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创新进入多元化时代

网络
一年一度的网络业界顶级盛会“网络世界大会2014暨第十三届以太网世界大会”于9月举行。本届大会以“应用塑网络 创新嬴未来”为主题,和网络业人士一道探索新时代下以太网生态系所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一年一度的网络业界***盛会“网络世界大会2014暨第十三届以太网世界大会”于9月举行。本届大会以“应用塑网络 创新嬴未来”为主题,和网络业人士一道探索新时代下以太网生态系所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John D'Ambrosia作为演讲嘉宾光临本次大会,围绕驱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变革因素话题分享了精彩内容。会议期间,网界网出版人兼总编辑高辉采访了John D'Ambrosia,请他就25G以太网、以太网供电、未来以太网创新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看法。

成本优势让25G以太网备受瞩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25G以太网成为业界的热点话题。为何如此?John给出了答案:相比40G,25G享有单一通道的成本优势。

高辉: 最近25G以太网非常引人注目,但今年3月中旬IEEE在北京召开全体大会时,25G标准的提议并没有被通过。现在仅隔了三个多月,谷歌等五家公司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25G以太网联盟,紧接着IEEE也成立了25G研究小组。以往IEEE成立这么一个标准研究组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为什么这次25G以太网的发展进程似乎更快?

John:首先让我们做一个澄清,就是IEEE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步是要建立一个研究组。这个研究组的***步工作是召集并询问大家的兴趣。今年3月份IEEE全体会议期间确实召开了一个会议,询问大家对25G是否有兴趣,但当时提出25G建议的人并没有提出针对25G的动议。

就像您所说的,有时候IEEE批准一个提议需要很长时间,但是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批准提议,还要让业界认为这个提议是符合需要的。在3月份之前关于25G并没有做足够多的准备工作让大家达到共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感觉到业界对这个议题很感兴趣,但是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以便来达成共识——而这正是我们从今年3月到7月这几个月来所做的工作。

刚才所提到的25G以太网联盟实际上是针对云数据中心的,对25G感兴趣的相关各方在IEEE之外做一些针对应用领域的共识工作。这种工作可能要比IEEE内部提倡的广泛参与的工作容易一些。现在25G以太网联盟和IEEE 25G研究组这两个组织的工作都在向前推进。以太网联盟也在研究25G,我们希望它能够标准化,以解决针对云数据中心的应用。当然,25G还有一些更宽泛的应用,但这种应用没有云数据中心的需求那么紧急。

高辉:据报道很多云服务提供商现在都倾向于采用25G而不是40G,最根本的原因您认为是什么?

John:理由很简单,就是成本以及今天技术所处的阶段。今天如果我们采用25G,使用一个单一通道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40G,则需要2~4个通道。前者减少了所需交换机的数量和用于连接的光缆数量,以及交换机的吞吐量,这样就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由此就可以减少资本投入。同时,因为减少了交换机数量,还可以减少运营成本。考虑到云数据中心中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台服务器这样的规模,如果用40G就会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

现在的问题是,在25G之后技术应该向何方发展——会是40G还是50G?这两者或者说两者之一都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以太网联盟现在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因为这不仅仅牵涉到25G,甚至还牵涉到40G、50G、 100G。所以说,以太网的未来发展路线图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评估。业界其实希望以太网能够具有可预期的规律。

高辉:现在回想当年制定100G标准的时候,成立工作组之后很长时间内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意见,争论之后才确定了要为服务器连接制定一个40G的标准。那么,当时有没有考虑到25G使用单通道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一问题?

John:没有。当时人们只是在考虑比10G更高的速率。40G这种以4倍增量来提高以太网速率和架构的方式在当时来讲并不构成一个典型问题,因为在以太网里面有很多4倍速的架构。从以往的情况来看,4x10G就构成40G,这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40G利用的是10G技术。就像戴尔或者是其他交换机公司所说的,这帮助了10G技术向前发展。我们可能没有为服务器提供一个完全合适的的速率,但是我们提供了一种市场所需要的技术。现在这种情况还在发生,在我的工作组里面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争论,包括关于100G、400G的讨论。

高辉:现在距两个25G组织成立有几个月时间了,25G联盟和IEEE的25G研究组各自有哪些进展?

John:对于25G以太网联盟,我不太好评论他们的工作,他们应该正在不断细化自己的规范。IEEE 25G研究组最近进行了***碰面会,主要是讨论工作组的目标。我没有参加这个会,但是根据我所听到的信息,小组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可能和25G联盟所说的架顶式解决方案是不完全一样的。25G联盟关注的是支持3米铜线的架顶式技术,而5米铜线能解决临近机架的连接问题。技术原因使得3米和5米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虽然驱动这两者的芯片可以是一样的,但是相应服务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和设计却可以是不同的。这也是IEEE研究组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关于哪个规格更合适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个人——包括我和戴尔的其他同事,都支持发展多模光纤的方式。我们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多模光纤方式来进行服务器接入。这种方式可以用来支持列中或列末的架构,3米铜线对于这种架构来说肯定是不够的。

高辉: 目前都是云服务提供商对25G非常感兴趣,而以太网的标准有10G、25G、40G、50G、100G等很多,对于行业企业用户来说,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以太网产品?

John: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某一个特定时间点的具体需求和成本目标是什么。50G现在还不是一个以太网标准。25G以太网联盟他们所提到的50G实际上是两个通道的25G。不过,现在针对单通道50G也有一些进展。在未来6个月内,业界会有一些关于50G的各种不同的促进行动,这也是我们以太网生态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满足各种不同力量的努力或想法。对我们来说挑战在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想针对一个特定领域去解决问题,比如说车载以太网或者是以太网供电等方面的问题。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以一种明智的方法来做这些事情。可以说,我在IEEE15年的工作历史中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忙碌的情景,因为现在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问题要解决。

PoE认证在酝酿中

PoE(以太网供电)作为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在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些人为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是否应设立专门的认证,是以太网联盟目前正在考虑的选项。

高辉:刚才在您的演讲中也特别讲到了以太网联盟正在做PoE的认证工作,您能不能详细讲一下PoE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John:以太网联盟正在就PoE标识认证工作进行评估,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PoE的 logo认证。但是有一点需要很清楚,PoE是一个品牌,而不是一个标准,问题也由此产生。所以当有人说PoE产品的时候,他是在说根据IEEE 802.3标准制造的产品,还是只是利用PoE品牌的产品?有些公司像戴尔(+微信关注网络世界),和我们的以太网联盟成员,设计了一些PoE标准,这就应该没多大问题。但如果人们只是在自己产品上贴上一个PoE标签,而不考虑它是否是按照标准制造的,这可能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如果有一个项目来证明PoE产品是根据IEEE标准来设计制造的话,对于业界可能会是一个重要举措。因为对于互操作性或者是互连接性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产品放在一起但是又不能互通或者互操作,这样对于一个技术来说是很糟糕的。那些赞成采用PoE logo认证的人们是不希望在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之间存在潜在的互操作性问题。这也是以太网的实质——要确保产品具有互操作性,能够互联互通。

高辉:就当前这种状况来说,您能不能给用户一些建议,建议他们在选择PoE产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John:建议实际上是取决于我们是否将进行一个相应的logo认证项目。我个人和业界一些人士认为,教育本身不足以解决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所以如果有一个认证项目,最终用户的应用就会变得容易得多,因为当他们看到产品上面有经过认证的logo的话,那么把这些产品联在一起就可以工作了。

今天当我们看到具有Wi-Fi认证logo的产品,可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可以说Wi-Fi联盟在标准、品牌、价值认可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我想对于以太网联盟来讲, PoE的 logo认证也希望达到同样的目标。业内确实还有其他一些认证项目做得非常成功的例子,但是对于以太网业界联盟来说我知道这是非常重大的一步,因为我们过去并没有做过类似的认证工作。

以太网创新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应用和需求的多样化,未来以太网演进的方式将和往日完全不同:一种方案不会再能满足所有需求,以太网技术应用需要量体裁衣。

高辉:您在演讲中还提到了车载以太网,能否对此做一个更详细的介绍?车载以太网下一步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John:从比较高的层面来讲,就像数据中心一样,它有不同的应用。有些应用不需要很高的带宽。例如,监控摄像头并不需要1G的连接。对于一些质量比较低的视频,可能100M带宽就足够了,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我们有时候可能需要看一下车载以太网里的应用是需要100M,还是需要1个G,应该视情况而定。我个人观察到是,对车载以太网的兴趣越来越高了,特别是针对100M的需求更高了。

现在人们在讨论如何把汽车也拿到云端,也就是如何从应用的角度来考虑交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些数据中心类型的产品,并且也可以跟物联网发挥关联作用。比如说我们可以想象有传感器和车辆在停车场里面进行沟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网络连接变得越来越激动人心的原因,因为在这方面有无穷的可能性。我想非常关键的一点,包括戴尔也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开放性标准让大家去遵守,而不是让某一个厂商的专利解决方案把别人排除在外。

高辉:您能否就未来的以太网创新给我们的读者做一个展望?

John:目前来说我看到有两个正在发生的趋势。一个是一种以太网技术适合一切解决方案的想法已经过时、不复存在了。我们需要去满足各种不同应用的需求,而非反过来的削足适履。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有1000Base-T和10G Base-T铜缆以太网技术,10G base-T并不适用于真正的企业级或者是园区网无线接入点应用。无线能力需求的增加对基础架构带宽提出压力,1000Base-T使用的是超五类铜缆,可以支持2.5G或者是5G应用。现在人们也更能够理解,应用并不总是需要以太网以10倍的速度进行提升。

第二个预测跟我们在400G工作组里面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我们正在推进物理层的规则,现在可以看到人们更愿意去考虑多种调制解调的技术,而不是说仅仅让以太网的速度变得更快。这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了,但是我们需要找出来前进的方法。与此同时,在向前发展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同时会有不同技术驱动以太网向更高速率发展。包括现在面临的单通道25G技术。如果400G采用8×50G解决方案架构的话,这将会极大地影响未来出现的新标准。

责任编辑:林琳 来源: 网界网
相关推荐

2009-07-30 18:17:20

刀片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

2010-02-01 13:59:02

以太网交换机

2012-10-16 16:32:14

2018-04-18 15:30:27

多元化异构计算

2013-10-09 09:30:21

2013-06-06 09:12:06

以太网创新MEF

2014-12-31 09:32:30

有线以太网无线802.11ac

2014-08-18 11:10:59

物联网以太网

2014-08-07 13:46:23

网络

2013-12-19 09:16:15

以太网结构以太网

2009-02-19 10:18:32

FCoE增强型以太网以太网光纤

2011-09-14 14:41:14

以太网

2011-03-21 13:24:40

节能以太网数据中心

2011-11-25 15:01:26

LFR交换机大型二层网络

2013-11-25 09:10:55

节能以太网EEE

2022-09-20 11:32:32

以太网电缆基础网络

2012-09-26 15:46:51

网络

2017-01-19 11:18:37

2012-10-19 09:42:26

以太网400G以太网兆兆以太网

2014-01-15 16:46:07

多元化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