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些 “无形的手” 在驱动着那些独角兽踏上合并的轨道?

移动开发
现实中,当两三家公司都能做到比对手更趋近于 “规模效应” 时,它们就从厮杀当中跑出来。比如曾经的百团大战,美团与点评团就能从中脱颖而出。而最后,这少有的几家角逐时,实力均衡的就会成为寡头,不均衡的就会大的吃掉小的,实现一家独大。而拉长时间段,均衡状态最终会被打破。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52580]]

2000年2月 至 3月 期间,Paypal 与 X.com 合并了。那时双方还无法预料到后面的一切:当年年 底,互联网泡沫破裂了,纳斯达克指数暴跌,大量创业公司倒闭,资本市场一片寒冷。

在合并前,Paypal 与 X.com 这两家在线支付创业公司打得火热。有趣的是,他们获取新用户的营销方式在今天看来一点都不陌生,甚至显得 “超前”。X.com 给新用户金钱奖励 20 美元, Paypal 给 10 美元,粗暴但有效。合并时,双方都达到了 20 万左右的用户规模。

合并后,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成为新公司董事长,彼得·泰尔,也就是后来写出《从 0 到 1》一书在中国传道强调垂直领域要实现垄断的那位,在新公司里担任财务副总裁,此外,里德·霍夫曼(LinkedIn 创始人)也进入领导层,这群人后来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硅谷 “Paypal Mafia”。

合并让双方得以捆绑在一起谋求更大发展。当时,市场上还有另两家主要竞争对手。而 Paypal 手中现金储备不足,考虑选择融资还是与***的竞争对手合并。那时 Paypal 的彼得·泰尔就认为 “这个领域只有一家能够上市,谁先 IPO 就会有资源压倒其他竞争对手。” Paypal 在在线拍卖领域占有支付优势,而埃隆·马斯克手下的 X.com 则提供一些金融服务,而且马斯克很有钱,看在 Paypal 在 eBay 上的成效同意平等合并。

当年3月,合并决议宣布后不久,eBay 这个大家伙就进来了。它推出了自己的支付服务 Billpoint。这家公司是 eBay 收购而来的,当时 eBay 已经拥有 1000 多万用户了。

现在我们看到这件事的结果,Billpoint 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没有成为用户的选择。Paypal 走过了资本寒冬,但最终还是走进了巨头 eBay 的怀抱中,直到现在还在被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它又从 eBay 体系里分拆出来。

重提这段历史是想说,合并在互联网行业并不鲜见,历史轮回也有相似之处。Paypal 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它所做的决定今天仍同样在上演。

国内最近的一桩合并主角是生活服务领域美团与大众点评。10月8日,双方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而在此之前,滴滴与快的、58 同城与赶集网,以及更早的优酷与土豆,越来越多互为对手、体量相当、打得火热的公司结为一体。在面临环境变化以及共同外敌仍有生死之忧的时候,合并抱团而非死战到底成为理性选择。

“一家独大”

“很多行业都会出现一家独大这种趋势,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甚至会形成垄断。”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对 36 氪说。

这是暗藏在商业当中的一条经济规律。经济学中有 “自然垄断” 这个说法,如果一个企业随着服务的市场规模扩大,它的边际成本递减,而且低于其他竞争对手,那么它就能形成自然垄断。这本身是一种 “规模经济”。互联网行业就有这样的特点,开发出产品服务更多的用户时,边际成本在降低,到达一定用户规模时甚至接近于零。

此外,互联网领域还有一种 “网络效应”,这意味着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取决于这个网络其他用户的数量。尤其是在通讯、社交方面,网络效应更加明显。它也会让大者越大,趋向于一家独大的垄断状态。

现实中,当两三家公司都能做到比对手更趋近于 “规模效应” 时,它们就从厮杀当中跑出来。比如曾经的百团大战,美团与点评团就能从中脱颖而出。而***,这少有的几家角逐时,实力均衡的就会成为寡头,不均衡的就会大的吃掉小的,实现一家独大。而拉长时间段,均衡状态最终会被打破。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视频领域,优酷和土豆合并后稳稳成为用户规模行业***。在内容上,烧钱买版权以及自制内容都是在力求差异化,用户是随着内容走的,没有哪个土豪能揽进所有好内容的版权,也没有出现几个视频网站都买全市面上的内容完全同质化竞争。

打车应用领域,滴滴和快的的合并拿到了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份额,避免了二者之间的烧钱竞争。双方都是叫车平台,提供标准化无差异的服务,竞争激烈时通过补贴来拉用户。互联网发展多采用先烧投资人的钱占市场份额同时逐渐找出盈利模式。而补贴都是来自投资人的钱,获得的用户也多是价格敏感型用户,谁便宜就用谁,***不便宜了谁也不用,无法沉淀在各自平台上。烧补贴到***,不可能***制地投入,双方投资人都会考虑失败的风险,是否有更后面一轮的投资人当接盘侠。况且二者之外,还有 Uber 中国,获得了百度的投资,若是两败俱伤,Uber 中国则可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 58 与赶集合并前,二者实力相当,但 58 已先行上市。二者广告战打得激烈,也是上亿的广告费往里烧。如果就这样竞争下去,姚劲波认为双方都将会失去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那些新的机会,只会陷入到现有业务互殴的泥潭当中。失去了新机会,意味着将来可能会出现颠覆者,甚至会把胜者也击败。

风投的心态,从赶集的投资人徐新最近在今年的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的讲话可见一斑:“资本可能没有耐性,一直打下去你一直亏钱,我再给你 10 亿美金,烧完后你又来要钱了,什么时候是头呢?我给你这笔钱你是不是就可以赚钱了呢?价格这么贵,投你的投资者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你自己有现金流你心里不慌,如果没有现金流,资本的耐性是一方面,他也会撮合你。如果拿不到钱就会死,两家再这么打下去我们都会死,是打赢的风险高还是死的风险高,他们两个就会坐下来谈,把骄傲放下,把价格谈拢,只要坐下来,就有机会谈成。还有就是要看有没有差异化,看创始人是不是要干,如果创始人热爱这个事业,一定要干,一直干下去也很好,当然前提是要有差异化。”

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有资本的原因,有市场竞争的推动,有企业家精神的指引,也有降低成本把握住 O2O 新机会等等考虑。

在各自领域,强者合并,趋向一家独大。然而,宿命的是,即使他们努力变成了垂直领域的王者,仍要面对更大的巨头 BAT。绕不过去 BAT,是因为这些大公司出于恐惧和贪婪总有进入新领域的冲动,要么投资布局,要么自己做。团购大战已定,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将拿到 80%左右的市场份额。外卖方面,美团、大众点评投资的饿了么、百度外卖和百度旗下百度糯米打得激烈。电影票方面,猫眼面临 BAT 当中微信和淘宝电影的竞争,点评在酒店旅游方面也有淘宝去啊、去哪儿等对手。

这些接受了 BAT 投资的公司,最终要在 BAT 的山下划出自己的边界。

***,58 与赶集的联合体、美团与大众点评的联合体秉承到家和到店不同思路,是否能够成为 O2O 的 “独大一家”,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而同样,在 BAT 面前,O2O 玩家是否能独立成为 BAT 三极外的一极,未来几年也大有看头。

开放、投资与融合

在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头们普遍显现出了焦虑。在 PC 产品平移到移动端以及自己成立项目组做移动互联网新产品之后,BAT 巨头们发现这其中有很多自己搞不定的事情。

阿里、腾讯、百度等用手上的大量现金投资初创公司,占据移动时代分散各处的流量入口。而过去遭到普遍指责 “什么都做” 的腾讯推出开放战略,对移动互联网、内容、游戏、安全、社交、电商等诸多领域大量投资,在业务线之外,用资本这另一条腿推动腾讯建立生态。

一系列比较大的转变是腾讯投资搜狗,并将自己的搜索业务并入了搜狗。投资了京东,将电商业务易迅公司并入了京东。腾讯还抓住微信这个新产品获得了投资大众点评 20%股份的契机。这意味开放思路的升级,在重点业务布局方面,自己做不好的就投资外部团队做,不仅如此,像壁虎一样切掉尾巴,不留有侥幸,业务合并进对方体内,不做控股股东,以求将来更大发展。

这样的开放、合并案例也会影响到行业内各领域企业家对竞合的看法,给予他们启发。完成投资搜狗、京东后,这些理念和经验总结也将着之向腾讯投资的 58、大众点评、滴滴打车输出。而在腾讯投资大众点评 3 个月后,点评也以生态的思路投资了饿了么 D 轮,由此在团购之外,开辟了与美团竞争的第二条战线。

在心态上,腾讯的先例起到了示范作用,让后面的人对合并的看法会更加理性。

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对于这些创始人来说,两个巨头的进入既能提供战略合作的资源,两个巨头之间也是一种平衡。随着合并,滴滴与快的中有腾讯与阿里的股份,美团与大众点评中有阿里与腾讯的股份, 58 与赶集合并的公司虽只有腾讯的投资,但是在 58 到家这家公司中,58 引入了阿里的投资。

未来的互联网竞争中,不再是简单的泾渭分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AT 希望在自己无法做的业务中有影响力和掌控力,而垂直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则希望借助 BAT 之力掌握平衡保持独立前行,完成自己的目标与愿景,实现更大的发展。

整个格局各家关系将更紧密稳固,但也更微妙。

资本的力量

两个实力相当的公司,老板都是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多年互联网经验的人,没有外力推动,很难走到一起。资本的力量与市场竞争现状充当了来自外界的助推力。

资本逐利,最终要通过退出获得回报。投资方的心态与创业者不同。当资本市场热的时候,投资人投入 1000 万进来,他会想后面会有 5000 万进来。但是当资本市场冷却后,如果投资人需要砸 1000 万但又不确信有下一轮,他可能就不会投。对于资本市场整体环境的未来预期会让投资人变得很现实。

上面说的还是偏早期的风险投资阶段,而像 D 轮左右的阶段,私募基金进来,他们更要考虑后面有没有接盘侠接得起。接得起跟资本市场整体环境比如二级市场环境相关;跟公司基本面比如业务发展状况、收入规模、盈利水平相关;跟前一轮公司的估值相关。创始团队是否控股,是否有***的投票权,也决定着企业是否接受投资与合并。种种因素下来,企业自身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面前也不得不有妥协或平衡之处。

整体资本市场环境不好时,会向前传导。偏早期的风险投资中,天使到 A 轮融资失败的案例大量增加,而晚期融资通道和上市通道收窄,也频频出现合并。经纬创投 CEO 张颖总结,接下来的创投会是 “天使依然混乱,A 轮比以前难,B 轮很慢很慢,C 轮变得困难。

说到眼下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的个案,美元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来说环境不好,大众点评也考虑过拆 VIE 架构回归国内,但由于难度太大而放弃。点评今年上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而美团融资并未成功的传言也有很多。资本市场寒冷,拿钱困难,而抱团融资则会比单独一家家融资更有希望。对于中国公司上市,美团与大众点评在美国能被对标的是 Groupon 和 Yelp,二者市值有限。中国 O2O 走在美国前面,一些故事还不被美国资本市场理解,估值也会打折。接下来合并后的公司估值 150-170 亿美元,新的投资者还能否有投资回报,价格是不是在之前对 O2O 乐观的时候被抬得够高了,这些想必都会影响。

滴滴与快的、58 与赶集中,投资方大抵也是如此考虑。烧钱是要获得能带来利润的用户,投资是要最终有回报的,大家的股份在里面不是创始人一个人完全说了算,经济周期也会有影响,赶上什么年景都只能接受现实继续努力。

企业家精神

***,我想提一下企业家精神。这一点在这些企业发展和合并等一切与商业有关的事情中表现尤为明显。

中国企业家杂志关于 “D 轮合” 的文章中也有所阐述。其中王兴用一页 PPT 讲企业家精神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王兴对企业家精神的描述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着如何实现目标,不管自己现在拥有什么,哪怕手上什么都没有。” 这里把王兴在去年的中国企业***年会上的讲话链接出来。

从王兴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做成事情实现目标是根本,而眼下的控制相比起来倒不是一定要追求的,可以通过合作而非控制来整合资源,例如合并就是一种选择。秉承这种企业家精神,控制、挣钱等就排序在了 “成事” 之后。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了程维、姚劲波和杨浩涌等人的身上。开放的心态、理性的思考、合作的态度来推动企业发展。

互联网企业发展在每个时刻都可能要面对市场格局变化、新技术的颠覆、消费者喜好的变化, 从个人的价值观、企业家精神到内心世界再到外界竞争和资本的压力,一次合并都是不容易发生和实现的。但它真该发生时,企业家必须做好准备,接受现实,继续前进。未来的路,仍有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倪明 来源: 36氪
相关推荐

2024-03-07 13:02:16

SaaS独角兽效率

2018-10-15 15:38:19

物联网独角兽IOT

2017-12-19 10:34:46

AR游戏互联网AR技术

2015-08-27 13:36:43

企业市场独角兽

2019-05-14 13:05:47

创业公司独角兽公司云计算

2019-11-15 17:57:59

容联

2018-11-17 14:07:32

新能源制造业动力电池

2015-07-31 11:23:56

腾讯云e袋洗

2018-10-29 09:08:02

2015-11-17 13:26:40

2015-11-19 16:38:53

移动WiFiWiFi

2015-09-16 10:19:28

2021-06-17 13:59:00

芯片半导体

2017-04-06 12:43:48

2023-10-06 13:38:41

自动驾驶特斯拉视觉

2021-03-23 17:27:55

区块链数字化转型币圈

2021-07-28 10:25:49

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

2023-07-23 19:31:15

AI裁员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