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读阿里“博士”《在线》笔记

企业动态
了解云服务这个行业除非做到两件事:一是收到的名片比博士多,二是用过的登机牌比博士多。这说明了什么?需求源自于客户,客户才是上帝。

 今年的云栖大会之后,金博士送给了我一本阿里“博士”写的书《在线》。

在地铁阅读时光里,断断续续读完,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分享一下了。全书的主旨——互联网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公共服务。让计算成为人类的能力,让数据成为世界的财富。

在线后的互联网、数据和计算有三个基本定律:

  1. 每个比特都在互联网上
  2. 每个比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流动
  3. 比特所代表的每个对象都是在互联网上可计算的

每个比特所代表的数据必须是流动的,这是使在线系统充满活力的源泉。这实际上信息的确定性增加,是熵的一种体现。

看“博士” 眼中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自己有幸从95年接触互联网,经历了互联网近二十年的演进。互联网之前的信息革命,完成了原子的比特化;而互联网的出现则要完成比特的在线化。互联网只是把机器连接起来了, 超链接则是把内容连接起来了。

在线是因,变革是果。任何一样不起眼的东西应用互联网之后,都会产生巨大的变革效果。因为互联网使信息在线,事物的规模效应被一点点叠加起来,思考的规模,也随着计算在线而变化。所谓的常识,在思考中被重构,根源在于在线的崛起。有了互联网,服务覆盖的用户范围、成本和速度都改变了。迅速产生价值,这是互联网创新的根本。

移动互联网真正带来的影响,是使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在线社会上了。以前在做的是在把离线的东西数字化,而今天的O2O,则是把原来的东西互联网化了。在线和离线的界限正在越来越模糊,模糊到了不是O2O的问题,而是变成了O的平方,原来的两个世界(线上和线下)被融合了。

看"博士"眼中的云计算——公共服务

博士认为云计算是关于信任的一个生意。云计算并不神秘,是数据给了我们神秘感。如果没有对云计算的信任,大数据也不可能沉淀。事物之间的区别,有时候不在于物理形态,而是由服务形式决定的。要学会理解别人对云服务的帮助,而不是整天沉醉于阿里云去帮助别人的傲慢。了解云服务这个行业除非做到两件事:一是收到的名片比博士多,二是用过的登机牌比博士多。这说明了什么?需求源自于客户,客户才是上帝。

关于沸沸扬扬的去IOE,去IOE的本质是分布化,是使用随处可以买到的商用电脑架构成为可能,是云计算能够落地的首要条件。绝大部份企业对计算的需求难以通过IOE提供的技术来满足,IOE束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技术路径上依赖于专用的硬件设备比较危险,而对于随时可以买到的商用电脑的架构,从长远来讲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则是最安全的。

云计算平台+自有技术+开源软件将是一个基本格局,找准自己的定位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看"博士"眼中的数据——生产资料

非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功能一定是它的价值所在,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数据才是它的价值。数据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靠最小的成本去产生***的价值。

所谓的数据产生价值,必须要先有数据共享才可以实现。数据本身并没有价值,它要通过计算和交换才能产生价值。数据要流动才有价值,在线可以使数据能够实时反馈,双向响应以及随时访问。离线的数据难以产生***化的经济价值,难以产生***的社会竞争力,难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在线的数据可以。

大数据的厉害之处是把沙子变成硅(这是Intel的伟大之一)。点击不值钱,点击数据在线才值钱。用数据去解决一个今天已知的问题,那不会是数据***的价值,顶多是众多价值中的一部分。聚变产生的计算经济如下:

[[178402]]

数据一直都是一个企业的战略资源。数据不是搜集起来的,是沉淀下来的。无目的的数据获取,才有很多的想象空间,这是超出想象的想象空间。

看“博士”的内心世界——创造梦想

博士对阿里云这件事富有热情和执着,是因为相信它对社会有价值。他从来不觉得做死掉的事情不伟大,最讨厌的是仗都没有开始打,就举白旗了。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记住什么,而是***记忆里留下了什么。如果一件事不能很快停下,或者不能坚持,说明用来思考的时间还不够。正是因为有足够长的时间思考,坚持才不会盲目。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二是问问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

梦想能否实现不重要,心里永远有梦才能每天幸福。然而很多时候,实现梦想是“悲剧生活”的开始,因为你需要付出成倍的辛劳。梦想、承诺和行动,是一切成果的三大基石。

对别人的敬仰就是对自己的信心,要反思我们是否真正对技术怀有敬畏。当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很难预料最终的结果,没有人可以承诺一个未知的未来。所谓那1%的灵感,也是对创造力的敬畏,对这1%的运气怀有敬畏和感恩之心。据说,这是阿里云办公楼的一副对联:

梦想永在凌云意意气风发

代码成就万事基积沙镇海

轮子为这个世界创造了更多发明的机会,这个世界永远不会需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直到贝多芬创作了它。现在我们离开它无法生活。

对“博士”的质疑

我们提倡批评和质疑的独立思考精神,博士说的也不一定全对。

例如,博士认为“在app 里面是长不出亚马逊森林的,但是互联网上可以长出亚马逊森林,web上也可以”。真的如此嘛?如何定义App呢?如果App 和web技术是融合在一起的呢?这样的言论有些武断。微信是一款App, 我觉得有可能成为亚马逊森林。 阿里云的云服务在BAT中是领先的,肯定是得益于博士的高瞻远瞩。但是阿里的IM(“来往”)完败于微信,也存在着战略眼光的滞后吧。

再例如,书中谈到2016年4月14日,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法律管辖范围也随着数据的流动而变化。“被遗忘权”被明确地写进了这部法律,明确了数据所有者删除个人数据的权力,强调的是个人对数据的权利。阿里云是如何面对数据隐私的呢?客户删除的数据是否是一种沉淀?阿里云对数据的安全保护还任重道远吧,至少是少见于产品规划蓝图的。

关键是如何面对质疑? 核心是一个字——信。信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自己要自信,拥有一颗强大的心,对伙伴要相信,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没有马老板的信任和支持,心理学博士王坚是很难成为杰出CTO的,阿里也不会有阿里云 !

[[178403]]

不动笔墨不读书

【本文来自51CTO专栏作者老曹的原创文章,作者微信公众号:喔家ArchiSelf,id:wrieless-com】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喔家ArchiSelf
相关推荐

2016-12-01 14:16:18

GitSCM配置

2016-12-01 15:03:36

缓存技术客户端

2016-12-19 09:43:59

软件开发架构

2017-05-18 14:11:22

CRM图解交付

2016-12-01 14:47:05

负载均衡DNS

2016-12-02 08:54:18

Lambda代码云计算

2016-12-02 08:55:18

Linux系统

2017-02-05 16:51:35

网络编程网络系统

2016-12-02 09:09:18

MySQL调优数据库

2016-12-06 20:01:56

数据架构数据机器学习

2016-12-01 13:53:41

2017-04-17 08:44:43

构造函数线程安全

2017-03-27 08:45:47

全栈技术管理

2010-09-25 11:40:33

2015-04-07 14:05:13

前端阿里在线笔试题

2018-01-09 15:35:54

Python编程基础

2020-11-02 16:36:03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

2022-10-13 15:26:04

科学博士

2016-11-28 16:09:37

2023-10-12 16:34:20

Firefox计时器应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