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重磅发布!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诞生,游戏开发迎来范式变革 原创
腾讯混元推出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建模效率提升70%!这对数字内容生产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7月7日,腾讯混元正式推出Hunyuan3D-PolyGen,这是业界首个能达到专业美术生产要求的3D生成大模型。
长期以来,3D资产生成面临着布线质量不佳、复杂物体建模困难等诸多痛点,AI生成的3D模型看似完整,但因布线混乱、细节粗糙,实际无法直接用于游戏或影视制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3D内容创作的发展。
该模型则解决了这些长期困扰行业的痛点。Hunyuan3D-PolyGen通过自研的BPT(高压缩率表征)技术,首次实现了万面级复杂模型的“开箱即用”精度,并同时支持三边面和四边面拓扑结构,能无缝接入Maya、Blender等专业工具。
以生成机械龙模型为例:龙鳞需要密集三角面保证锐利感,翅膀薄膜则需四边面实现平滑延展。传统工具只能统一面片类型,导致模型要么僵硬要么容易破面。Hunyuan3D-PolyGen的自适应面数分配技术能智能处理不同区域:在关节转折处加密三角面强化结构,在弧形表面采用四边面提升流畅度,甚至在低面数下也能保留雕刻级细节。
模型的工作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来说,首先将网格的顶点和面片转化为Token序列,用以表示Mesh结构;然后利用自回归模型,以点云作为输入Prompt,生成Mesh的Token序列;最后将生成的Token序列反向解码为顶点与面片,重建3D网格。
为了解决现有mesh自回归方法中表达冗余的问题,Hunyuan3D-PolyGen自研了高压缩率mesh表征技术BPT(Blocked and Patchified Tokenization)。通过Block索引和Patch压缩,大幅减少了表示相同mesh所需的Token数量,提升了模型对复杂mesh的建模能力。
而针对AI生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腾讯开发了强化学习后训练框架:当模型生成符合美术规范的优质结果时给予正向反馈,出现破面或非法拓扑则进行修正。经过数亿次训练,模型生成可用结果的概率得到大幅提升。
Hunyuan3D-PolyGen模型的发布,为游戏、影视、设计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创作可能,这极大推动了UGC(用户生成内容)生态。
这意味着,过去生成10个模型要手动调整9个,现在9个能直接导入引擎,只需微调1个。
这意味着在游戏开发领域,它能够无缝应用于UGC游戏资产生成,显著提升美术师的建模效率。以往,美术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复杂的建模和贴图工作上,而现在,借助Hunyuan3D-PolyGen模型,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快速生成高质量的3D模型,大大缩短游戏开发周期。
当然,新技术的普及也伴随挑战。AI生成模型的版权以及艺术风格趋同化问题将是未来使用AI工具时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该模型接入腾讯混元3D创作引擎,行业工作流正在重构。技术的价值或许正在于拓展了创造力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