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陷入这几个自主创新的思维误区,那么你可能更懂红芯!

原创
安全
记者本意并不是为红芯开脱,而是希望业界为国内埋头研发创新的公司予以更多理解。这几年,政府对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强烈,也正在鼓励和引导越来越多的国内IT企业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之路。必须承认,红芯选择的方向是对的。

【51CTO.com原创稿件】 这几天记者被网络和朋友圈的“红芯”公司刷屏了。8月15日,红芯公司宣布完成2. 5 亿元C轮系列融资。本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结果第二天就被某自媒体号曝光打着“自主可控”的大旗其实根本就是谷歌浏览器Chrome内核换个套壳而已。一时之间,“抄袭”、“伪自主创新”、“骗取国家研发资金”的负面观点甚嚣尘上,红芯公司成为众矢之的,人人恨不得声讨之后再踏上一只脚。

  红芯真的罪无可赦么?记者在搜集了大量资料信息并且详细了解红芯浏览器产品之后,觉得红芯公司做错的地方其实只有一条:夸大“自主可控”的宣传,刻意回避chromium内核架构在红芯浏览器中的价值。

  就在记者写稿时,红芯发表了“致歉信”,和记者所判断的一样,红芯承认在前期宣传的时候误导了大众关于自主可控的概念,让众人误以为红芯是从零开始研发浏览器内核。红芯表示以后将在产品显著位置标注红芯内核基于谷歌的Chromium开源项目,并且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功能需求和客户价值上。

  在记者看来,这次风波对于红芯未必是坏事,“吃一堑长一智”,刚刚拿到2.5亿融资的红芯,应该能够吸引这次的教训,不再追求宣传噱头,而是沉下心来好好做实事,用行动去提高“自主可控”的能力。而至于那些负面的观点,记者认为“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有很多观点正好可以借机澄清一下,方便国内企业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再出发。

[[240571]]

  误区一:用了国外的开源软件就不算自主创新了?

  目前在业界使用开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目前国内的UC、猎豹、360浏览器都使用了Chromium源代码。红芯虽然错在没有发布“继承关系”的声明,但是也必须客观承认,红芯浏览器的隐盾、云适配、私有DNS加密缓存这三大功能,的确是红芯自己研发创新,也实实在在地为购买红芯浏览器的企业提供更安全的数据传输服务。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红芯浏览器的确在安全性上能够满足国内大中型企业客户的需求。那么显然,说用了国外的开源内核,就不算自主创新是站不住脚的。如果红芯在一开始就表明自己是“部分自主创新”,业内人士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弹了。

  误区二:自主创新等于从零起步?

  在很多网友对红芯的声讨中,很多人都认为红芯的自主创新“水分很大”,这大概是由于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声称红芯浏览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这句话引起的。事实上,高婧说的也是事实。

  以操作系统为例,微软的Windows7的源代码有5000万行,如果国内企业从零开始起步,一行一行代码开始写起,那即使是复制对方的成果,也要花上数十年之久。难道国家的“自主可控”要等到数十年之后再慢慢树立吗?显然不可能。开源目前已经是软件产业不可能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同步优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厂商结合真实需求,进行再创新,从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倪光南院士也曾经说过,对于国内的自主创新,希望大家能怀着一颗包涵的心态,即使中间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这个阶段一定不会很长。记者认为,能自主可控意味着信息安全容易治理、产品和服务一般不存在恶意后门并可以不断改进或修补漏洞。由此可见自主可控的重点在于可控,自主创新也不意味着每一行代码都得自己开发。利用国外先进的开源软件,可以少走弯路,缩短不必要的研发时间,在重要的创新点上进行研发投入,可以切实提升国内企业应用的安全水平。红芯此举无可厚非。

  误区三:红芯发布浏览器的目的是在骗取国家基金?

  在中国你必须承认,能够“有背景”是一件非常“拉仇恨”的事,出于那些“可说不可说”的原因,其实厂商做宣传的时候总是会隐晦的宣称自己“关系硬”。但是记者查了很多红芯的客户,发现其市场重点还是在行业客户上。经过查询,红芯目前有十余项专利在申请中,可见红芯之前的确是在踏实做研发,融资的几家机构名单里也并没有“有背景”的组织,记者更愿意相信,“骗取国家技术研发基金”的说法站不住脚。

  此外还有人拿汉芯和红芯相比,记者认为这二者还是有差别的。汉芯是原封不动的在上面套了一层皮,而红芯则是提取里面的结构然后组合成一个新的,最关键的是的确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这就如同建了一栋房子,汉芯是把房子的门牌号改了,换上自己的名字,就说自己安全了。而红芯则是把屋子格局改了,各门的锁也都换了,装了几个摄像头进行监视,虽然用的是人家的砖和瓦,但是你也必须承认这房子的安全档次的确提升了。

  之所以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写了这么多,记者本意并不是为红芯开脱,而是希望业界为国内埋头研发创新的公司予以更多理解。这几年,政府对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强烈,也正在鼓励和引导越来越多的国内IT企业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之路。必须承认,红芯选择的方向是对的,从用户反馈来看也的确满足了安全性和可用性方面需求,对于这样的企业,应该去鼓励而不是“踩上一脚”。只有像红芯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国内的自主可控才能真正落地成长起来,护航国家安全。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责任编辑:周雪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7-09-23 15:17:21

散热笔记本电脑蓝屏

2014-12-29 11:27:04

2016-12-14 14:33:48

海信

2024-04-19 09:02:32

前端调试技巧

2021-06-11 13:59:22

CSS原子类

2017-12-04 09:22:00

2023-11-30 08:19:52

伪类CSS

2011-11-04 17:28:09

民族证券颜阳自主创新

2013-11-22 10:47:03

锐捷网络自主创新发明专利

2013-10-31 11:40:47

2022-02-28 10:29:40

CPU处理器

2022-08-30 07:31:56

金融业数据库创新

2009-12-22 13:49:23

曙光创新服务

2021-09-07 20:23:08

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自主创新

2020-10-25 08:45:38

IPv6网络协议网络

2020-03-31 10:58:38

2009-06-22 09:11:59

MIPS龙芯CPU

2015-02-02 14:52:49

2016-11-17 18:37:44

机房建设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