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了那么多,共享单车为什么还不是未来

开发 开发工具
一种商业模式能够持久的存在并健康的发展,盈利是最核心的因素,共享单车至少在两个方面找到了盈利模式。

[[199942]]

2017年1月,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新一轮(D轮)2.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

2017年6月,摩拜单车宣布完成一笔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这也是共享单车行业目前为止的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2015年6月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连接了65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向全球150座城市、超过1亿用户提供了超过10亿次的出行服务。

共享单车迅速席卷全国,甚至远赴海外,再一次更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滴滴”出行之后,共享单车扛起了共享经济的大旗。特别是在中国,共享单车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上,让自行车,这个承载了中国人太多记忆的物品又回到了寻常家庭,同时让日益注重健康的中产阶级与时尚的年轻人都参与到了这个大潮中。

那么共享单车能够迅速发展,作对了什么事情呢?

1.找到了合理的盈利模式

一种商业模式能够持久的存在并健康的发展,盈利是最核心的因素,共享单车至少在两个方面找到了盈利模式。

一是大量投入单车,满足了随存随取的需求,通过收取租赁费的方式盈利。

在这种模式下,一辆车成本费用是1500元,自然折旧周期是4年,那么每年的折旧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约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维护、损坏、偷盗等运营成本,一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骑行的费用是1元,那么如果每天每辆车被骑3次,则可以打平成本,高于3次则可以盈利。

二是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张,并实现金融盈利。

目前,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平台都开启了“要使用先交押金”的模式,押金从每人99元到299元不等。这相当于是借鉴了P2P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全民融资。无论银行、保险,或者一些互联网平台都在这么做,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融入大量现金,再利用现金进行金融投资,获取利润。

2.通过“智能互联”,实现几何级增长

共享单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其实现了几何级增长,而不是传统商业的线性增长,这是建立在“智能互联”基础之上的。

在传统商业中,营销渠道与用户触点,是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企业能否建立强大的销售渠道,往往超过了产品本身,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销售的核心目的,就是想法设法的接触用户,完成用户量的积累。这样的模式,增长无疑是非常缓慢的。即使是互联网时代的淘宝,也是要建立线上销售平台,要通过非常漫长的用户积累过程,才能实现用户量的爆发式增长。当然,绝大多数的线上平台,没有熬到这一刻就已经失败了。

但是共享单车,通过“智能互联”解决了这一问题。共享单车接入无线网络,通过智能车锁一方面解决了车辆的保管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更快寻找到单车的用户界面,实现了快速开锁,解决了用户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随存随取的问题。

这就实现了共享单车不需要销售界面,不需要营销人员,不需要存储硬件,从而为共享单车的迅速扩张,扫清了障碍。

在智能互联产品中,单车与手机以及控制平台组成了一个产品序列。商家将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控制、优化与自动。同时,单车也将借助物联网,产生更多的位置信息、用户使用数据、自身优化数据、用户接触界面等。

3.抓住了“共享经济”的本质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大家拿出闲置的资源出来分享,这样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这样的理解并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共享经济最初的成功案例都是这样的特征,Airbnb让大家把闲置的房子拿出来出租给短期旅行的人,Uber让闲置的私家车,或者没有乘客的出租车更快捷的提供服务。

但是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抓住共享经济的本质。一个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诞生,核心是能够实现盈利,而实现盈利的核心是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产生更多的价值。

因此,共享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共享,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产生更多的交易。

Airbnb鼓励了旅行者更多的出行,Uber让马路上跑的出租车一下子多了起来,共享单车解决了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取代了其他交通工具。

而反观很多不那么成功的“共享经济”,大多因为没有抓住这个核心本质。比如共享充电宝,不可能增加人们充电的需求,共享篮球也不可能增加人们打球的欲望,还有好多打着“共享经济”牌子的上门按摩、上门理发等等,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这一类的共享经济,还属于传统商业的买卖形式,共享,只是一个包装而已。

但是,共享单车的经营方式,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天花板,难以成长为真正代表“智能互联”的标杆产品,或者成长为千亿级的产业。

1.从盈利模式上看

收取租赁费的盈利模式很容易陷入价格战,同时市场空间有限,用户的需求将会饱和,收入增长有天花板。

收取押金盈利的模式也会受市场规模限制,同时由于共享单车需要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进行维修折旧,依靠押金可以完成市场的迅速扩张,但是无法实现较为稳定且可观的盈利。

2.从发展空间上看

共享单车能够如此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租自行车作为一个用户场景相对简单,从一个简单的点切入,可以带来快速的发展。 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同时也制约了共享单车的发展,限制了它成为更加复杂的多边市场和更有生命力的生态潜力。

限制共享单车发展的核心,在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效应。

“智能互联”时代价值创造最重要的源泉是网络效应。从互联网时代的Facebook、微信来看,都是非常典型的需求端的网络效应,用户会主动传播,帮助企业接近零成本地获取新用户;用户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网络,这个网络的价值自然就越来越大。

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共享单车的核心价值,还是来源于传统的规模经济。这从各大厂商疯狂的订购,抢占地盘就能看得出,还是通过快速扩张供给端,进入更多城市,发展更多用户,带来规模优势。

但是单纯依靠规模经济是没有办法形成垄断的。 因为如果没有网络效应,供给端的规模效应再强大,用户的转移成本依然很低。

从摩拜与ofo之争,到滴滴、优步、神州还是易到之间的选择,用户使用时可以随时切换。对于用户来说,多下载一个App并不算太高的成本。这其实是说, 规模经济的壁垒比网络效应的壁垒要低得多,可以使用海量资本进行密集轰炸而克服。

这些都表明,共享单车的成长很快将会面临一些根本性的挑战。理解这些挑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智能互联”时代的关键,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未来技术创新背景下的商业模式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智能互联”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工具,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而人类是否进入“智能互联”时代,需要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出现。这类似于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汽车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话之于“通信革命”,Iphone之于“移动互联网”。

目前看,共享单车距离“智能互联”时代的产品,相差还很远,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万物互联的真正价值,在于不同物理硬件之间的交互,在于将“智能互联”产品置身于一个智能互联的体系环境中。

共享单车首先应该实现与整个交通系统的交互,不仅仅是单车形成一个产品组,而是单车与行人、智能汽车、道路、交通都形成交互系统,不断拓展行业边界,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运营模式与商业合作。

其次,共享单车作为“智能互联”产品,应该与整个社会进行交互,围绕城市管理体系,与保险、金融、城市安全,甚至是气候都将做成一个大的生态体系。

不同的产品系统和外部信息组合到一起,相互协调,实现整体优化。未来,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城市,都将有不同的“智能互联”产品组成,从而重新定义行业的特征,优化行业整体效益。

【本文是51CTO专栏作者“王峰”的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通过51CTO与作者联系】

戳这里,查看该作者更多好文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51CTO专栏
相关推荐

2019-12-02 14:22:01

浪费云计算支出

2015-09-29 10:12:10

2020-11-02 07:05:54

虚拟内存Go

2023-01-24 16:13:22

编程语言JavaIT

2017-01-21 14:57:43

Linuxsystemd

2023-05-26 00:25:53

2017-09-18 14:39:31

沟通培训学习

2011-12-31 14:47:10

Web App

2020-08-26 17:03:52

同型号显卡产品

2013-06-17 10:45:34

2020-07-13 08:40:21

BAT模具设计

2014-07-14 09:51:09

创始人谷歌项目

2024-04-18 11:53:59

通讯协议网络

2020-03-05 17:38:19

物联网安全网络安全

2022-03-04 22:43:01

5G4G3G

2020-04-24 08:15:51

代码 if else数组

2019-10-08 14:40:53

Java线程

2021-02-21 08:48:19

技术升职程序员

2020-03-31 10:58:38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