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 以开放之名

原创
新闻
以开放的名义,腾讯开始布局未来市场。30亿元分成、免费使用云服务,8.6亿的QQ推广资源,月收入轻易过千万,开放数据....腾讯开放平台充满诱惑。

【51CTO独家特稿】事实真是如此?

充满山寨、急于变现、建设生态圈,摆在腾讯面前的开放之路该怎么走?

本站深度调查。

1.开放属于战略

腾讯的股票还能涨多久?

腾讯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本季度所获纯利为38.7亿元。如果将前三季度的收入按年计算则是大升36.9%至434.7亿元;纯利115.9亿元,同比上升25.1%。但是,由于重视微信和新媒体,投入增加,与二季度相比则仅上升了5.1%,略低于市场预期。

这段时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频繁发表演说。马化腾告诫团队“干部要饥渴,不做富二代”;更有言论说,包括微信在内的产品行为,有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把股价哄抬那么高,其实我们压力很大。这个怎么能玩,所以社会不要给我们那么大的压力。”由此可见,不管愿不愿意,股票仍旧是腾讯的头等大事。腾讯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中的“大佬”,是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万美元的互联网公司。然而,腾讯的压力或者焦虑除了表现在资本市场之外,还表现在新技术、新市场方面。

腾讯不想失去领导地位。

今年11月,正值腾讯成立15周年。马化腾在“WE”大会中阐述了未来的7个发展方向。如果只看内容,并不觉新鲜,他只是将热门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Web 2.0”换了一个说法。不过,在谈到第三个开放的协作时说,马化腾说:“大公司还会存在,但是以现在大公司的形态一定要转型,只是聚焦在核心的模块,把其他的模块和社会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业分享合作。”

[[90291]]

腾讯总裁刘炽平同样表达了类似的说法,发出“千万市值要变革”的警告。在内部讲话中,他解读了IT现状的三个关键字是“移动、变现、危机。”在移动端,尽管流行的5大应用中腾讯占据3.5个(把搜狐输入法当作0.5个,其它是微信、手Q、Qzone),但腾讯明显感觉到速度太慢,所以在第三季度中,不惜花费更多投入到微信的推广和商业化进程中。

当前腾讯整体的战略是,一方面加大移动战略投入,将过去PC端的产品重新移植到移动端(如手Q)或者是全新开发移动端产品(如微信),加速变现;另一方面则是将产品(无论PC端还是移动端)形成开放平台,借以巩固行业龙头的地位,吸引业内众多开发者,“互惠互利,再造一个腾讯。”

除了明星产品微信之外,腾讯的正在将开放平台抬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所投入的精力比旗下其他产品更多、时间更长,更是小心翼翼。因为从业内看,谁都知道开放平台是一个方向,更是一个集成内部产品的一个平台。但怎么做,如何利益共享,建立合适的生态圈,包括国外公司在内都没有可参考的对象。所以,马化腾说:“这个时候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要表态开放我没准备好。还要长远来看。”

那么,以开放的名义,腾讯“再造一个腾讯?”是否成功?

#p#

2.重要的是开放能力

11月13日傍晚,北京中关村3W咖啡屋。这里正在举办腾讯社会化分享的沙龙,大厅内座无虚席,开发者甚至已经站到了门后,都在听嘉宾畅谈移动互联的商业机会。14日下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同样是腾讯的移动开发相关会议,同样是大厅内站满了听众。

[[90292]]

腾讯的移动以及移动开发、开放平台等,引起开发者的巨大兴趣。

腾讯用一连串数字宣传开放平台的成就:截至2013年4月,开放平台有85万注册开发者、40万注册用户、开发者累计收益超过30亿元、单个开发者最高收入2000万元、为社会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

如果对比腾讯一年营收400亿元的数字,两年时间累计分享给开发者30亿元数字,实在“微不足道。”据内部人透露,在这两年中,腾讯从开放平台得到的收入只比30亿元多一点。

从数据分析看,尽管腾讯宣称九成接入者都有收入,但现实是,大多数开发者都不可能赚钱。腾讯开放平台中绝大多数盈利的仍旧是游戏,直到今年春季,腾讯才开始大力发展非游戏应用。

产品结构单一、游戏占比太大、开发者贫富差距太大、变现困难、开放的数据太少等,这些都是腾讯开放平台面临的困难。还有在前两年腾讯大力推广的Q+,也不了了之。

对此,刘炽平认为,希望腾讯的开放平台能够更为开放,吸纳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开放更多的资源给用户;打造健康生态,平台引导生态,避免杂草丛生与贫富悬殊。“加快移动开放的步伐、多元化发展,制定垂直类别的平台。”

至于曾经被寄予厚望的Q+平台,不止一位腾讯的高层表示过,在这两年年,腾讯走过很多弯路,也在不停的探索,更希望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实际上就在表明,Q+这个产品被雪藏或者失败。

按照腾讯的说法,开放平台主要是三类:能力的开放,包括腾讯云、QQ互联、腾讯分析、财付通、DISCUZ!;内容的开放,包括表情商店、腾讯网、公共账号、QQ网购、SOSO等;应用开放,包括微信、朋友网、QQ空间、App、QQ游戏等。

从产品路径看,腾讯的开放平台以提供各种能力给开发者,接着是运营、推广、变现三个步骤,从而实现商业化道路。从开放资源来看,腾讯又分为核心应用生态圈、重点应用生态圈以及最外围的应用生态圈,大多数开发者是重点应用生态圈,这里可以获得基础数据资源、推广、支付资源等。

有评论者认为,无论腾讯如何开放平台,最终的目的仍旧是变现,自己实现变现,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变现。

而在互联网时代,变现最快的则是游戏。所以,游戏占据开放平台的大头。而现在产品的叠加速度越来越快,用户的口味正在逐步转向“屌丝”层级,“喜新厌旧”时常发生。如果过度依赖游戏,则会影响到变现和股票,这也是为什么腾讯今年加大对非游戏应用推广力度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对移动互联的依赖性逐步增加。腾讯下半年正在整合资源,以移动产品“应用宝”为入口,集合众多产品,实现一键接入的目标。该产品将在明年一月发布。至于产品细节,以及内部如何资源调配,腾讯并没有披露更多信息。

#p#

3.不可能都盈利

腾讯大张旗鼓的推广开放平台,是否以开放之名形成垄断?

按照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的观点,开放是三维的。1.纵向开放:开放自身平台的各种标准接口,与第三方用户共享用户,共同服务。2.横向开放:开放平台本身,欢迎第三方网站与自己互联互通。3.内外开放: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共享基本数据(Profile)、关系数据和行为数据,打造一个个性化、智能化、实时化的服务模式。

如果对照这张表,腾讯的开放平台完全不及格,只是刚刚开放。而对大多数开发者而言,只是与腾讯普通合作。能进入腾讯最核心、得到关键性数据的公司并不会很多。按照一位开发者的说法,“数据是最核心的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腾讯怎么能轻易开放呢?”在14日的媒体采访中,腾讯开放平台部副总经理侯晓楠表示,大多数开发者是处于中间层,也就是重点应用生态圈。

换一种说法,初期的腾讯开放平台是为了做大规模,同时将利益最大化。“腾讯是一个以产品为主的公司,那么,它在大力推广这个平台的话,首先的目标是将利益扩最大化。这对于一些大公司而言,最大平台和规模不是最重要的”。IT知名评论员洪波如此评论。

洪波分析说,这对一个公司而言无可厚非。“任何企业要发展壮大,追求利益是首要的,这对腾讯也是如此。腾讯的战略是如何、是否开放,这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问题。不能因为它是互联网大佬,就奢求它实现整个创业者的梦想。当然,腾讯开放平台这几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转变。”

至于能否支持更多的中小开发者赚钱,这在现实中必然不可行。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任何商业的盈利都是28原则,也就是20%的从业者赚钱,80%的从业者不赚钱。专注于做App平台的简网CEO丁钧甚至说:“你看看北京如此多的餐饮企业,大多数活的都不好,或者只是保本,要说盈利何其困难。所以,在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如果能有20%赚钱已经不错了。”

在简网上万个应用中,绝大多数不赚钱。由于移动互联降低了技术手段,任何人只要3分钟就能开发一个新的App应用,所以,考验一个App最重要的是商业盈利模式。

这对腾讯的开放平台也是如此。只要腾讯做到公正公平,这对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商机。但怕的就是不公正。洪波认为:“每一个开放平台给创业团队带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但是成为明星APP,真正能赚到钱的机会并不是很大。如何把握机会是所有开发者优先考虑的问题。”

也有开发者认为,腾讯的开放平台中,真正赚钱的公司为数不多,更难说这些公司中有“暗箱操作”树标杆作用,借以吸引开发者。

[[90293]]

#p#

4.平台与产品的左右互博

在腾讯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让用户感受最深刻的是,它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产品公司,更是一个能力超强的模仿者。那么在开放平台的问题上,开发者关心的是,如何专心使用产品,如何互利互惠?

腾讯的政策是,对于月度收入在10万元以内的中小开发商,腾讯将不参与其分成。月度收入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开发商,开发者分成上限将提升至70%;月度收入100万元至1000万元规模的开发商则与腾讯各取50%。对于新上线的应用,腾讯还将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免费服务器支持。

腾讯宣称,约有超过十万家第三方开发商将直接从中受益,开发商收入普遍将有100%以上增幅,增幅最高的可达5300%。“这也使腾讯成为了继苹果和Facebook之后全球第三大开放平台。”

在2012年一位在腾讯开放平台做游戏的开发者认为,在腾讯开放平台初期,开发者的确赚到了钱。但后来,开发者越来越多,涌入的游戏题材也大概相同,再赚钱也就难了,不得已,公司做了两年终止。“也就赚了一些小钱。每个月的流水大概15万元。由于开发成本较低,我们只有7~8个人开发游戏。后来抄袭者越来越多,我们也没有多少竞争力,不如不做。”

这位开发者认为,“当然,我们最害怕的还是腾讯收购或者叫做复制的能力。看看五分钟公司就是如此。有一些相似或者题材相同的游戏,如果腾讯复制了,自然有优先推广权,这对我们这些开发者而言,没有任何优势。”

[[90294]]

在触控科技CEO陈昊芝的一篇博文里强烈批评过腾讯的复制能力。“当我们看到微信上即将推出的3个游戏,连连看、三消、两个Ani pang的山寨、还有一个横版跑酷的山寨,真的无语了。你买断和垄断了日本全部一线漫画题材、你收购了EPIC及其次世代游戏引擎,这个引擎可以支持跨平台包括Web端的大型次世代3D游戏、你有一流的制作人在游戏数值、本地化、计费方面无人能及、你有最强悍的运营支撑能力包括最大的网吧管理与地推体系。其实你自己直接做一个产品,会死么,别人成功率10%,你是80%。有时候很不理解,这么强悍的执行力,这么强悍的商业策略,这么强悍的投资能力,这么强势的资源储备,做什么做不成呢?要这么没有自信么?”

不过,在简网CEO丁钧看来,“一切都无可厚非,也没有办法。商业社会就是这样。假如你接入了它的平台,就应该想到会被复制或者被收购。假如没有承受能力,就不要做这个事情。游戏规则就是如此。从商业社会看,一切是利益——利益往来的结果,而不要动辄就上升到道德、义务的层面。”

在开放平台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当中,腾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必定会让自己的产品获得100%的支持,陈昊芝认为这是一种裙带关系。先有竞争者关系,再有投资关系,最后形成的这种“开放”让开发者情何以堪?

洪波也认为,做产品的同时再去做平台实际上会导致冲突。有一款非常受用户欢迎的应用出现时,腾讯很可能就会出一个类似的产品。而原先自己的产品并不对外开放,现在做开放平台就会和原先的KPI文化矛盾。

所以,腾讯如果不把原先的思维转换为“为平台而做产品”,那么腾讯拥有的强大产品能力会给开放平台带来巨大的负担,更甚至是,它的整体架构不会真正转向开放平台。

如果从长远看,开放平台是共赢,也是市场的需求。只有开放了核心的数据和更多的用户体验以及关系,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才是更大的诱惑。当腾讯平台真正做到开放之后,面临的问题不是利益分配,而是如何保持创新能力,如何把握好自己定位。

#p#

5.如何去游戏化?

腾讯开放平台接入的主体是游戏,这很危险。

从各种案例中,我们看到腾讯更多的是社交分享和游戏的开放。笔者在与某位知名分析师交流中也了解到,腾讯的开放平台集中在娱乐方面,而电商这块差强人意。与业内的互联网公司相比,阿里的开放平台有很多不同的服务方式如产品数据服务,店铺支撑等等。如此对比,腾讯就存在一个问题,能够满足开发者的需求点就只有在游戏和社交分享的市场。

市场集中了也并非是一件好事。以空间为首,大部分的分享都来自于QQ空间,那么所有开发平台上的规则完全就变成了QQ空间的规则,这也很可能给QQ空间暗箱操作提供便利和捷径。笔者完全有这样的体会,当在某论坛接入以后,发布的任何内容,或者收到了一些垃圾广告都会在你的空间里面显示。很多垃圾应用完全占用了QQ空间大量的资源,从普通开发者的角度出发,想获利,很难。

在使用QQ空间的开放平台成功的案例还是比较多,以腾讯常常提起的蘑菇街,美丽来说,这样的应用从QQ和空间的接入具不完全统计大概有200万的新增会员,流量导入非常可观。从初期来看,潜力确实很大,双方自然尝到了甜头。

一旦集中这个点后,后面涌入的各种各样的应用接入,其方面效果自然也都下降。所以笔者认为,腾讯在最近QQ互联开放平台的兴起同时,需要更快的推出一些优质的内容和设定好自己的策略与分发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认真做应用的开发者达到共赢的目的。

从腾讯公布的数据来看,开放平台有92%的收入来自于游戏应用。而到了2013年,腾讯开放平台的新增应用以非游戏类应用为主。新增非游戏类型主要分布在工具类和生活类;从腾讯最新公布的数据看,2013年新增加应用80%都是非游戏。

[[90295]]

这将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p#

6.开发者看开放平台

醋溜科技:从0到300万

醋溜科技是腾讯开放平台为数不多的非游戏应用开发商之一。它于2011年成立,同年7月份进入腾讯开放平台,在腾讯开放的数据接口基础上,为腾讯用户提以嵌入式App的形式提供产品服务,到目前累计有9块9包邮购、欢乐淘、10句话、十幅图、网上拜佛等20多个应用,日活跃用户逾300万,移动端应用日活跃超过150万,这个成绩在同类应用中算是很不错的了。

醋溜科技是怎么与腾讯开放平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优势的呢?其联合创始人子月提到:除了专心做产品外,醋溜科技也很好地利用了腾讯开放平台的认证空间(粉丝聚集)、应用(粉丝互动)、广告(低门槛获得粉丝)三个产品。

另外,他还认为,腾讯开放平台自身到底优势以及其政策也是帮助醋溜获得成功的原因。如下面几点:从用户量来说,腾讯拥有互联网最庞大的用户量,并且这些用户被证明是有价值的,甚至价值非常大;从产品体系来说,腾讯开放平台的产品体系为开发者提供了多种可能,开发者可以综合利用,最大化自己服务的优势。如认证空间、应用、广告(广点通)、云服务等;从生态系统来说,腾讯开放平台上精品应用能够很快显露出来并获得更好的成长支持,开发者只需要专心做优质应用。

当然还有开放平台的能力、各类政策支持等,比如腾讯每年为鼓励创新举办的创业大赛,为优秀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导师和创业基金。

[[90296]]

从以上这几点来看,腾讯开放平台的确是对开发者非常有吸引力的平台。在腾讯开放平台上,醋溜科技是非常幸运的,实现了从0个用户到300万用户的飞跃。

可幸运儿总是少数的,如果抓不准开放平台的特点,或者自己的业务与平台有冲突,那么开放平台就不一定是好的选择。相较于醋溜科技来说,金华五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开放平台之路走得相对坎坷。

金华五联:难以投身开放平台

金华五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化棋牌游戏公司,致力于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棋牌类游戏。2012年下旬,公司的希望PC平台上实现当时比较流行的第三方登录功能,希望玩家可以免注册实现QQ号直接登录。为此技术总监组织人专门研究了腾讯开放平台Open API的相关接口。

当时是以个人名义开通了开发者账号,尝试将Open API接口和公司自己的平台进行整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通过web接口实现pc客户端登录的功能。不过后来因为腾讯开放平台一些授权规则的变化,该公司调用的功能在去年年底被腾讯停用了,因此事实上并没有通过腾讯开放平台实现任何效益。

金华五联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想在腾讯的开放平台之外利用其API,因此并不能怪腾讯更改授权。如果他们完全投身到腾讯开放平台的话想必事情不会这么发展,但是,如果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甚至是平台,那么只能远离开放平台。

因此,某些时候,开放只是一种姿态。金华五联网络科技技术总监谈到,腾讯开放平台做到现在更像是吸引开发者为腾讯服务,虽然是一种共赢的模式,但总会让人感觉没有自我。

事实上依靠开放平台成长得越大,对开放平台的依赖就越深,特别是腾讯守紧了自己的用户,别看你在它的平台上有几百万用户,但是一旦出去,你的用户就是零。这点不像国外的一些开放平台如Facebook,这也是开发者应该注意的一点。

 #p#

7.评论:腾讯需要更为开放

历经半个月,采访数十人(多以开发者为主),对腾讯的开放平台的总体印象如下。

1.关于开放本质。不管是被逼开放还是主动开放,腾讯这个IT巨头毕竟开放了2年多。而且在这两年时间内,腾讯的开放平台做的并不差。准确的说,对于开放平台的模式、开放程度以及变现方式,国内外都没有很好的模式。腾讯和大多数国内互联网公司一样,都是边做边摸索。相比较国外Facebook、推特这样的开放平台,腾讯的开放平台显得“小气、保守、谨慎”。这种气质符合腾讯一贯的企业风格。而相对国内互联网公司,腾讯的开放平台已经算是最好的。

2.关于国内平台。对于开发者而言,国内可选择的开放平台不多,如腾讯、百度、新浪、盛大。真正有开放平台的意识,形成规模,以及有明显返利情况而言,腾讯具有优势。尤其是在资源方面,腾讯的QQ人脉和关系、推广和扶持力度和云资源,都是前列的。这主要和各家的核心竞争力有关。腾讯的开放平台更符合SNS的本质。

3.关于开发者。从市场角度看,如果开发者选择了腾讯开放平台,等于被动的接受了各种服务计划。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如果觉得好,就接受;反之亦然。但对腾讯这样的大公司而言,业内无形中也对它给予了更多的希望,如果步伐更快一点,更能够开放更多资源,会更加促进整个生态圈繁荣发展。

4.关于移动端产品。腾讯着急变现,但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产品和山寨产品以及开放等需要考虑清楚。业内对微信开放平台寄予厚望,但迟迟不开放,这是PC端用户和移动端用户左右互搏、也是内部和外部资源、变现相互平衡的后果。腾讯还是小家子气。

5.关于山寨和游戏。腾讯这两年的企业形象慢慢转变,仍旧没有完全摆脱山寨者的阴影。在开放平台,尤其是游戏,腾讯一边自做开发者类似的产品一边鼓励新产品的创新。这种“裁判者和运动员”兼有的身份让开发者很受伤。如何完全做一个平台而非产品中心,需要腾讯更为大度,更为公平。

6.关于股价。唱衰者认为,腾讯来自游戏、电商等业务的根本原因是QQ巨大的人数增长。过两年如果QQ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这些业务是否能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如何深挖这些用户的需求?不断刺激和吹捧的开放业务和平台优势,无非是让投资者具有更多的信心。假如在移动端变现太慢,(比如鲶鱼易信、往来的进入,虽然不成气候,也足以让微信坐立不安。)PC增长乏力,腾讯的股价又该如何增长?所以,所有的腾讯高层尤其是马化腾具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看的是未来两三年的变化。对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如此。

【编辑推荐】

习惯垄断的腾讯,未来怎么办?

微信支付:腾讯真的会“全赔”?

腾讯来了!中小手游开发商出路何在?

中国第一款月入破亿的手游—腾讯《天天酷跑》!

 

责任编辑:彭凡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3-12-02 03:03:01

周回顾腾讯开放明星手机

2013-11-25 10:54:48

IT技术周刊

2017-09-08 15:04:10

jQuery爬虫PyQuery

2014-11-04 09:14:58

2016-03-03 14:48:51

F5应用交付

2012-10-16 10:41:31

云计算应用架构

2011-12-08 15:33:25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

2019-05-21 11:41:54

腾讯刘炽平生态

2009-01-27 10:38:00

思杰虚拟化XenSource

2018-05-14 14:34:50

闲置交易

2013-12-13 13:54:05

移动应用

2014-10-27 20:50:18

2011-12-08 15:54:03

腾讯开放平台

2011-12-13 15:35:54

腾讯开放平台

2021-10-28 19:06:01

裁员运营商编制

2011-12-13 15:45:39

2018-08-24 14:56:06

腾讯云融合通信

2016-09-14 10:18:12

华为kunlun服务器

2021-07-13 18:21:00

鲲鹏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