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开发 架构
这篇文章再给大家聊一下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原理。

写在前面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Redis 分布式锁,没它真不行!》),给大家说了一下Redisson这个开源框架是如何实现Redis分布式锁原理的,这篇文章再给大家聊一下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原理。

同理,我是直接基于比较常用的Curator这个开源框架,聊一下这个框架对ZooKeeper(以下简称zk)分布式锁的实现。

一般除了大公司是自行封装分布式锁框架之外,建议大家用这些开源框架封装好的分布式锁实现,这是一个比较快捷省事儿的方式。

ZooKeeper分布式锁机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客户端获取及释放zk分布式锁的整个流程及背后的原理。

首先大家看看下面的图,如果现在有两个客户端一起要争抢zk上的一把分布式锁,会是个什么场景?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如果大家对zk还不太了解,建议先百度一下,快速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zk有哪些节点类型等等。

参见上图。zk里有一把锁,这个锁就是zk上的一个节点。然后呢,两个客户端都要来获取这个锁,具体是怎么来获取呢?

咱们就假设客户端A抢先一步,对zk发起了加分布式锁的请求,这个加锁请求是用到了zk中的一个特殊的概念,叫做“临时顺序节点”。

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在"my_lock"这个锁节点下,创建一个顺序节点,这个顺序节点有zk内部自行维护的一个节点序号。

比如说,第一个客户端来搞一个顺序节点,zk内部会给起个名字叫做:xxx-000001。然后第二个客户端来搞一个顺序节点,zk可能会起个名字叫做:xxx-000002。大家注意一下,最后一个数字都是依次递增的,从1开始逐次递增。zk会维护这个顺序。

所以这个时候,假如说客户端A先发起请求,就会搞出来一个顺序节点,大家看下面的图,Curator框架大概会弄成如下的样子: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大家看,客户端A发起一个加锁请求,先会在你要加锁的node下搞一个临时顺序节点,这一大坨长长的名字都是Curator框架自己生成出来的。

然后,那个最后一个数字是"1"。大家注意一下,因为客户端A是第一个发起请求的,所以给他搞出来的顺序节点的序号是"1"。

接着客户端A创建完一个顺序节点。还没完,他会查一下"my_lock"这个锁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并且这些子节点是按照序号排序的,这个时候他大概会拿到这么一个集合: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接着客户端A会走一个关键性的判断,就是说:唉!兄弟,这个集合里,我创建的那个顺序节点,是不是排在第一个啊?

如果是的话,那我就可以加锁了啊!因为明明我就是第一个来创建顺序节点的人,所以我就是第一个尝试加分布式锁的人啊!

bingo!加锁成功!大家看下面的图,再来直观的感受一下整个过程。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接着假如说,客户端A都加完锁了,客户端B过来想要加锁了,这个时候他会干一样的事儿:先是在"my_lock"这个锁节点下创建一个临时顺序节点,此时名字会变成类似于: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大家看看下面的图: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客户端B因为是第二个来创建顺序节点的,所以zk内部会维护序号为"2"。

接着客户端B会走加锁判断逻辑,查询"my_lock"锁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按序号顺序排列,此时他看到的类似于: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同时检查自己创建的顺序节点,是不是集合中的第一个?

明显不是啊,此时第一个是客户端A创建的那个顺序节点,序号为"01"的那个。所以加锁失败!

加锁失败以后,客户端B就会通过ZK的API,对他的**上一个顺序节点加一个监听器。**zk天然就可以实现对某个节点的监听。

我们举例说明,客户端B的顺序节点是: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他的上一个顺序节点,不就是下面这个吗?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也就是客户端A创建的那个顺序节点!

所以,客户端B会对: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这个节点加一个监听器,监听这个节点是否被删除等变化!

说了那么多,老规矩,给大家来一张图,直观的感受一下: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接着,客户端A加锁之后,可能处理了一些代码逻辑,然后就会释放锁。那么,释放锁是个什么过程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在zk里创建的那个顺序节点,也就是: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这个节点给删除。

删除了那个节点之后,zk会负责通知监听这个节点的监听器,也就是客户端B之前加的那个监听器,说:兄弟,你监听的那个节点被删除了,有人释放了锁。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体会一下这个过程: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此时客户端B的监听器感知到了上一个顺序节点被删除,也就是排在他之前的某个客户端释放了锁。

此时,就会通知客户端B重新尝试去获取锁,也就是获取"my_lock"节点下的子节点集合,此时为: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集合里此时只有客户端B创建的唯一的一个顺序节点了!

然后呢,客户端B一判断,发现自己居然是集合中的第一个顺序节点,bingo!可以加锁了!直接完成加锁,运行后续的业务代码即可,运行完了之后再次释放锁。

最后,再给大家来一张图,大伙儿顺着图仔细的捋一捋这整个过程: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总结

其实如果有客户端C、客户端D等N个客户端争抢一个zk分布式锁,原理都是类似的。

  • 大家都是上来直接创建一个锁节点下的一个接一个的临时顺序节点。
  • 如果自己不是第一个节点,就对自己上一个节点加监听器。
  • 只要上一个节点释放锁,自己就排到前面去了,相当于是一个排队机制。

而且用临时顺序节点的另外一个用意就是,如果某个客户端创建临时顺序节点之后,不小心自己宕机了也没关系,zk感知到那个客户端宕机,会自动删除对应的临时顺序节点,相当于自动释放锁,或者是自动取消自己的排队。

最后,咱们来看下用Curator框架进行加锁和释放锁的一个过程:

图文并茂: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其实用开源框架就是这点好,方便。这个Curator框架的zk分布式锁的加锁和释放锁的实现原理,其实就是上面我们说的那样子。

但是如果你要手动实现一套那个代码的话。还是有点麻烦的,要考虑到各种细节,异常处理等等。所以大家如果考虑用zk分布式锁,可以参考下本文的思路。

责任编辑:姜华 来源: 今日头条
相关推荐

2021-02-28 07:49:28

Zookeeper分布式

2017-10-24 11:28:23

Zookeeper分布式锁架构

2021-10-25 10:21:59

ZK分布式锁ZooKeeper

2019-05-05 10:15:42

悲观锁乐观锁数据安全

2021-07-16 07:57:34

ZooKeeperCurator源码

2011-11-21 15:12:54

Java断点Eclipse

2011-01-18 18:08:28

Thunderbird

2011-01-18 18:29:28

Thunderbird

2020-11-16 12:55:41

Redis分布式锁Zookeeper

2019-07-16 09:22:10

RedisZookeeper分布式锁

2023-05-16 08:01:13

架构网站演进

2012-07-23 14:39:27

移动

2011-01-19 17:30:21

Postfix邮件投递

2011-01-19 17:34:39

Postfix如何接收邮件

2011-01-20 09:13:18

Postfix

2021-12-27 08:04:49

架构网站高并发

2020-09-04 09:20:59

Java开发代码

2022-10-27 10:44:14

分布式Zookeeper

2011-01-21 10:28:06

2011-01-19 10:30:20

UbuntuThunderbird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