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历:整整一年了,他是这样从程序员转型做产品经理的

新闻
每年年底,有不少企业都会对一年内辛勤劳作的员工量身定做一些奖项。发个奖杯,给点奖金,让那些没得奖的人看看,咱们公司有多么的关注员工的闪光点,优秀之处。

[[353181]]

每年年底,有不少企业都会对一年内辛勤劳作的员工量身定做一些奖项。

发个奖杯,给点奖金,让那些没得奖的人看看,咱们公司有多么的关注员工的闪光点,优秀之处。

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

在我看来,这样的行为除了邀买人心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要让更多的员工去学习获奖者身上的闪光点,以达到标杆式的驱动效果。

说白了,这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很实际的方法。

年度优秀员工,因为名额少,奖金高,向来是这些奖项中争夺最激烈的,但今年几个部门总监不仅没吵没闹,而且清一色的把全票给了我团队的一位年仅26岁的产品经理(小张)。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今年11月,小张才刚入职满三年,就连这个产品经理的岗位,也是去年年底刚从程序员岗位上转过来的。

1

看完这段开场词,可能有位抬杠的朋友会说:“你们评奖有黑幕吧?这哥们才26岁,而且入职和转岗都不久,咋就这么优秀?”

行,为了这顿抬杠,咱就简单的来叙述下。

在担任技术管理岗的十年间,我亲身经历过两家公司的崛起、衰落与转型,虽然整个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的,但对人才鉴别的套路却是一致的。

第一,不同的业务属性,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无论什么业务,也不管在哪个阶段,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工作态度的人,起码学习能力都不会太差,一般会被划入 ”潜力股“ 的范畴。

第三,一个领导,一个尿性,总之 “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但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即便真的很行,你也不可能行。”

哦,对了,第三条最重要,甚至在第三条奏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忽略前两条。

什么?你觉得这种衡量标准太草率,太狗血,太不负责任?

没办法,无论是技术还是企业中后台的岗位,差不多都存在无法量化、目标变化快等特点。相比来说,销售岗位就比较单纯,什么销量冠军啊,什么月度获客冠军呀,有个硬指标放在那,100W就是比80W大,10个就是比8个多,很简单。

好了,既然定性指标 “难量化”,再加上一些领导在战略上的 “懒惰”,除非客观环境成就 “英雄”(比如公司的重点项目,大家不仅完成得好,而且还创造了实际营收,那么负责人、突出表现者通常都会获得嘉奖),否则就只能看一些偏软性的东西了。

比如,张三和李四都是程序员,在面对方案或观点冲突的时候,谁的逻辑更清晰,沟通更有效率?

比如,牛七和马八都是程序员,在面对工作变动与职业转型的时候,谁表现出的积极性更高?颠覆自我的决心更大?

怎么鉴别?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职场升职也好,奖项评选也罢,有时候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关键是抓住当权者的心思,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的意图是什么,想宣扬什么东西,想鼓励什么行为。

但不管怎么说,对这位年轻的产品经理来说,这个奖项足以证明团队对他的这次转型是认可的。

2

好了,黑幕说完,该说一说正题了。

有人说过,一千个公司有一千个产品经理的定义,这句话我很认同。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很难有一个狭义的定义,因为对一个职位的理解,可以从职位的职责、能力要求和在团队中的角色这几个方面去分析。

在我的理解中,产品经理是对一个产品负根本责任的管理者。

去年,我曾写过一篇 #有关技术中台演化过程# 的文章,并详细叙述了技术中台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但从头到尾,我却只字未提 “因为组织变革、敏捷转型,我们是如何从项目制转型产品制” 的相关事情。

今天在这里,可以借此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两年前,当我们决定将组织向敏捷转型的时候,至少我们这些团队负责人在理念上是非常接受 “产品制” 的,但等到落地时,我们却被 “到底怎样算是一个产品” 给难住了?

比如,一个系统对应一个产品吗?还是一个团队对应一堆产品?如果是,那么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边界又在哪里呢?

的确,像我们这种习惯于以确定性(IT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的)为基础,注重计划、预算、执行效率(人力利用率)的人来说,一下子要转变成不断挖掘客(用)户的真正需要,持续迭代更新解决方案,一切以提供给客(用)户的价值为目标。

说实话,太难了,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

不过我就这驴脾气,只要是决定的事,再难的路也要往前走……从哪开始呢?算了,先招几个产品经理再说吧。

(图片来自网上,只做参考)

没想到的是,经过几个月的面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

因为无论是DevOps还是中间件,有需求、有勇气走自研这条路的,要么是大厂,要么是脑袋不清楚的愣头青。

很显然,我们是第二类。

但问题是,即使你的技术选型、组织结构或业务脉络都搞得和某某大公司一样,但你的薪资福利、岗位晋升及发展空间也没法和人家相比。

另外,你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 “和大厂抢人” 的道路。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勇气固然好,但是要考虑到自己的实力。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太多坎坷之前,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要强。

于是,一群人招了大半年,筛了几百份简历,看了一百多人,发了十几份Offer,但结果呢?

瞧得上的,薪资谈不拢。

薪资谈得拢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能力、经验和薪资都尚可的,人家还瞧不上你。

你说尴尬不尴尬?

3

没事,空降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内部 “提拔”。

当时,我在团队内找了几个 “我觉得还行” 的程序员,从意愿、发展、潜力与能力等多个角度与他们沟通。

有意思的是,小张并不在这几个人之中。

就在沟通进行到第二天的时候,小张突然找我,并主动提出想转型做DevOps产品经理的想法。

说实话,我听完之后心里不太舒服,觉得这小伙子有点不自量力,所以就反问他:“你?你知道啥叫产品经理吗?具体职责又是什么?”

“嗯,我大致知道一些……”

我瞟了他一眼,不屑一顾地说:“你还知道些?来,给我说说,咱们对DevOps产品经理的职责要求都是啥?”

他耸了耸肩,拉了把椅子坐下,随后就开始叙述。

需求的挖掘和分析

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用户是谁?感知用户,明确目标群体。

很显然,我们的用户是技术前台团队中的FeatureTeam(积分、会员、交易等),而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挖掘和分析开发与测试人员在构建、测试、发布和部署工作中的痛点和需求,并通过系统工程化的能力将产品开发的效率进行提升。

另外,在和用户交流需求的时候,并不是说发现了什么就做什么,应该要清楚的了解用户是否真的要这个需求,什么情况下要,否则忙个半天,用户和开发很可能在背后骂你傻逼。

我记得去年年底,咱们业务线的产品经理不是还 “对需求的挖掘和分析能力” 作为绩效的评判标准吗?

所以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里面学问很深。

推动产品目标的实现

作为产品经理,除了需求,更重要的就是推动。

说直白点,就是利用各方资源把这个事情推动下去从而实现,而不是停留在黑板上,纸面上。

当然,这需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沟通能力,还要有和稀泥的水平。

我记得去年年底,那位获奖的产品经理不是还调侃自己是 “没有实权的CEO” 吗?我挺认可这句话的。

所以,务实才是硬道理,少扯什么产品战略,那不是产品经理该去想的东西,踏踏实实的解决问题,给用户带来提升和价值。

只有这样,用户满意,老板开心,产品经理的价值才能最大化的体现。

听完,我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问他:“这番大道理你是从哪学来的?排练过吧?”

他皱了皱眉,眼神中充满着自信和笃定,说:“没练过呀。”

“而且这些怎么是大道理呢?有一些是书上看来的,还有一些是从业务产品经理那学来的,你没看我平时跟他们一起吃饭吗?”

“交往过程中,我都会带有一定目的性进行沟通,还是比较务实的,学到不少。”

我点了点头,没说话。

他急了,忙问:“老大,要不让我试试?不行的话,再回来做开发也行。”

我笑了,看着对面这张略带稚嫩的脸近在咫尺,脑中瞬间闪过自己当年的一些事,对他说:“这样,我下午跟其他几位部门老大沟通下,明天给你答复。”

就这样,他回去工作了。

当天下午,我就拉了个会,和其他几位部门老大讲述了这件事,但却遭到反对。

我不知道我当初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不仅在会上和他们大吵了一架,而且坚持要先试试。

可能因为我嗓门大,再加上武力值的缘故,他们 “妥协” 了。

一周后,人事任命发出,小张被任命为 “DevOps产品经理”。

4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轻松的。

为什么?因为结局是圆满的,至少这个奖项足以证明那次选择的正确,但毕竟人生不能一帆风顺,工作也不会事事如意。

有人会说:“你看上他,不就因为他准备的够充分吗?”

说实话,在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岗位的时候,不可能有准备,也没办法准备。

“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感同身受”,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别人无比娴熟的操作和风骚的走位使你拍案叫绝,但是你真正自己去玩的时候才发现,APM不够啊,意识跟不上。

那咋办?好吧,我们看看攻略。

所谓攻略,无非是问下前辈,读一读那些过期的文档,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你面临的是各种意想不到,千奇百怪的局面,想通过攻略来解决是完全不现实的。

所以对年轻人来说,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敢于说出 “我愿意”,还是很被欣赏的。

别人不说,至少我很欣赏。

有人会说:“嘚瑟啥?他不就因为契机凑巧了吗?”

嗯,有一定道理,咱们来掰扯掰扯。

回想当时,在我认为 “还行” 的那几个程序员中,有两位当面就拒绝了我,因为他们不考虑转型,也不想转型。

的确,在职业发展上,程序员要比产品经理的路线更清晰,投入与产出比更稳定,而产品经理这种岗位,在很多程序员心里是个 “靠脸吃饭” 的活。

在他们心里,这个职业的发展路线不仅不够清晰,而且受人文类影响太大,又强依赖沟通、表达能力。

至于小张为什么愿意尝试转型?

我和他聊过,他的说法是:“我不喜欢每天重复做翻来覆去Copy+Paste的工作,而且对技术也没有狂热的追求。”

“再加上,我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非计划性,带有潜规则性质的事情。”

“你不是常说,哪里强,哪里弱,自己内心要有点逼数吗?你瞧,我解读得够清楚吧?”

你们看看,当老大的,在兄弟们面前还是要多说一些正确、务实且有意义的话,也许这些话不能给你立刻带来财富和幸福,但是一定会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另外,我才26岁,就算转型失败,对我也是一次历练,你不是说不要害怕失败吗?”

嗯,平时的唠叨太有用了,继续。

[[353182]]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问:“你牛逼也吹完了,情节也叨叨结束了,后来呢?”

后来?我不知道,可能他再过一段时间就跳槽了吧,谁知道呢。

但我始终相信,那些敢于去尝试的年轻人一定不会太差,反而是那些不敢尝试的年轻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

好了,就这样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头哥侃码」,可以通过以下二维码关注。转载本文请联系头哥侃码公众号。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头哥侃码
相关推荐

2018-01-26 14:35:16

程序员入门经历

2020-03-23 08:30:12

程序员男友感受

2020-07-13 07:49:45

程序员Java

2013-01-10 12:57:23

产品经理App产品设计

2013-12-04 10:23:00

产品经理程序员

2015-11-03 11:13:01

技术转型心得

2022-08-11 09:41:35

阿里程序员

2015-11-06 09:00:45

程序员产品经理合作

2022-09-18 21:32:26

程序员技术

2019-08-09 10:15:07

程序员项目研发

2014-06-06 13:49:01

程序员项目经理

2015-04-08 10:57:15

程序员程序员四年经历

2015-11-06 12:00:10

程序员产品经理

2015-10-09 17:36:39

2015-12-03 09:23:25

程序员产品经理

2015-03-09 17:49:40

SDN

2021-04-01 07:44:45

排名调整Java Java基础

2012-09-11 10:33:40

2013-05-02 09:31:25

程序员

2021-10-14 09:05:09

IPv6网络互联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