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业务步入快车道 转型渐入佳境

原创
网络
3年前,华为将企业业务确定为未来发展的重头戏;如今,华为在企业级市场积聚的能量渐渐爆发。

 从主打运营商业务,到运营商网络、企业级业务、消费者业务“三驾马车”并行,华为的转型之路其实并没有走太久。但最近召开的 HCC 2013(华为云计算大会)向外界释放出令人惊叹的信号:转型短短3年,华为在企业级业务转型中已颇得要领,渐入佳境。今年一季度,华为存储中国区出货量跃居第一,服务器中国区出货量排名前三。这样的成绩令同行不敢小觑。在HCC大会上,一位华为竞争厂商由衷感叹,现在看来,华为的确是一个市场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非常强的公司。

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3年前,华为盯上一片新的蓝海:企业级业务。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企业业务市场将达1.4万亿美元,消费者业务(终端)为2700亿美元,运营商业务为1500亿美元。华为因此将企业业务确定为未来发展的重头戏。经过3年的发展,华为在企业级市场积聚的能量渐渐爆发,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预计,2013年,华为全球企业业务收入将实现40%的高速增长,达到27亿美元左右,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的收入目标为100亿美元。

HCC折射的华为云计算征程

从2010年至今,华为HCC(云计算大会)已经举办了四届,每一届大会就像一个脚印,标记着华为云计算在每一发展阶段的坚实成果。

2010年11月29日,华为正式发布云计算战略,包括三方面:构建云计算平台,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构筑云计算产业共赢生态链。一贯极为低调的华为总裁任正非亲自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并对华为云计算发展定下总基调:开放、合作、创新。

2011年10月31日,HCC2011以“开放合作,化云为雨”为主题,集中探讨云计算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应用。在这场1000多名华为云计算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同参与的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云帆计划2012”,并正式成立IT产品线,立足于发挥端到端的整合优势。这时候的华为,针对云计算及数据中心,已形成RH、E、X三大服务器产品系列,分别满足客户对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应用需求。

2012年9月5日~6日,HCC2012的主题被定为“精简IT,敏捷商道”,体现出华为对IT革新的深刻理解。围绕企业精简IT系统的需求,华为重磅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企业云计算FusionCube一体机、高端存储产品OceanStor HVS系列、UDS海量存储系统、N9000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融合刀片服务器、企业级路由器NE20E-S系列、中小企业信息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业界首款T级防火墙及基于盒式和一体化的桌面云系统等。本届大会第一次集中体现出华为在企业业务的“被集成”战略:不仅与英特尔发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联合SAP、Citrix、VMware等20多家合作伙伴进行了展览。

2013年9月2日~3日举办的HCC2013盛况空前。沿用“精简IT,敏捷商道”这一主题,华为创造性地推出“Fusion”(融合)战略,通过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数据中心等技术创新和融合,采用开放架构与第三方系统融合,实现精简部署、精简运维和精简管理,快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实现“敏捷商道”。围绕“Fusion”战略,华为推出了系列IT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全球首个“融合数据平面”的存储理念、全球首个全分布式性能最强的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3.0、性能最佳的FusionCube融合一体机2.0等。近万名客户、合作伙伴、业界专家学者、媒体和分析师通过各种途径参与了大会。

破解企业业务高速成长之谜

华为在企业领域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虽然在运营商领域已打下一片天地,但在企业级市场,起初,作为“新手”的华为并未被很多人看好,毕竟开拓新领地意味着要从他人口中夺食,这谈何容易。不过,请不要忘记,当年,华为在闯入海外电信市场并生生嗑下一个个客户时,不也同样极其艰辛么?不论身处何种境地,“敢争人先”都已经融入这家企业的血液。如今,在企业业务领域的快速突破,无非是华为DNA在另一个领域的再现。

如果说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是华为持续的发展动力,那么,精准的发展战略则是华为企业级航船驶向正确方向的有力保障。在企业级市场,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做ICT基础设施,其企业业务BG下属三大产品线:企业网络产品线、UC&C产品线(统一通信与协作)、IT产品线(服务器、存储、云计算与数据中心)。此外,还有市场与解决方案部,提供企业无线、网络能源、垂直行业和水平解决方案。

实际上,围绕ICT基础设施这一主线,在电信领域颇有建树的华为在IT领域一直有战略性投入,它在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分布式、高可靠电信级系统软件方面十余年的自主创新成为其今天的核心竞争力。

在应对传统IT日益复杂的挑战中,华为推出FusionCloud融合云战略。该战略对企业IT基础设施进行水平融合、垂直融合和接入融合重构,能将传统企业数据中心改造成高度简化、标准化、自动化和弹性的云数据中心。华为新一代数据中心FusionDC则可将传统的分散、分层、异构的传统数据中心融合为全扁平式、点到点全互联、统一资源管理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体系,将不同地域、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融合为一个逻辑资源池,统一管理、呈现和运营。

从早期为公司内部电信产品配套到面向企业市场,华为服务器走过了12个年头。从2008年对外销售至今,华为服务器以复合年均增长率68.3%实现高速增长;2013年,华为服务器成功进驻Gartner魔力象限,打破多年以来服务器市场由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今天,华为已拥有从低端到高端、从底层到上层的系统级的服务器全面设计能力,并具备芯片设计、BIOS与驱动等基础能力。在服务器领域,华为投入上千研发人员,全球建有5个研发中心,分别进行机架与刀片服务器、管理软件、云计算与虚拟化软件、高端服务器与应用加速及服务器创新研发。华为在2000年左右已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华为服务器发展12年来,在基础技术上积累颇深,它在风扇、电源、芯片领域的研发为其赢得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存储领域,华为已走过11年。针对数据爆炸给存储带来的全新挑战,华为提出“智能融合存储”理念:智能,即智能弹性架构、智能数据布局和智能管理调度;融合,即多协议融合、高中低端产品融合及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融合。华为还确定了Flash First的三步走战略,将闪存在企业存储的发展定义为3个阶段:加速、融合、聚合。为开发高端存储,华为研发了新一代阵列软件XVE(Extreme Virtual Engine),它成为全系列存储的平台,统一平台使高端存储特性为中低端统一存储所共享,部分特性甚至复用到大数据存储上,这也成为华为存储融合之道的基础。

有容乃大,“被集成”战略成果初现

华为企业级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期,由于对企业市场了解有限,并因根深蒂固的直销印记,华为在企业市场一开始也是自己做研发、销售和服务,这却与渠道商产生了直接利益冲突。此后,华为内部展开了深刻讨论,并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试错”,才最终在2012年迎来一个重大转折点:转到“被集成”战略上来。“在企业业务领域,华为的策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在自己擅长的ICT基础设施,不跃出这个边界,其他的都交给合作伙伴。”正如华为企业业务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张顺茂所说,与合作伙伴不产生竞争,华为才能赢得更多行业及渠道合作伙伴的支持。

在2013 HCC大会上,张顺茂再次重申:“华为在企业市场坚持践行‘被集成’战略,通过将ICT产品集成到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里从而扩大销售;合作伙伴集成华为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提升了其解决方案的竞争力,能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客户最终获得了高附加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联强国际从2009年与华为开始谈合作,如今已经成为华为企业网数通、服务器、存储、云计算、视频会议、监控、统一通信等几乎所有产品的总代理,它见证了华为企业业务渠道不断发展的过程。联强国际华为事业部总经理侯勇称,一开始,华为对渠道政策管理的精细度并不够,与其他国际厂商相比略显不足,但在2010年~2011年间,华为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在2011年正式成立企业业务BG后,华为开始更加职业化地按照标准模型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市场布局、渠道政策等,营销思路变得越来越专业。

如今,不只是渠道,在整个产业生态圈建设上,华为的表现也很令人惊喜:截止到目前,华为企业业务在全球已经发展了3700多家渠道合作伙伴、11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和700多家服务合作伙伴。在中国,华为合作伙伴已经超过了2000家,对华为在中国区销售贡献已经超过8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与英特尔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构建有竞争力的数据中心与云计算解决方案;2012年7月,它成为SAP全球技术合作伙伴中的首家中国公司。

带着公司勇于进取的基因,聚焦自身最擅长的领域,沿着ICT产业的变革之路,华为企业业务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下一个HCC大会,华为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林琳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13-09-26 10:18:08

网络·安全技术周刊

2019-08-06 15:52:41

SaaS云计算IT

2016-11-11 17:25:03

华为IT

2013-09-10 14:30:39

云计算

2015-04-15 12:54:23

IDC企业移动IT建设

2021-06-11 17:44:11

数字化转型支付

2020-05-25 15:50:59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IOT

2018-10-24 10:40:30

定制化开发APP

2022-09-29 13:15:14

新华三

2016-07-20 09:57:17

华为

2009-01-05 11:05:28

李开复谷歌中国市场

2024-03-06 13:32:21

AI人工智能餐饮

2014-06-26 09:54:57

云计算教育华为

2009-05-20 13:25:01

AndroidGoogle移动OS

2009-06-10 18:20:49

AndroidGoogle

2018-01-15 15:13:38

人工智能医疗

2022-06-07 16:41:15

5G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

2020-03-17 20:44:20

区块链物联网Gartner

2019-04-19 14:28:16

大数据数据分析数据科学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