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内部人详述乌龙指细节:缘起实盘测试失误

安全
8月16日,星期五,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因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独立套利失误,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足以令市场铭记。

8月16日,星期五,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因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独立套利失误,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足以令市场铭记。

“平淡、焦灼、回落、二次爆发,再回落,归于理性,这4个小时就像一出折子戏,一场虚无缥缈的梦,但却直生生的发生了。它来了,排山倒海;它去了,满地残骸。”有业内人士如此感慨。

目前,光大证券相关核查工作仍在进行,未向外界披露结论。当晚,记者拨通涉事部门负责人杨建波了解有关情况,对方声称其本人不在,随即挂断电话。

但经多方调查,记者获悉这次乌龙背后数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测试台湾团队投资模型

16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告称,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似乎表明套利交易乌龙为系统问题所致,不存在人为过失。

而目前有关光大证券乌龙背后的原因有系统问题、技术操纵失误等多个版本的猜测。

知情人士则向本报透露,把买入股票数量由万股误操作成万手,只是导致市场异动的表面原因,其实背后还有更大乌龙,这笔套利交易并不是光大证券的真心操作。

真实的情况是,8月16日上午11时许,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对其内部台湾团队开发的投资模型进行测试。由于忽视了测试环境为实盘交易系统,加之测试时,把拟买入3000万股误搞成3000万手。

“该部门的交易团队成员由来自台湾的人士组成。由于大陆股市和台湾市场每笔股票交易数量单位差异,光大证券原本模拟测试交易变成实盘买卖,实际交易数量被无形放大100倍。”知情人士如此描述乌龙产生的真实原因。

具体情况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拟购买3000万股50ETF,每份约1.64元,错下单为3000万手,此举引发ETF基金自动购买成分蓝筹股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银行石油等大蓝筹瞬时涨停,指数旋即大涨。

记者获悉,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模拟交易测试下单金额230亿,实际成交72亿。涉及股票150多只。这一结论已被公司写进上报证监会的自查报告。

知情人士还告诉记者,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是撤销原金融衍生品部后成立的,原来的人马部分离职,部分到了公司资产管理部,部分在策略投资部供职。目前,该部负责人杨建波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

他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2005年11月,首批参与中国资本[4.67%]市场交易所权证创设等活动,并负责光大证券备兑权证系统的开发及衍生品业务平台的建立,曾在保德信集团接受衍生品业务培训和见习,号称为华人金融经济学者里最早运用GARCH、GJR-GARC、ECM等模型,对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波动率集群效应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

不过,据透露,杨在光大证券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当初在策略投资部总经理进行群众民意测评时,得分只有45分,后来,公司高层力排众议其才当上部门总经理。

乌龙之殇

尽管光大证券将拟买入3000万股操作成买入3000万手已为众人所知,但对为什么会在实盘交易系统上进行模拟测试多数人还是不甚了了。

“光大证券如此操作,相当于实战演习误将实弹当成空包弹使用。其实际风控水平由此可见一斑。”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另一位熟悉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实际交易操作的专业人士指出,“光大证券的乌龙不可能是系统本身参数设计出现大问题,主要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失误”,他透露,该公司策略投资部的套利系统根本没有纳入公司的中央风控系统。

对此,知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套利交易属于高频交易,纳入公司风控系统后交易时需履行内部审核手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易效率。”

在这位知情人士看来,策略投资部在实盘交易系统进行投资模型测试,除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套利系统缺乏必要的风险监控有关。

记者调查过程中,曾有业内人士对光大证券下单金额230亿之说不以为然,认为中信证券[-1.26% 资金研报](600030.SH)自营规模有300亿,海通证券[0.36% 资金研报](600837.SH)有150亿,光大的规模不可能超过海通。

记者从光大一位中层人士处获悉,目前券商自营账户并非保证金账户,而是信用账户。光大自营盘实际占用的资本金规模并不大,但考虑到股票质押融资,可动用资金的规模可能在100亿以上。

该中层人士强调,“现在监管部门对券商自营账户信用保证金杠杆比率没有明确规定,交易时可任其下单,只要收盘后结算把资金凑齐就行。”

这不仅一语道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之所以能无限放大交易的秘密,而且意味着个案之外,或许整个券商自营投资都存在风险监控盲区。

“乌龙单成交后十分钟左右,引发大量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跟风买进,把大盘推高约2%。T+1交易制度下,买入资金无法当天卖出,如不能及时对冲就会损失很大。这也是程序化交易的弊端,值得吸取经验。”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据业内人士分析,监管部门应会处罚相关责任人,并很可能对全证券行业量化投资等创新业务进行从严整顿规范。

责任编辑:蓝雨泪 来源: 中国证券网
相关推荐

2009-04-09 09:16:19

微软失误紧急声明

2011-11-24 10:02:11

诺西华为摩托罗拉

2010-06-30 11:21:42

UML业务建模

2021-12-01 06:59:27

Go 对象内部

2017-07-11 05:48:22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通风

2009-06-02 14:24:32

Hibernate单元测试HSQLDB

2011-04-18 15:32:45

游戏测试测试方法软件测试

2017-12-29 09:25:03

2023-12-01 10:49:07

Redis分布式锁

2023-06-05 07:28:28

GPUAILLM)

2009-11-04 14:43:05

2015-01-04 09:17:18

2015-02-10 17:43:46

戴尔云计算DELL

2013-09-17 13:27:14

2015-02-04 11:17:39

2015-02-02 11:41:23

2018-03-02 06:30:13

2020-02-24 11:09:09

中科曙光

2021-04-16 08:54:03

CMS系统redisnode服务器

2010-08-10 15:17:08

应用安全网络测试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