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DCIM的四项“基本原则”

网络 网络管理 网络运维
带着这张清单去“拷问”你的DCIM供应商吧。

如果是购买几台x86服务器或其他常用的IT设备,大多数企业用户想来不会犯怵,因为用得多、见得多,所以都大致知道该去参考哪几项关键配置或参数。然而,换做我们今天谈的DICM,情况就可能没那么乐观了。

那么,有没有一些关键指标可供人们评估和选择DCIM解决方案?答案是有的。本文就试图为用户准备一张神奇的清单,用户可以带着它去“拷问”自己的DCIM供应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核心内容节选自施耐德电气第170号白皮书——《避免评估与实施DCIM解决方案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在此向该白皮书作者、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Patrick Donovan表示感谢。

四项基本原则

对于IT解决方案而言,通常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因此不同的用户基于需求和预算的不同会做出不同选择。尽管如此,施耐德电气认为,无论是何种规模的用户,还是要确保所采用的DCIM解决方案最好能够符合DCIM技术发长期展趋势,能够无缝扩展并继续应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同时无需大幅更改数据中心的现有运行方法和流程。

基于上述思路,施耐德电气提出以下四个评估DCIM的关键指标

可扩展的、模块化的和灵活的系统

开放式通信架构

标准化、预制化设计

积极的供应商支持结构

1.可扩展的、模块化的和灵活的系统

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优势不难理解,即要支持“边成长边支付”的扩容模式、具有更强大的容错能力以及更短的平均故障恢复时间等。

灵活性的重要性在于,即使数据中心在未来发生演进和变化,软件套件仍能继续保持其效用。如果软件的扩展或升级非常困难且/或成本高昂,那么随着兼容问题的出现或功能的丧失,软件极有可能被淘汰。

以下列出了一些可用于询问供应商的推荐问题,这些问题可帮助您确定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否具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备可扩展性、模块化特性和灵活性。

1.进行产品升级和增加许可证的成本和流程是怎样的?

2.进行升级时是否必须由厂商提供升级服务?还是我自己安装一个补丁或更新即可?

3.我是否可以只选择目前需要的工具,以后再增加其他工具?还是我必须现在就购置并安装全套产品?

4.产品扩展对我现在的运行流程会产生怎样的干扰?

5.是否可以对报告工具和结果进行定制,以满足我公司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6.在系统中增加/删除IT 系统和基础设施组件的难度有多大?

2.开放式通信架构

这一特性指的是系统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标准通信协议与第三方设备和软件进行交互。性能出色的DCIM 系统要求获得全面而且准确的电力、制冷、空间和IT 资源使用状况视图,同时还需要(最好是实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先进的现代化系统能够主动搜集所有必要数据,为用户进行规划和做出运行相关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举例来说,如果DCIM 软件无法与某个特定的制冷单元或UPS 通信,它将无法准确判断其容量水平或当前的状态。从而使用户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实时做出理想的规划决策。如果通信能力有限,则将难以准确回答所有的重要问题,包括应将下一个服务器放置在什么位置,供电/制冷容量将在何时耗尽,或某个更改将对系统产生什么影响等。

以下对供应商的调查问卷,可帮助您确定某个特定解决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IT系统和设施系统的完整视图。

1.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支持的所有协议的清单。

2.将此清单与需要管理的设备和系统所支持的协议进行比较。

3.说明可使用的API(应用编程接口)的分类或列出所有现在使用的API 以及典型用途举例。

4.要求供应商说明DCIM 服务器和其他在用管理系统(如BMS 或 VM Manager)之间分享和/或接收数据必须遵循的流程。

3.标准化和预制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意味着系统的构建是基于以前的实践经验和经过实地检验和认可的最佳实践。预制化设计则意味着大部分旨在支持软件与电力、制冷和IT 系统通信并解读这些系统的输出数据的复杂编程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简言之,我们应当避免使用基于“一次性专用”设计的高度定制化管理系统和软件。但是,标准化和预制化并不意味着系统不可以定制。事实上,一个设计精良的模块化系统应当能够在不影响整体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改造工具包来适应特定的需求。

以下列出了为判断系统的标准化水平而需要向供应商询问的问题。

1.解决方案是否采用了一个开放的通信架构?

2.解决方案是否采用了一个可扩展的模块化架构?

3.安装解决方案之后需要完成多少配置或编程工作?请说明安装和运行解决方案时必须具备哪些资源(知识、技能、时间等)。

4.DCIM 服务器能否自动发现包括第三方设备在内的网络设备并对其进行分类?

5.我能否轻松地将我的DCIM 系统复制到其他地点?

6.软件的默认设置是否基于最佳实践和实际使用经验?

4.积极的供应商支持结构

如同评估任何一种企业级软件一样(+本站微信networkworldweixin),我们也应对DCIM 供应商的总体能力和支持结构进行评估和比较。

解决方案安装完毕之后,这些特质会直接影响其长期有效性。供应商在DCIM 市场的投入力度、在行业组织中的活跃程度和协作以及设施与IT 系统之间的交互范围都能显示出用户将获得的长期支持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用户应当确信供应商能够在数据中心的整个生命周期之内始终为其提供支持,而且管理系统也将不断更新并在确保干扰最小化的前提下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趋势或商业条件。许多供应商都提供这些系统的安装、配置、培训、甚至运行服务。这些服务的范围和成本是在评估阶段需要额外考虑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工艺流程不够成熟、缺乏资源或缺乏必要的知识来自行完成管理的企业组织,这些软件服务可能是确保充分发挥DCIM 系统功能和价值的正确方法。

1.以下列出了一些可帮助您判断供应商支持服务的级别和质量的问题。

2.供应商是否支持广泛使用的开放通信协议,以确保解决方案能满足未来需求?

3.供应商是否建立了面向DCIM 市场的长期战略,或他们仅仅是一个拥有短期市场侧重点和市场退出战略的初创企业?

4.供应商是否以当地语言提供本地支持,以实现对问题的快速有效响应?

5.供应商的支持问题上报流程是怎样的?DCIM 安装和运行服务代表是否接受过良好培训?

6.供应商是否提供DCIM 系统安装、配置、培训和运行服务?

此外,有效的DCIM 解决方案确实能够将其简化和理顺,并提供一个清晰的数据中心系统视图,但是,这一功能的实现还取决于操作人员能否做好他们自己的工作,即遵循正确的流程来安装、运行和维护DCIM 系统。即使是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也需要采用完善的管理流程。流程不完善是导致无法获得DCIM 预期效能的一个常见原因。

关于如何建立建立、实施和长期维持关键流程,有以下六个基本建议:

1. 向供应商了解安装和运行某个解决方案需要具备哪些流程和资源;

2. 将此要求与自身现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比较,确定需要新建或增加哪些流程或资源;

3. 如果无法开发新的流程或增加更多资源(参见误区3),则应选择一个与当前能力相匹配的解决方案;

4. 正式定义新的流程(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请管理团队分配资源并指定流程负责人;

5. 重点关注资产管理、系统配置、利益相关者报告和报警集成流程;

6. 从“小规模部署”开始,在开始时只为数据中心的一个小区域(如一个机柜行、区域部署或机房)部署某几个DCIM 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

责任编辑:何妍 来源: 网界网
相关推荐

2015-06-09 11:08:20

2015-08-12 17:39:17

运维标准化文档

2017-11-02 09:29:57

应用性能管理APMRiverbed

2020-01-08 18:27:53

七项基本原则高效漏洞管理IT

2020-01-09 08:55:45

漏洞漏洞管理VM

2021-03-02 15:04:14

比特币货币金融

2014-11-21 10:17:32

响应式WEB

2020-08-25 10:41:52

SD-WAN安全网络安全网络

2014-08-25 09:08:23

大数据应用开发

2013-03-14 10:15:19

谷歌数据中心设计

2022-10-25 09:50:56

2017-04-17 20:50:50

2010-09-28 15:07:48

JavaScript

2021-09-13 10:30:42

C++代码设计模式

2010-08-12 10:03:21

Flex性能优化

2010-04-08 15:24:36

Windows磁盘空间

2011-08-03 09:37:55

云计算

2011-04-22 16:17:53

电脑维修

2013-05-28 09:52:33

大数据分析项目大数据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