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梦魇——科幻电影中对“人工智能”的悲观主义

新闻
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几乎是科幻类型电影长盛不衰的母题。而在这其中,“人工智能”始终是科幻电影的焦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此类题材电影都表现出了一种对于AI的深刻的悲观主义,下面提及的这些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影片。
[[170145]]

2016年3月,谷歌公司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阿尔法围棋)与韩国围棋王者李世石之间的五番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这场围棋世界前所未见的“人机之战”,所有细节都已被淋漓尽致的加以描写,毋庸赘述。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并不是人类围棋最强者之一竟然以悬殊的1:4惨败,而是曾被认为是智慧运动中最难以“计算”、最需要“直觉”的围棋领域里,人工智能(AI,ArtifacialInteligence)展现出了超越人们想象的自我学习能力,有人甚至称之为“进化”。 

只有少数人会忽然想起,就在这之前两个月的1月,霍金和马斯克被一家名为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组织授予“卢德奖”,这个奖颁给那些企图阻碍技术创新的人,“荣获”提名者中则还有马斯克和盖茨。好吧,你没有看错,这个霍金就是那个写了《时间简史》,被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史蒂芬•霍金;这个马斯克就是那个创办了酷炫的特斯拉公司,创建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火箭回收的埃隆•马斯克;而这个盖茨,就是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微软的那个比尔•盖茨。

这样几个科技史上有数的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企图阻碍技术创新”?这是要闹哪样?无他,只因他们都表达了对于人工智能的强烈担忧。例如,霍金警告人类,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将是“最后一座里程碑”,因为随之而来的将有可能是“人类的终结”。

电影,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的灿烂群星中,无疑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的那一颗。Vitaphone技术催生了有声电影;Technicolor技术召唤出彩色电影的全新世界;CinemaScope技术使4:3的电影银幕变成了具有更宽广视界的宽银幕;从《星球大战》到《终结者》,从《指环王》到《阿凡达》……电影诞生于银盐成像技术的基础之上,随后不断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之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 

[[170146]]

也正因为如此,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几乎是科幻类型电影长盛不衰的母题。而在这其中,“人工智能”始终是科幻电影的焦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此类题材电影都表现出了一种对于AI的深刻的悲观主义,下面提及的这些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影片。

一、鼻祖:

《大都会》(Metropolis,德国,1927) 


关键词:德国乌发公司(Ufa),弗里茨•朗,默片史诗

梗 概: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的2000 年,那时人类被分化成对立的两个阶级,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上层阶级和权贵都住在富丽堂皇的繁华大厦里,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贫苦的工薪阶层则居住在幽暗冰冷的地下城市,每天奔波劳碌,与之相伴的只有冰冷的机器和繁重的劳动。在地下深处的工厂里,工人每天不分昼夜的劳作,只为了工厂主约翰和他的儿子弗雷德居住的高层华宅注入能量,以保证楼宇华宅维护运转的动力。在地下城市生活的少女玛利亚对现实深感不满,她鼓励工人们改变现状。约翰让科学家制造了一个机器人玛利亚,并让机器人去破坏玛利亚在工人心中的形象,机器人的诋毁与煽动不但没有毁损玛利亚在工人心中的地位,还适得其反,增强了工人的反抗热情,他们破坏了主控机器,所有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以好莱坞为Logo的美国电影虽然一直非常强大,但并非从来没有遇到过敌手。1917年,德国政府、军方和商业资本联合在一起,成立了巨型电影托拉斯UniversumFilmA.G.(“全球电影股份公司”,Ufa),成为好莱坞的强劲对手。

德国电影曾经拥有一批早期电影史上最具有天赋和想象力的导演,如弗里茨•朗、茂瑙、刘别谦等人,但随着好莱坞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德国纳粹的上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远渡重洋投奔了好莱坞,并成为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

弗里茨•朗是这个群体中重要一员,他拍摄于1927年的《大都会》耗资500万马克,动用了2万名群众演员,拍摄周期长达2年,被一些电影史家认为是默片时代最奢华的“大片”。

这部电影有着超越时代的视觉呈现和晦涩庞杂的思想体系,囊括了基督教哲学的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可能是电影中第一个“人工智能”形象——玛利亚。她原本是一个钢筋铁骨、有着铮亮的金属外形的机器人,但经过疯狂科学家的改造,她以楚楚可怜的美女形象混入工人之中,而完全没有被人察觉其本质。

1950年,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奇才A•图灵在著名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考虑到《大都会》诞生于1927年,甚至可以说,“玛利亚”就是一个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先知”。这个貌似人类的人工智能引发了毁灭性的灾难,似乎也开启了此后电影中对于人工智能忧惧多过欢呼的传统。

二、被低估的经典: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美国,1979) 

[[170147]]

关键词:雷德利•斯科特,2004年英国《卫报》评选科学家眼中的60部最佳科幻电影榜首

梗 概:

2019年,人类已经能够制造人工智能“人造人”,他们拥有超乎人类的战斗能力,主要被用于宇宙探险。为了防止人造人威胁人类存在,他们从“出厂”时就被设定只有4年寿命。男主角迪卡德隶属于“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这是一个专门捕杀叛逆人造人的机构。嗜血的前太空佣兵罗伊率领叛逆人造人团体劫持宇宙飞船回到地球,企图寻求长生,迪卡德奉命去剿灭他们。在追杀人造人的同时,迪卡德却与美丽的人造人瑞秋坠入爱河,因此变得犹豫不定。最后的决斗在迪卡德和罗伊之间展开,迪卡德根本不是对手。但就在迪卡德即将坠下高楼的时候,罗伊挽救了他的性命,随后死去。迪卡德带着瑞秋仓皇离开,他似乎明白了,他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人造人……

雷德利•斯科特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导演,他对于科幻电影贡献巨大,而知者却甚少。他生于英国,曾是1970年代欧洲最出色的广告和MV导演,获奖无数。1977年他40岁时才开始执导电影,处女作《决斗者》就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提名,可谓大器晚成,出手不凡。

他的第二部电影是《异形1》,这部电影开创了科幻电影史中一个成功的亚类型——科幻恐怖片,及其代表性系列电影——“异形”系列。这个系列始于1979年的《异形》,后来陆续拍摄了3部续集,21世纪后又拍摄了两部《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012年,雷德利•斯科特拍摄了《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被看做是《异形》的前传,而根据相关报道,2016年《普罗米修斯2》将会上映。

1982年,斯科特拍摄了《银翼杀手》,主要投资来自香港电影大亨邵逸夫,但拍摄过程状况百出,上映之后更是遭遇了票房惨败,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被人想起并受到高度评价,2004年英国《卫报》独辟蹊径,邀请60位真正的科学家评出心目中的十佳科幻电影,本片被评为第一名。

影片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人造人,他们具有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外形,但并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躯,而是某种生物合成技术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核心是电脑程序,但具备完全的学习能力。为了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人”,制造他们的公司甚至“批量”给他们植入了相同的“童年回忆”。将他们置于人群中,就像把一滴水滴进大海,只是他们比人类更为敏捷、强力,更适应严酷环境。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物”,但害怕他们会取代人类,因此设定他们只有4年寿命。而追求生命的延续,恰恰是所有生物最基本的本能,矛盾与悲剧因此而变得无法避免。银翼杀手迪卡德一直在从事剿杀“人造人”这一“正义事业”,而在影片的结尾,他却与人造人坠入情网,并极端困惑于自己的真实身份——罗伊救了他,并暗示迪卡德本人其实是一个人造人。人类是否应该充当“上帝”的角色去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这部电影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附带提一提,大部分观众大概都不会注意到《异形》中的“科学官阿什”这个角色,他一直在隐秘的保护卵状和幼年状态的异形,直至自己最后被船员们合力杀死。他的真实身份就是一个人造人,他一方面是在忠实执行公司的指令——把这一价值连城的生物武器带回地球,另一方面,他对于异形作为生命体的完美和强大充满迷恋和崇拜。而船员们直到将他打碎,才发现这个朝夕相处的同伴不是“人”。在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中,由巨星迈克尔•法斯宾德扮演的飞船大管家大卫,同样是一个人造人(与罗伊、阿什同属一个谱系),但他已经完全拥有了自主意识,他养花调酒有着与人类相同的生活情趣,他追问自己的制造者“你们为什么要造我?”,他投毒杀死同伴,促使第一个异形从同伴身体中诞生……他要摆脱作为“工具”的宿命身份,追问灵魂的起源。

三、科幻电影奇峰:

《终结者》《终结者2:审判日》(The Terminator,美国,1984;The Terminator:Judgement Day,美国,1991) 


关键词:詹姆斯•卡梅隆,施瓦辛格,“天网”,人类毁灭

梗 概:

1997年7月3日,美国开发的高级智能武器控制系统“天网”产生自主意识,它认定人类应该被消灭,于是向前苏联发射核导弹,引发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弹大战,30亿人在当日丧命。这一天被后世称为“审判日”。2029年,幸存的人类在领袖约翰•康纳的率领下,与天网控制的机器人大军展开战斗并逐渐取得优势,天网派出T800型机器人回到1984年企图杀死约翰的母亲莎拉•康纳,以阻止约翰的出生。约翰得知后也将自己的好友凯尔•里斯送回1984年。经过恶战,里斯献出生命,帮助莎拉消灭了T800,而他和莎拉的爱情结晶就是约翰。不甘失败的天网,再次派出更先进的T1000液态金属机器人回到1995年,企图杀死10岁的小约翰。约翰将一名被改造了程序的T800机器人送回1995年保护童年的自己。T800与T1000展开连番激战,“他”逐渐懂得了人类的感情。约翰、莎拉和T800找到了天网的开发者,毁掉了他的研究成果,并消灭了几乎没有弱点的T1000。T800最后暗示约翰,自己的脑中还有一颗芯片,那将是天网的萌芽,他最终自沉于沸腾的钢水之中。

安迪•格鲁夫,美国商业领袖、Intel公司创始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商业理念都有卓越贡献,他有一本著作,在中国商界影响甚深,书名叫做《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詹姆斯•卡梅隆,大概算得上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名导演中最配得上“偏执狂”和“科技狂”这两个头衔的人。他的作品数量不多,迄今为止不过8部而已,但其分量之重和质量之高实属罕见:除了初出茅庐的低成本惊悚片《食人鱼2》之外,他的第二部作品就是《终结者》,随后是《异形2》、科幻片《深渊》《终结者2:审判日》和《真实的谎言》,倒数两部作品《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目前高居世界电影史最卖座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名。

盘点他的作品可以发现,卡梅隆对于科技充满了热爱和天赋。一方面,7部正式作品中科幻题材就占了5部。另一方面,他酷爱在作品中尝试运用甚至自主开发超越性的电影技术。例如,他为《阿凡达》的拍摄筹备了12年之久,自主开发了3D摄影机、实时CG预览、动作和表情捕捉技术等全新技术和设备。

《终结者》系列的前两部是科幻电影史上的两座奇峰。第一部的制作成本不过650万美元,却在全球取得了近8000万美元票房,那些在低成本条件下制作的电影特效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而第二部的成本飙升到了过亿美元,并最终收获了5亿多美元全球票房。卡梅隆为“终结者T800”找到了最理想的扮演者——7次荣获健美“奥林匹亚先生”称号的阿诺•施瓦辛格,他浑身肌肉戴着墨镜举着巨枪面无表情的造型,已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2003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美国电影50大英雄和50大反派,施瓦辛格凭借两部《终结者》中一善一恶两个T800,成为唯一一个同时入选两个排行榜的演员。

但其实,隐藏在施瓦辛格的肌肉和荡气回肠的故事背后,那个无形的人工智能“天网”才是最大的终极Boss。关于天网为何要灭绝人类,三十年来一直有人在探讨这个话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天网既然已经有了生命(意识),那么求生这一生物本能会令他认为,人类是唯一能够威胁他生存的物种,因此,人类不应再存在。还有另一种观点:人类在开发天网时,输入的指令大概是“保护地球”之类,但当他有了生命(意识),他认定人类就是地球最大的威胁。

地球陷入“核冬天”,裸露出钢铁骨架的机械士兵手持杀人武器,脚踩着遍地骷髅……卡梅隆描绘的这一副人工智能将人间带入地狱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四、暗黑史诗:

《黑客帝国》《黑客帝国:重装上阵》《黑客帝国:矩阵革命》三部曲(The Matrix,美国,1999;The Matrix Reloaded,美国,2003;The Matrix Revolution,美国,2003) 

[[170148]]

关键词:沃卓斯基兄弟,“缸中之脑”,玄学与哲学的杂糅

梗 概:

年轻黑客尼奥的平静生活被一个神秘人物打破:神秘人墨菲斯精准的预告他将会被特工追捕,并指导他逃过劫难。他将信将疑的服下墨菲斯给他的药丸,猛然惊醒,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一直躺在一个充满营养液的玻璃缸中。墨菲斯告诉他:人类发明了真正的人工智能,但随即人工智能失去了控制向人类发动战争,人类绝望之中破坏了地球表面,但仍然惨败。人工智能将人类作为奴隶驯养在玻璃容器中,并用输入输出装置将他们的意念纳入一个虚拟的世界——Matrix(矩阵)——之中。无数人在脑海里度过了一生,但其实他们的身体从未离开过玻璃容器,他们的眼睛也从未真正睁开。墨菲斯来自残存人类的唯一据点——锡安,他认定尼奥将是人类的拯救者。尼奥在墨菲斯的训练下,逐渐学会自由出入于矩阵世界,并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终于打败强大的特工史密斯——矩阵中的杀毒程序。矩阵派出电子章鱼和机甲大军围攻锡安,人类即将灭亡,唯一的希望就是尼奥回到矩阵之中寻找它的破绽。与此同时,史密斯重生并走向自身的反面,成为无敌的电脑病毒,具备了摧毁矩阵的力量。矩阵以锡安为人质,要求尼奥消灭史密斯,滂沱大雨中,尼奥与史密斯展开关系人类命运的决斗……

《黑客帝国》系列,在我个人看来是电影史上水准最高、质量最平均的三部曲,它在科幻类型中的地位,就犹如《教父》三部曲在剧情片中的地位。《黑客帝国》系列的创造者是拉里•沃卓斯基和安迪•沃卓斯基兄弟,他们在此之前只有一部不算成功的编剧作品《刺客战场》和一部小成本黑帮惊悚片《大胆的爱,小心的偷》,《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暴红使得他们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科幻电影史上最耀眼的巨星。近年来这两兄弟先后进行了变性手术,并改名为拉娜•沃卓斯基和莉莉•沃卓斯基,由兄弟变成了姐妹。

《黑客帝国》的故事原型来自美国科学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希拉里•普特南的一个著名思想试验——“缸中之脑”。他假设,某人被邪恶科学家取走了大脑,放入充满营养液的缸中继续存活,科学家为这个大脑输入各种信号,还能输入记忆,使得大脑产生“一切正常”的幻觉,这个大脑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之后,认为自己正在阅读一段关于“缸中之脑”的荒唐的文字……那么,我们如何担保,我们自己不是正处在这样一个困境之中?

这个思想试验与中国典籍《庄子》中的“庄周梦蝶”有精神实质上的相通之处,庄周梦见蝴蝶,醒来之后却感到十分疑惑,不知是庄周梦中化身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化身成了庄周?梦里和梦外,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呢?

《黑客帝国》用风格凌厉的影像,把“庄周之问”和“缸中之脑”活生生的展现在了观者的眼前。当尼奥猛然从营养液中惊起的时候,无数观众都感到每一根汗毛都倒竖了起来。这三部野心勃勃的电影还不止是融合了上述两个哲学命题,而是融合了不可知论、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的符号和思想,杂糅哲学和玄学,从而在娱乐化类型片的表皮之下,暗含着可供解读的巨大意义空间。

自问世以来,《黑客帝国》三部曲激起了无数的谈论和解读。人工智能灭亡人类的方式,不再是《终结者》系列中那样简单直接的杀戮,而是把人类的肉身圈养起来,同时把人类的意识和灵魂置入一个巨大的虚拟世界。关于人工智能为什么要这么做,最流行的解释是把人类作为“生物电池”。但很多人表示反对,因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有一种解释深得我心。这种解释认为: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消灭人类,但它发现,人类生命中有很多特殊的精神现象是它所未能理解和掌握的,例如“灵感”、“激情”、“欲望”,而这些却是人类能够不断进化的动力所在,于是它设计了“矩阵”来让无数人类在脑海中经历完整的一生,并从中得到海量信息和数据,促使自身得以不断升级。

关于科技的发展,历来有所谓“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简而言之,科技乐观主义者视科学技术发展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无条件的信奉科技将带来福音。而科技悲观主义者则深刻怀疑,科技过度发展将为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科幻电影中更多的流露出对于“人工智能”的科技悲观主义色彩,其背后的美学和哲学观念,以及电影观众的接受心理,则是另外一篇值得认真书写的好文章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思派”(ID: Science-Pie)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三思派
相关推荐

2021-08-04 09:18:34

人工智能AI

2020-12-10 19:21:42

机器人人工智能教练车

2011-10-21 09:16:36

云计算虚拟机安全虚拟化

2020-12-18 11:46:25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

2023-03-26 00:00:02

人工智能符号主义起源

2017-01-12 08:09:32

数据中心;微软

2020-04-22 10:29:13

外卖高科技装备

2023-08-30 15:09:35

人工智能

2016-11-16 16:04:27

2019-10-12 09:36:32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2017-12-21 09:34:12

工智能误解

2024-02-26 00:00:00

人工智能序列数据机器人

2023-06-25 10:14:46

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

2015-11-16 13:57:22

2014-11-05 09:21:13

人工智能

2019-09-29 14:35:11

2017-05-10 11:23:28

人工智能

2024-04-18 16:12:10

2020-11-10 16:18:58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I

2020-03-31 20:00:59

人工智能AI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