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重蹈“铁轨狂热”,OpenStack能否终结?

云计算 OpenStack
对于我们来说,OpenStack面临着一个难题:“OpenStack到底是什么呢?”英国人的历史感和诗歌气质与OpenStack混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看了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140588]]

英国人的历史感和诗歌气质与OpenStack混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看了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当谈论“IT基础设施交付未来”这样的话题时,往往会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内容。IT并不是同质的。适用于大企业的东西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东西并不适用于服务提供商。

对于我们来说,OpenStack也面临着一个难题:“OpenStack到底是什么呢?”

OpenStack不是一个软件,它是无数个软件;

OpenStack也不是一个硬件,而是数千个硬件;

其中,每个项目和实体可以互换,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也都有自己的价格。

OpenStack不是云。它也不是一个项目或一个产品。

它不是虚拟化系统、API、用户界面,也不是一套标准。

OpenStack是所有的一切,它是一个用于创建IT基础设施——所有的IT基础设施的框架。

铁轨狂热标准产生之前的梦魇

在现代史上,***、且最为重要的技术泡沫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火车泡沫。我们今天将这一泡沫称之为“铁轨狂热”,当时对火车的投资已经完全脱离了合理收益的现实。创新出现大爆炸,所有的人都极力想获得垄断地位。

在立法机构介入后,铁轨的轨距才被固定下来,由于轨道不同,不同的火车运行在不同的铁轨上。这一最终推动标准化的立法程序竟然花费了数十年时间,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都没有得到当时的备忘录。

美国也有着许许多多很奇怪的铁轨尺寸,它们无法与其他地方的铁轨兼容,因为他们在设计之初只将其作为一种从一处到另一处的交通工具。这种不兼容性在美国内战中为美利坚邦联国带来了许多麻烦,也使得战后的重建成本高昂且困难重重。

由于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的铁轨尺寸不同,因此连接中西部和加拿大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在标准化立法出台前,那些建造着不同尺寸铁轨的公司将他们的产品出口到了其他国家。这导致当铁路开始将世界连接在一起之后的150年成为了一场噩梦。

似曾相识?OpenStack的历史使命

我们目前也处于一个类似的技术泡沫当中。累计投资与现实回报不成比例。创新也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所有公司都试图定义自己的标准,建立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态系统。

正如市场研究机构Freeform Dynamics的***分析师DaleVile所说的那样:“所有的公司都想成为七十年代的IBM。如果你部署了大量的IBM设备,那么IBM将从你身上挣走大笔的钱。他们拥有所有的一切,也就是如今我们说的整个堆栈。现在他们已经不再拥有这一切了,是吧?”

如今的结果已经变得非常了不起了,看一下维基百科中的铁轨轨距地图就知道了。标准化成为了主流,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奇怪的轨距。


全球铁轨规矩图

OpenStack的使命在于努力避免重蹈这样的历史。

#p#

Open的Stack:无锁定、可替换

OpenStack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能够为从单节点的中小企业到在全球都有数据中心的大公司提供IT基础设施。它可以向任何希望创建商用或开源产品以适应竞争环境的企业提供帮助,但是不允许任何公司“拥有”这一堆栈。

所有的公司、产品和项目必须要具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很容易地被替换掉。OpenStack强制实施互操作性标准,但是选择哪个厂商、产品或项目作为解决方案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我们以存储为例看看:

所有的人都能够创建一个可嵌入到OpenStack中的存储阵列。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为阵列创建一个驱动,以实现与OpenStack组件Cinder的对话。这将使得OpenStack堆栈中的其他部分可以使用、控制和协调我们通过Cinder提供的块存储。

几乎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个Cinder驱动,这意味着不需要替换掉我们从存储解决方案的阵列中挑选出来的任何默认设备。

惠普和EMC等重要的阵列厂商将与Cinder展开对话。查看列表,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端的NAS提供商以外的所有厂商。NetApp、Tintri、Tegile、Solidfire、Pure、Coho、微软(通过Windows Server)等等,所有的厂商都有一个Cinder驱动。

新陈代谢:创新不会等到老家伙死亡后才开始

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曾说过著名的一句话:“科学是通过一系列葬礼而进步的。”

IT部门时常能够感受到这一句话的含意。在我们的数据中心内,令人费解的设计选项被保留了下来并且一直被使用,只因为“它们一直就是这样子的”。如今厂商开始较真起来,并且开始视这些问题为受到扭曲和受摆布的事情,他们现有的产品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与之前相比,今天的创新速度更快,这需要一种能够在新的解决方案中将风险控制到最小的办法。此时,OpenStack即插即用的特点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

所有组件都可以被替换。如果认为有理由替换,那么就连OpenStack的主要组件Cinder也可以被替换。作为SDN(软件定义网络)的核心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的组件,Neutron是一个共同目标。公平地说,SDN和NFV也是数据中心领域堆栈竞争中的共同目标。

Neutron最初是仅被设计作为参考实例,NFV也并不是真的很好。在2015年5月于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OpenStack峰会上,我遇到了许多提供Neutron替换的公司。

没有感到Neutron中的 NFV选项足够好吧?目前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Midokura进行替换。这些做起来非常简单。

以前当我讨论存储时,我会与阵列厂商进行讨论。这些厂商销售的存储独立于计算和网络之外,只需要用老的方式将它们插入到OpenStack中就可以了。

这可能是最简单的事情,但是新的存储类别开始出现了。超融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发现,VMware、Maxta、SimpliVity、Nutanix等厂商都在提供OpenStack的兼容性。对于许多超融合厂商来说,更多的是进行整合,而不是只提供一个Cinder驱动。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鼓励:创新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

OpenStack通过提升参与领域的水平来鼓励创新。如果你的存储阵列可被很容易地进行替换,并且不会影响到堆栈中的其他部分,那么你就面临着竞争。要么你的价格必须要比竞争对手优惠,要么你必须要对存储进行创新,从而让你的产品优于竞争对手。

光对存储阵列进行创新可能还不够。那些超融合公司还需要将存储与计算整合在一起。一些公司为存储增加了网络和更好的管理工具,并且将它们与公有云进行整合。或许一些价值在于“做一件事情并将它们做好”,或许深度整合更具吸引力。

OpenStack已经为企业、服务提供商、中小企业做好了准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潜在的用户已经为OpenStack做好了准备。如果使用OpenStack,就需要我们抛弃以前所学到的诸如基础设施“应该”如何工作之类的知识,重新学习掌握新的、更具动态性的、可互换的知识。

OpenStack并不完整,未来它将不断完善。

OpenStack从来都不会终结。

因为那些参与OpenStack生态圈的企业将会不断地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这些都需要新的标准和新的整合方式,从而在整合堆栈其他部分的同时阻止“设计锁定”的想法。

OpenStack正在尝试着为IT基础设施提供一个框架,从而在没有立法规定的情况下实现互操作。我们不能让IT基础设施兼容性被立法所约束。

计算机并不是火车。我们不能花上数百年的时间将这些东西统一起来。IT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们也在不断发展,并增加目前正在使用的标准化内容。

OpenStack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和维护IT基础设施的手段。为此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改变我们如何应对改变的方式”的试验。同样重要的是平衡许多公司的需求。

OpenStack可能遇到失败,也可能会取得成功。

无论怎样,它们都将改变我们管理数据中心变化的方式。

本文转自OpenStack_Plus公众微信号,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Ophira 来源: OpenStack_plus
相关推荐

2017-11-30 14:32:34

Openstack云计算边缘计算

2012-10-12 11:14:40

OpenStack

2017-09-01 17:05:16

CNCFOpenStack服务

2012-09-10 09:28:51

2014-02-12 09:21:15

云计算超级云计算

2012-06-25 09:58:11

OpenStack云计算

2011-07-01 09:59:35

2012-10-09 09:18:37

云计算认证项目OpenStackOpenStack认证

2014-12-30 09:21:24

云计算数据中心IBM

2012-09-29 08:53:20

云计算网络云安全

2011-08-04 10:01:48

云计算金融

2009-10-29 08:41:25

Windows 7版本升级

2013-01-10 10:15:32

云BI云分析大数据

2023-11-16 11:17:09

云计算GenAI

2011-07-29 09:31:38

HPOpenStack云计算

2011-05-18 20:32:24

北森云计算

2011-05-18 20:32:24

北森云计算

2011-05-18 20:32:24

北森云计算

2011-05-18 20:32:24

北森云计算

2017-11-21 11:52:47

云技术混合云信息化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