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大厂裁员背后的周期律

新闻
是什么原因导致几年一次的大厂掀起裁员潮,未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否又在孕育新生?

“我们公司正在优化员工”,在过去一个月里,这是互联网大厂从专员到总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从3月至今,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已经成为了疫情之外最热的话题。二十年来,一直作为高薪行业的互联网领域,正面临着最大的就业危机。

据拉勾网的数据显示,仅3月份就有276万互联网企业员工在平台上将其状态标记为“离职”这比去年12月增加26万人,相比去年同期还增加了6万人。拉勾网的数据还显示,这些失业群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

更大的难题是,2022年预计将有创纪录的1076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按照以往的规律他们中的许多人会选择进入互联网企业,长期以来互联网大厂一直是经济增长和新工作的驱动力,而今年残酷的现实可能会改变十年以来的就业习惯。

是什么原因导致几年一次的大厂掀起裁员潮,未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否又在孕育新生?

始于蚂蚁折戟IPO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互联网行业对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相关统计,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收入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0%左右。还有一项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包括 IT、电信和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数已经接近2亿,这个数字已经约占全国总劳动力的四分之一。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阿里和腾讯的裁员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其中阿里巴巴今年可能裁员 15% 以上,而腾讯的裁员比例约在10%至15%。早在刘强东宣布离职之前,京东“毕业快乐”的裁员赠言就已经登上热搜,据悉这波裁员计划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裁员比例高达20%左右。

过去二十年里,互联网一直是中国发展最为高速的行业,这个势头止于2020 年11月蚂蚁折戟IPO,这场资本游戏的终结,直接导致此后18个月里,一系列对互联网公司加码管控措施陆续出台。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在美上市的阿里、腾讯、拼多多的股价都已经减半,市值也蒸发了超过1.2万亿美元。紧接着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几乎直接腰斩了所有大厂的教育事业群,大批打着教育科技名头的互联网裁员倒闭。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让所有大厂都面临监管政策,2021年,阿里被罚182亿元,美团被罚34亿元。

如果再从一个宏观角度来看,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22年我国的增长目标设定在5.5% 左右,这已是三年来最低的官方目标,可见互联网行业随着中国经济一起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加上3月以来的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外部经济对于互联网大厂的利空已经明显增多。

增量已经碰到天花板

2019年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当年的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MAU)规模的同比增长率从 6.2% 跌至2.8%,从2019年2月起用户规模就不再增长,甚至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还净减193万。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设备规模触顶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碰到了天花板,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稳定增长的时代早已过去。

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原因,除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产业升级带来的规模化效应,而到了2019年,中国互联网已正式迎来的转折点。即使在再偏远的山村都能用上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正式来临,注定了增量天花板、流量天花板已经正式到来,对互联网大厂而言,新增用户以及用户使用时间都已经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而获客的成本却在日益提高。

以电商为例,2010年网购用户数增速高达49%,马云骄傲地喊出淘宝拥有13亿客户的市场。到了2014年,整个电商领域的用户增幅已经不足20%。2016年,马云又给电商行业指出了一条新路,就是红极一时的新零售。马云认为只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才能在新时代发挥出互联网电商的特点,随后盒马、三只松鼠等品牌随着资本起舞,但现实是所谓的新零售不过是传统零售的一种递进形式,既谈不上创新,更不可能扮演行业拯救者的角色。倒是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异军突起,为电商发展续命。

但尴尬的现实是,下沉市场和所谓的社交电商并不具有太大的技术壁垒,同时拼多多的模式也很快被其他同行效仿,于是到了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的用户增量也只有不到2%,虽然已经超越淘宝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股价的下跌幅度也超过了90%,其自身的发展也明显到了瓶颈期。

大厂发展陷入周期律?

管理学界有一个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它认为企业、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存在生命周期。

这一理论在1972年,由哈佛大学的葛瑞纳教授提出,根据他的论点,企业的成长发展可以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组织的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职工心态等都各有其特点,在每一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管理难题,导致组织发生危机。

如果套用这个理论,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其年龄还都不到而立之年。很自然地会遭遇所有企业发展中的巩固和停滞时期,国内的大部分大厂其实还处于组织的规划化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的最大危机是组织过于庞大,盈利能力差的部门增多,中层管理者逐渐官僚化,像极了80年代中期的苹果公司,于是进行末位淘汰,优化部门结构便是这些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必要措施了。

可以看一下腾讯现在裁员最严重的两个事业部,CSIG(智慧产业事业群)和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CSIG主要是从事的是B端业务,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现实是这一领域虽然都打着新零售、教育、医疗的噱头,实际业务却增长缓慢、收入有限,但员工人数都达到上千人,淘汰冗员减少成本应该在所难免。

再看PCG事业部,主要包括在线视频、新闻和技术中台。即使在2021年4月腾讯整合了腾讯视频、微视和应用宝的架构,打着内容第一的腾讯PCG事业部,长期以来靠着微信和QQ的社交数据,一直宣称坐拥十亿用户,但从市场占有率来看,腾讯旗下的视频领域产品和抖音、小红书等竞品差距未见缩小的趋势,在流量最高的短视频领域,腾讯也只能面对抖音的一骑绝尘和快手的后来居上了。而传统图文产品不仅用户群在缩小还面临着头条这样的超级对手,总体市场占有率不容乐观。显然腾讯对这个事业群的裁减是势在必行了。

还有更大的周期律

有自媒体梳理出中国互联网大厂也有一部“裁员简史”显示近三十年,中国的互联网大厂已经有4次大规模裁员记录了。2000年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互联网企业,先后开启了两次裁员潮。当时中国互联网三巨头、腾讯、阿里和搜狐先后大规模裁员,人人网、易趣等腰部企业直接在裁员潮后的十年时间里退出了中国互联网的舞台。在那两次危机中全身而退的企业都是通过大幅度裁员瘦身和业务线战略调整,才熬过危机。

不少人记忆犹新的上一次裁员潮是在2018年全球科技企业一股裁员潮,当时以美团网、拉勾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缩减秋招。据说2018年裁员幅度最大的是知乎,2018年12月裁员将近20%,涉及人数达300多人。

有国外媒体分析,如果再纵向观察历史,这次的裁员潮还可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失业危机相提并论。1990年代初,大规模国企改制直接导致上万的工作岗位消失,百万人下岗待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出口贸易的锐减和制造业发展的乏力,大量传统行业的工人也曾面临失去工作转换职业的局面。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这几场危机后迎来了大规模的反弹,危机背后孕育着新的机遇。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本身也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历史,大量的中小公司倒闭被收购最后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巨头在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下野蛮生长,也正是因为这种扩张,引发了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力需求。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和大环境的改变,资本无序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也都意识到先跑马圈地再招兵买马的日子也已经过去,未来回归科技研发和服务实体或许才是互联网行业的正确道路。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一次大规模裁员,预示着中国互联网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首席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

2009-03-04 09:35:00

Wi-FiWiMAX3G

2021-03-04 22:04:26

无人经济机器人无人驾驶

2023-03-13 11:07:57

物联网IOT

2013-07-26 09:21:10

100G路由器集群技术SDN

2015-09-11 20:28:35

微软

2013-10-10 10:47:05

Informatica

2013-09-26 10:52:54

2023-03-27 11:29:02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

2009-05-27 18:57:29

Linux上网本机遇

2009-05-27 19:22:46

Linux上网本机遇

2009-12-09 13:38:03

2022-04-25 19:37:05

元宇宙互联网网络生态

2013-12-24 12:49:25

2011-12-08 11:31:26

用友云计算

2009-10-26 09:20:28

宽带接入技术

2024-02-21 11:33:24

核心网业务智能

2009-07-07 16:05:06

互联网

2016-11-16 15:13:13

硅光子光通信光器件

2010-11-05 11:20:18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