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ChatGPT写作,大脑竟然"退化"了?206页研究揭露真相

发布于 2025-6-27 00:04
浏览
0收藏

这是一份长达206页的重磅研究报告,其研究结果令人担忧。 该研究发现,对大语言模型的依赖会削弱写作者自身的神经和语言特征。研究者仅通过脑电图、文本挖掘和交叉对照实验就证明,保持一定的无AI练习时间能够保护记忆回路,并促进更丰富的语言表达,即使后续重新引入AI工具也是如此。


依赖ChatGPT写作,大脑竟然"退化"了?206页研究揭露真相-AI.x社区图片

实验设计 54名波士顿地区的学生在三种条件下撰写SAT风格的作文:仅使用ChatGPT、仅使用Google搜索,或仅凭大脑思考。每位参与者在相同条件下完成三次限时写作,然后可选择在相反条件下进行第四次写作。整个过程中,32通道Enobio头戴设备记录大脑信号,每次按键、提示和访谈回答都被存档用于分析。


依赖ChatGPT写作,大脑竟然"退化"了?206页研究揭露真相-AI.x社区图片

大脑连接性结果 当不允许使用外部工具时,α波和β波网络最为活跃,使用Google时处于中等水平,而使用ChatGPT时最弱。使用大语言模型时较低的神经耦合表明内部注意力和记忆复述功能减弱,而纯大脑思考组的顶叶-额叶高流量活动则与深度语义处理相符。

语言模式分析 使用ChatGPT创作的文章在嵌入空间中聚集紧密,反复使用相同的命名实体,呈现高度的文本同质化。Google组的文章处于中间水平,受搜索排名影响,而纯大脑思考组的文章分布广泛,体现了个人经验和词汇的多样性。


依赖ChatGPT写作,大脑竟然"退化"了?206页研究揭露真相-AI.x社区图片

记忆与归属感 写作完成后,仅有17%的ChatGPT用户能够引用自己的句子,而纯大脑思考组的这一比例高达89%。ChatGPT用户的创作归属感也最弱,这与脑电图显示的自我监控中枢活动减弱的证据相符。

交叉效应 当习惯使用ChatGPT的用户需要独立写作时,他们的神经连接性和引用能力仍然较低,暗示存在持续的认知负债。相比之下,从纯大脑思考转向使用ChatGPT的用户激活了更广泛的神经网络,产生了更丰富的修改,表明在深度练习后使用工具能够增强而非削弱参与度。

认知负荷影响 大语言模型将无关认知负荷减少了32%,延长了有效工作时间,但同时也削减了有益认知负荷,因此除非学习者主动整合想法,否则知识结构的构建会受到影响。

回音室风险 由于概率模型倾向于生成令人认同的延续内容,ChatGPT比搜索页面更容易收紧信息循环,缩小对比性事实的接触面,削弱批判性思维。

数据要点

(1)各组中难以引用自己文章内容的参与者百分比

(2)各组中能够正确引用会话中自己文章内容的参与者百分比

(3)相比纯大脑思考组,各组参与者对文章归属感的相对百分比

论文标题:Your Brain on ChatGPT: Accumulation of Cognitive Debt when Using an AI Assistant for Essay Writing Task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6.08872

本文转载自​​​​AI帝国​​​​,作者:无影寺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