他收购要约。

这就给了谷歌可乘之机。

2.谷歌的行动——“截胡”Windsurf的核心团队

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以及部分顶级研发人员已经加入了谷歌。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谷歌发言人Chris Pappas在给媒体的邮件中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迎接Windsurf团队的一些顶级AI编码人才加入Google DeepMind,助力我们在代理式编码领域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并未收购Windsurf,也不会控制该公司。

然而,作为协议的一部分,Google将获得Windsurf技术的非独占许可,这意味着这家AI编码初创公司仍然可以将其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

收购后,谷歌可以弥补自己在编程应用层构建的一些弱势,更好地与Cursor、Claude Code等对手展开竞争。

3.Windsurf 该怎么办?

在原高层出走后,Windsurf的业务负责人Jeff Wang已被任命为临时CEO,全球销售副总裁Graham Moreno将担任新总裁。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新上任的CEO,应该是一位华裔小哥,他在Windsurf的升职速度也是相当猛了。两年时间,就从商业主管成为了CEO。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根据Jeff Wang在领英发布的声明,Windsurf约250名员工中的大多数将继续留在公司,“继续为企业构建Windsurf产品,并帮助客户最大化采用这项技术的成果。”

在OpenAI提出收购之前,Windsurf一直顺风顺水。

不仅在市场上稳居最热门的AI编码初创公司前列,且增长势头非常猛:该初创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在4月达到了约1亿美元,而几个月前只有约4000万美元。

然而,随着高层领导集体出走,Windsurf的前景变得格外黯淡。

4.领导层集体出走的AI创企现状如何?

Windsurf这项交易又成为了AI圈中的最新“反向收购”案例。

公司聘用初创公司的顶级人才并许可其技术,但并未直接收购该公司。

Google此前曾进行过类似的交易,聘用Character.AI的CEO Noam Shazeer,Microsoft也曾这样做聘用Mustafa Suleyman。

“反向收购”能够帮助科技巨头,在不引起监管关注的情况下提升自己在AI竞赛中的地位。

然而,领导层出走,对一家AI初创公司意味着什么?从Character.AI与Inflection的经历来看,并不一定是终局,但往往预示着方向的转折。

Character.AI创始人离开后,公司聘用Dominic Perella 担任临时 CEO。而就在上个月,前 Meta 业务产品副总裁 Karandeep Anand 正式就任 Character.AI CEO, 他此前担任 Brex 总裁,并在 Microsoft 和 Meta 担任要职。Karandeep接任后,Character.AI 加速推出记忆功能、内容过滤和创作者支持工具,尤其强调改进未成年人使用安全机制,并在全力推进平台的商业化。

Inflection则在创始团队加入微软后,全面放弃To C产品,转向为大公司做AI底层服务。

对于刚经历核心团队被谷歌挖角的Windsurf来说,真正的挑战或许不是留下了什么技术,而是——还能不能找到一个独立存在的理由。

5.写在最后

Windsurf的命运,或许就此被改写。

失去创始团队后,它很可能将逐渐淡出激烈的AI编程工具战场,转而成为一家稳妥但边缘的企业服务公司。

而谷歌则顺势“截胡”,不仅吸收了Windsurf的研发能力,也在代理式编码领域补上了关键一环。

有趣的是,过去总是Altman抢在谷歌前面截胡,而如今,已经轮到谷歌回敬对手了。

不过,两家公司真正的主战场,其实根本不在Windsurf身上,而是在即将碰撞的旗舰模型:Gemini 3 vs GPT-5。

不过,就在刚刚,Altman再次“鸽”掉了原定的开源模型更新计划:

“现在我们决定推迟发布;我们还需要时间进行额外的安全测试,并评估高风险领域。目前尚不确定具体会延迟多久。”

看这个势头,也难保GPT-5不会再次跳票。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见证大模型下半年的真正较量。

神反转!OpenAI 30亿收购告吹,Windsurf高层集体跳槽谷歌!网友:最大输家不是Altman!-AI.x社区

参考链接:​https://www.theverge.com/openai/705999/google-windsurf-ceo-openai

本文转载自​​51CTO技术栈​​,作者:伊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