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VLAN Tag 的“来龙去脉”

网络 通信技术
自从上篇文章《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发布后,有很多的网络爱好者私底下与我取得了联系,针对当前的TCP/IP网络做了很多的探讨,本文主要来阐述TCP/IP中Vlan的基本原理—Vlan Tag的“来龙去脉”。

前言

自从上篇文章《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发布后,有很多的网络爱好者私底下与我取得了联系,针对当前的TCP/IP网络做了很多的探讨,从这些爱好者身上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看这些爱好者对网络的技术的那种热爱与激情,也给我们写作者增加了不少的动力。

无论我们现在的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仍然不会发生变化;当前我们还在使用传统的路由器、交换机构建数据中心,但当前的网络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另一种网络时代的格局即将到来,例如现在SDN(软件定义网络)、SDS(软件定义存储)、SDW(软件定义广域网)、SDS(软件定义软件)等,从本质上看SDN是将网络转发过程中的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分离,两个层面独自开发运作,也可以说这是将控制层面从分布式部署变成集中式部署,但无论怎样改变其底层还是使用TCP/IP协议,这就叫千变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TCP/IP协议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其功能的复杂性和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无论你是什么网站只要挂载到Internet上,你都从不敢说它很安全。本文主要来阐述TCP/IP中Vlan的基本原理—Vlan Tag的“来龙去脉”。

[[216427]]

一、Vlan tag

无论在传统物理交换机、路由器,还是在Openstack Neutron网络、SDN网络中其工作原理仍然不会发生变化,网络上对此解释层出不穷,追本溯源还需研究其代码的实现方式;首先来回顾一下带有Vlan tag的Ethernet Frame封装格式:

Vlan tag的Ethernet Frame封装格式

其4字节的Tag字段有12bit是Vlan ID位,总共支持的VLAN数为2^12。

二、数据转发,Vlan标签如何动作

针对于这样的数据帧在我们传统的交换机,或者Vswitch里面是怎样被转发的呢?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解释,如下图:

1和A通信,标签如何“动作”(本例中省略Native vlan的解释)

1).1主机发送普通的数据帧;

2).switch1收到此帧首先需要对其解封装,查看二层帧头部帧目的MAC地址;

3).从CAM表中查找其目的MAC地址对应的VLAN ID与接收该帧的接口对应的VLAN ID 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找到对应的出接口,如果不同则丢弃该帧;

4).找到出接口后,打上对应的VLAN 标签,封装成802.1Q的帧,从Trunk接口发送出去;

5).到达switch2后,解封装查看帧头部的目的MAC地址;

6).从CAM表中查找其目的MAC地址对应的VLAN ID与接收该帧头部的VLAN ID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查找对应的出接口,如果不同则丢弃该帧;

7).找到出接口后,封装成原始的帧,从相应端口转发出去。

注意:vlan tag动作打不打标签不是基于接口的概念,而是基于其查表,cpu计算,背板的功能,我看过太多的文章,也听过很多人在描述交换机转发数据包是说的一句话“Access 口用来去标签,Trunk口用来打标签,”或是“Access口和Trunk口具有打标签和剥离标签的功能”,这样的描述都是错的。如果这样做的话,交换机太傻了,这样的代码实现也是非常低级的。例如,我们再看一种情况:

主机1和主机2通信,问在交换机内部有打标签和剥离标签的动作吗?1和2 在相同的vlan中,他们之间通信经过交换机如果需要打标签的话,那岂不是加重交换机的计算负载吗,所以像这样的两个主机在相互通信的时候,仅仅是查看CAM表,而不需要执行打标签和剥离标签的动作。

三、Openstack Neutron网络中vlan 的工作原理

Openstack Neutron网络中vlan 的工作原理

情景1——vm03 与 vm 04 通信

由于vm03 和 vm 04 分别在两台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所以他们之间通信必须要经过外界物理交换机的帮助;

a. vm03 从eth0发送常规ethernet frame经过qbrccc到qvoccc;

b. br-int 上的qvoccc接收到该帧之后,开始解封装其数据包,查看ethernet头部的dest mac字段;

c. 因为其发送的数据是从qvoccc接收到的,而qvoccc 接口已经被划分到vlan 20中,如下配置:

d. 所以在查看vcam表的时候,需要查看mac/vlan id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数据封装成802.1Q的frame从int-br-eth1发送到br-eth1上,如果不一致则丢弃;

e. 当br-eth1 从 phy-br-eth1 接收到ethernet frame 时,首先就去查看local-vlan 到 global-vlan的一个映射表,配置如下:

发现 local_vlan=20 需要将其转换成vlan 120 ;

f. br-eth1 将会查看其vcam表,查找frame destmac address对应的vlan id是否为120 如果是,则将其封装成802.1Q vlan 120的frame 从对应的接口(eth1)转发出去;

g. 物理交换机中转发过程此处不再熬述;

h. 此frame到达vm04所在的物理机br-eth1上时,将解封装查看帧的dest mac 字段;

i. 然后查找vcam表地址对应的vlan tag与此帧的tag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封装之后从相应的接口(phy-br-eth1)转发出去,如果不一致则丢弃(此处与传统交换机并无差异);

j. 当vm04所在物理机的br-int的int-br-eth1接收到该帧的时候,首先解封装查看帧的dest mac 字段;

k. 继而查看vcam表,寻找该mac地址对应的vlan id 与该帧的vlan tag 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执行如下操作,如果不匹配丢弃;

l. 当匹配时,br-int上将会查看local_global vlan id 映射关系,配置如下:

vlan tag=120 需要转换成 tag 20;注意:转换是查表的一个过程中,而不是具体的一个操作,更不是在进入接口的时候;

m. 当查询完成映射表之后将会再一次查找vcam表,寻找转化后的vlan id与该表中 mac地址对应的vlan id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封装成常规的frame,从相应端口转发出去,如果不匹配则丢弃。

情景2—vm01和vm02之间通信

和我们传统的交换机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br-int是不做任何的打标签,弹标签的动作,就是普通的frame之间转发数据,此处不再熬述。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SDNLAB
相关推荐

2022-06-28 18:32:45

物联网IoT

2009-06-26 08:44:57

2019-10-31 08:36:59

线程内存操作系统

2021-05-13 10:12:55

Kubernetes 微服务软件开发

2017-12-28 14:51:01

AndroidView焦点

2022-08-02 09:02:17

虚拟内存操作系统

2009-10-20 14:58:15

Javascript事

2021-01-19 11:40:40

Linux代码程序编译

2022-06-09 09:20:40

Linux语言编写代码

2010-07-20 16:14:42

2020-01-30 11:26:17

QinQVLAN协议

2020-04-12 22:23:45

Kubernetes容器网络

2018-02-24 13:21:02

2011-08-30 16:26:34

Hadoop

2020-04-15 22:18:55

架构负载均衡分布式

2009-09-16 13:05:32

C#组件开发

2019-08-02 08:59:21

Token认证服务器

2020-07-10 08:03:35

DNS网络ARPAne

2011-05-18 13:45:30

MongoDB

2011-12-15 10:25:32

VLAN模式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