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Andrew Bradner:坚持数据中心的“原创”、分享与协作

企业动态
施耐德电气在企业级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江湖地位无人能及,同时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始终坚持“原创”:通过中国的研发中心、科学中心和生产制造企业为中国的用户服务,并在未来把中国研研发出的产品推向全球。

施耐德电气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策划、设计、获取、规划、实施、权衡、部署、运营、管理等)的江湖地位,牢不可破。业内朋友曾对记者说:平均每周都会听闻有施耐德电气参与的数据中心建设或优化的项目。

这与施耐德电气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较早并极为重视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一枝独秀,使得几乎每一家跨国企业都将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市场来对待。但施耐德电气明显来的更早(1987年施耐德电气就在天津成立了***个合资工厂梅兰日兰),走的更深。

[[82006]]

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及战略部副总裁Andrew Bradner认为,中国市场不仅规模巨大(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市场已经达到25亿美元),还在技术发展上有着独特的需求。这也使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始终坚持“原创”:通过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科学中心和生产制造企业为中国的用户服务,并在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研研发出的产品推向全球。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惠世界”Andrew Bradner如此总结。这显然与中国产业发展进程相吻合。在国内,无论是BAT(百度、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行业企业,都在迅速实现全球化业务布局,力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上赢得更多的价值空间。“施耐德电气不仅会帮助这些企业构建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还会在这些企业全球市场拓展中助力帮忙。”

云计算与大数据催生数据中心“两极”化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将使“数据中心向‘大小’两极化发展”。这是施耐德电气非常鲜明的一个观点。前者,“大”,容易理解,国际如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超大型数据中心构建的新闻不绝于耳,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项目也频频落地。后者,“小”,在Andrew Bradner看来,就是本地运算和负载重要性越来越低,更多是承担接入网络的工作的服务器机房和网络布线间。而这两者之间,中型数据中心会越来越少。除此以外,“十二五”规划带来的政府等公共事业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这三部分,也是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所重点关注的领域。

Andrew Bradner对记者说:“我们的核心责任是***化施耐德电气在数据中心的业务,并将施耐德电气所有解决方案带入数据中心。”而谈到国内外数据中心的差异,Andrew Bradner也很坦率,认为主要有四点:

1. 中国数据中心在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规模数量方面要远比国外多,但是在数据中心保有量方面却比国外小。以美国为例,美国2000平方米-20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就可以算做中大型数据中心,但在中国,上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比比即是,很多数据中心甚至***期就可以达到这个规模。

2. 中国数据中心在相应政策或政府管理条例方面受到的约束或影响更大。比如五大银行拥有非常多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已经在生产中心配置了冗余级别,但在汶川地震后,对于异地灾备有了更明确的规定,银监会要求银行在两年内必须构建异地数据中心等。

3. 中外用户对数据中心整体生命周期成本关注角度不同。国内用户更加重视初期购置成本投入,对效率关注不高,而国外用户在购置成本之外,更加关注后期运营和管理成本。
4. 中国用户对效率和绿色已经逐步重视起来,但更多聚焦在纯粹的技术热点上,在架构层面的转变还需要时间。

但也有一点很是相似,那就是对技术架构、节能降耗和能效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升。更有一些行业走在了前列,比如Facebook所主导的Open Compute Project,和阿里、百度、腾讯牵头的“天蝎计划”,将互联网数据中心开放标准的讨论推上了新的高潮。而在关键电源与制冷服务等方面有着深刻积累的施耐德电气也是其中的重要支持力量。Andrew Bradner表示:虽然涉及到具体客户不便透露,但是有一点,APC一直致力于与市场分享***的技术和研究成果。APC官网中已经公布的129本数据中心相关白皮书,30多个参考设计指南,还有各类开放的性能优化等测试工具。这些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以资料、白皮书和工具的方式已经全部免费开放给大家。而在帮助互联网企业部署和实施全球的数据中心之外,APC还为很多传统企业快速建设与部署数据中心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支持与服务。

技术变革驱动数据中心产业前进

“公有云平台服务是否对中小数据中心有巨大影响?”Andrew Bradner的回答的肯定的:“不仅是互联网,还有电信运营商和托管服务商,这些企业在转型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过程中,确实会影响中小企业数据中心。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会将本地化计算和存储等负载资源迁往云中,迁到大型数据中心,并享受各类SaaS在线服务。这不可避免地会会影响原有数据中心的规模。但同时,如何将本地服务器机房、网络布线间来与云平台对接,实现业务支撑系统的优化和网络的互联互通与接入的新需求也凸显了出来。尤其是在国内网络接入情况比较特殊的时候。”这就是之前数据中心两极化发展中,“小”数据中心数量猛增的根本原因。

如此变化已然得到业内的认可。诸多硬件提供商也纷纷扛起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大旗,对此,施耐德电气的心态很是稳健。Andrew Bradner说,施耐德电气与IBM、思科、微软、Intel等企业都是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而这些伙伴,几乎每一家都针对数据中心有不同的业务和服务。从提供设备级和组件级到提供解决方案的变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数据中心产业前进的驱动力。施耐德电气与这些企业拥有很强的联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业务领域中有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比如通过与Intel的合作,可以将能源消耗监控和管理,从房间级到行列级再到每一个机柜以及其中具体设备上。再如与思科在系统软件的合作,以及IBM的Tivoli,微软System Center进行密集集成等。

施耐德电气对于竞争对手的定义从来不会放到具体公司上,而是更多关注产业,尤其是技术迁移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从最初的不间断电源到后来的分散式网络设备的热潮,再到互联网兴起,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出现,其背后的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在发生了剧变。从单独产品到英飞整体方案再到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唯一关注的就是如何满足客户更快、更好地构建、部署、管理数据中心,标准化、模块化实现数据中心扩展,独特的高压直流设计和独立后备式、网络式UPS方案和一体方案、简化运营的种种新需求。”

从本能到思考,StruxureWare2.0落地SDDC

这其中,最重要就是APC InfraStruxure英飞集成系统和APC数据中心管理平台StruxureWare。前者,如果说是为数据中心提供不间断电源(UPS)、行级空调、配套机柜、热通道气流遏制系统和环境监控系统等产品与服务,是从设计、部署、运营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话,那后者,StruxureWare就是一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应用软件,可以为多租户数据中心提供商和运营管理商(包括批发、零售、托管和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包括机房和机柜管理、集成租户计费、设备维护计划、可测量的出租空间电力、空间容量报告、机房辅助设计(CAD)集成、高级电力建模等系列服务,也是施耐德电气落实“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关键的一环。

“数据中心是为了支撑企业应用和系统应用而产生的,新型技术如虚拟化等不仅会对数据中心动态负载,甚至相应制冷都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这个层面看,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说法很现实。我们将在6月6日于北京举办的施耐德电气电气‘Xperience Efficiency 2013,创见能效中国2013’的大会现场,正式发布StruxureWare2.0。”

StruxureWare2.0是施耐德电气对SDDC理念的落地。这也与Andrew Bradner对数据中心应用管理系统五个发展阶段的观点相吻合,他说:“就如同从一个婴儿阶段转化到一个成人的阶段,从一个只是本能需要,转化成通过分析和智能的决定进行思考的需要。”这五个阶段,特点鲜明:

1. 设备级监控,满足如同婴儿一样的本能需求。

2. 被动级管理,当事情发生后会进行提醒和告知,人为实现检查和干预,不过更多是对事后的亡羊补牢,将影响降到***,而不是事前判断或预警。

3. 主动级管理,通过设定阈值实现预警和主动判断,并进一步管理数据中心。

4. 自动化管理,不仅是设备本身,还会通过智能判断和回应,来实现对虚拟机和IT设施的整体管理。比如虚拟机迁移时,需要提前了解物理服务器供电和制冷情况,是否有足够的可用性和计算能力来保证迁移的顺畅。此外,当物理机宕机时,对于服务器承载虚拟机迁移位置的模拟和相应规则的协调,都属于自动化管理范畴。

5. 智能化管理,理想状态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由管理系统来进行自动判断与思考,最终做出相关操作,实现绝对稳定的运行的管理目标。当然,现在几乎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做到。

StruxureWare2.0处于管理的***进程中,不仅保证设施空间和机房内所有设备的稳定而安全的运营,同时从能源管理和虚拟化角度,***化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效。而这一过程,需要更多系统间的协作。除了软件层面的紧密集成,StruxureWare2.0还将主动开发API给战略合作伙伴和国内的代理商及软件供应商。“在StruxureWare1.0版本,就已经与东软合作,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未来,针对企业特殊需求的集成,将会更加紧密。”

“英飞”已经十年,StruxureWare也将进入第二个版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计算,交相呼应的应用浪潮会将压力最终“转嫁”到数据中心。日新月异的技术变迁正在赋予数据中心更大的成长空间。下一个十年,技术在变,需求在变,应用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施耐德电气坚持“原创”、分享和协作的理念。

 

责任编辑:雪峰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5-06-18 10:51:23

施奈德/数据中心

2011-04-21 11:13:24

施耐德电气

2014-01-21 16:50:31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生命周期服务

2013-08-01 09:51:44

施耐德电气关注云计算数据中心时代

2011-09-21 19:39:54

施耐德电气APCStruxureWar

2016-06-01 11:03:53

数据中心供电

2022-07-05 14:58:14

施耐德电气

2013-03-12 17:38:48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StruxureWar

2014-05-16 14:37:57

2012-06-26 19:02:15

施耐德云计算数据中心

2015-03-04 14:10:06

2014-12-09 09:22:50

施耐德电气惠普

2018-08-27 11:45:46

施耐德

2014-06-18 09:25:56

施耐德电气绿色数据中心

2011-11-25 17:35:55

施耐德电气APC数据中心

2013-02-20 10:21:09

施耐德电气APC锦江国际酒店

2019-10-11 20:22:06

施耐德电气

2012-07-30 17:39:04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

2023-01-12 11:56:13

施耐德电气UPS

2014-06-04 16:15:34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StruxureWar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