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云计算发展的十位先驱者

译文
云计算
云计算的出现改写了数十年来伴随我们左右的技术规则,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十位在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先驱者,细数他们如何将云计算带到每个人身边。

云计算的出现改写了数十年来伴随我们左右的技术规则,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十位在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先驱者,细数他们如何将云计算带到每个人身边。

[[104150]]

云计算领域的巨人们

一般来说,我们很难在身处历史演变进程的同时做出总结性回顾。然而在云计算领域,我们却早已积累了足够的背景资料,并乐于毫不吝惜地将赞美之词赋予那些可敬的、一手推动这一全新计算模式建立的开拓者们。

这份榜单必然会有所遗漏,而且毫无疑问在不同分析人士的眼中对于先驱者的定位也有所区别。在云计算绚烂的舞台背后,仍有一些我们刚刚了解甚至尚未了解到的贡献者在默默耕耘。但我相信历史不会淹没辉煌的成就,也许在未来几年中他们的成果也会化为技术圈子中的璀璨新星,被无数后来者所敬仰和传诵。

而对于正在考虑或已经着手部署云计算项目的IT管理者而言,这份榜单从追忆先驱的角度总结了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了预期。

当然,能够名列此榜当中的众位先驱同样站在另一些巨人的肩膀上、甚至可以算作巨人的传承者。举例来说,Sun Microsystems公司作为公布式系统及最早的集群创建者并没能在榜单上出现(事实上这家公司已经不复存在),而其后继者谷歌、Facebook、微软以及Rackspace则成为广为人知的云计算先锋。

然而云计算的发展在与个人计算及客户-服务器计算接轨后才真正迎来高潮。Amazon Web Services Simple Storage Service(简称S3)在六年前才步出襁褓,但超高的人气令Enterprise Compute Cloud(简称EC2)作为后续服务接踵而至。谷歌AppEngine项目启动于2008年,微软公司的Azure云服务测试版本更是2009年才出现的晚辈。

云计算模式出现至今还不足十年,但正如《史记·本纪》的描述那样,其甫一登场便显示出多样性、通用性等“帝王之相”,隐隐间昭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我相信任何一份云计算先驱者的榜单都会将Amazon的Werner Vogels放在榜首或者至少是接近榜首的位置。然而像Chris Pinkham这样虽不常抛头露面,却扮演着新方案架构师及执行者角色的幕后英雄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即使我们身处这个喜欢创造英雄、创造明星的时代,大家仍然得承认像云计算这样的宏大项目根本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左右甚至创造的。一般来说云项目需要吸纳一大群热情满满的技术达人,而且常常需要每位参与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开源代码研发——OpenStack、Eucalyptus、CloudStack乃至Open Compute硬件项目皆属于此类情况。

但的确有那么一些极具前瞻性的牛人,能够在云计算模式确立之前就表现出支持的热忱;甚至在云概念仍然饱受攻击时就开始采取行动。那时候,他们是许多人眼中的骗子、造谣生事之徒;然而事实上他们顶住舆论压力、奋力抗争,用自己宝贵的信念与力量将云计算时代送入我们的视野。

下面我们就开始这场时间之旅,一同回顾那些云计算领域的先驱者。当然他们的排名也许会继续受到争议,因为云计算的历史仍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Werner Vogels

Werner Vogels,Amazon Web Services首席技术官兼副总裁,于2004年以系统研发主管的身份进入Amazon公司,而这一切源于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表的一篇计算机科学论文。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在荷兰参与到计算科学的尖端研究工作中,当时他的博文论文导师则是任教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因“对数据库与交易流程的深入研究以及在系统实施领域的开创性技术贡献”而获得图灵奖殊荣的Jim Gray。在自由大学就读期间,Vogels还结识了操作系统标准教科书及Minix系统代码的作者Andrew Tannenbaum以及在大型并行系统方面颇有建树的Henri Bal。

2005年他被正式任命为Amazon公司CTO,并在同年晚些时候兼任企业副总裁。当时他就身怀宏伟梦想,希望能够依靠廉价的民用级配件构建起新型分布式系统,借以实现无限的扩展性能、并在某个独立组件发生故障时保证整体设施仍然运转正常——这正是Amazon Compute Cloud弹性技术的起源。身为管理者,他极力主张让Amazon公司在互联网上成为分布式虚拟服务器计算体系的主导企业、建议以使用时间计费。他个人的活跃态度与工作热情也为Amazon公司造就了第一位“勇于走出去”的全能型CTO形象。他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传道士,将全部时间都用来普及Amazon公共云的优势与特色。正是由于他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令人认同的坚定承诺与良好信誉,才帮助Amazon Web Services在早期就打下理想的受众基础。

Chris Pinkham

早在Werner Vogels为Amazon的云基础设施宣传奔走之前,Chris Pinkham就已经作为Amazon Enterprise Compute Cloud(简称EC2)的设计者而备受瞩目。事实上,Amazon基础设施的设计工作属于协作项目,Sergey Brin与Larry Page在谷歌的大展拳脚也证明了人多力量大的理论。Pinkham是该项目的管理负责人,Amazon的另一位软件架构师Christopher Brown则担任首席开发工程师。在二位大牛的共同努力下,Amazon的第一套公共云基础设施由此诞生。

我曾经以为Amazon Web Services肯定用的是Amazon.com的后备资源,结果证明我错了。从一开始这两者就是完全不同的项目,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云计算服务还只能追在在线购物后面卖萌,现在则俨然有后来居上之势。

Amazon.com IT运营经理Jesse Robbins还专门讲述了当年如何严密守卫自己的数据中心、不让那帮搞云计算实验的家伙染指的故事。Pinkham这位通过在南非铺设第一套互联网服务而积累到丰富经验的技术大师于2000年进入Amazon公司担任网络工程团队主管,并很快升任全球IT基础设施副总裁。

Amazon公司内部一直在讨论是否应该建立一套面向公众的虚拟化基础设施,并以租赁服务的形式获取利润。Pinkham被视为该项目的最佳领袖人选,然而在与Robbins交流之后,Carl Brooks在博客中写道“Pinkham当时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南非搞定未完成的工作,甚至愿意为此放弃公司总部的强大技术团队……Amazon最终决定将项目暂时冻结,允许Pinkham与Brown去南非自由尝试、组织创新,这样宽松的政策让很多人感到嫉妒。”

Pinkham所掌握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扩展才能应付网络服务环境下的新要求。他与Brown两个人开始首度尝试全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可能性。EC2的运营理念与Amazon传统的零售体系完全不同:客户要能够自己提供虚拟服务器、独立操作退单流程并拥有搞定虚拟服务器启动、负载平衡、存储激活以及增加服务(例如数据库)等日常工作的能力。

两位大师的无间合作终于结出了硕果,这就是Amazon EC2。2006年Pinkham决定离开Amazon自己成立新公司,即Nimbula。他目前正致力于像Vogels那样推广自己的软件,希望客户在这款产品的帮助下将Amazon提供的业务环境转变为私有云的使用模式。

Randy Bias

Randy Bias,CloudScaling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自1990年以来一直以IT基础设施专家的身份工作,这种稳固的定位也给了他了解并引导领先云计算创新项目的机会。他曾经在托管服务供应商ServePath公司的GoGrid部门中担任技术策略副总裁一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成为基础设施即服务领域的不朽先驱。GoGrid于2008年3月首次启动Grid基础设施测试。

他在CloudSacle网络公司开创出首套多平台、多云管理系统,并在后来创建CloudScaling公司后成功利用一套尚未经过验证的全新软件堆栈代码推出知名规模化云基础项目——OpenStack。该项目吸引到了韩国最大云服务厂商KT(前身为韩国电信公司)以及大型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Internap的加盟。

二者的支持与项目本身的优秀品质令越来越多的企业巨头向OpenStack敞开怀抱,Bias也借助这一突出贡献成功跻身OpenStack基金会八位主要董事会成员之列。他直率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坚持认为云计算的风险及赔偿责任应由使用者承担,这种毫不妥协的风格进一步加大了他的知名度。2009年,他主张利用云计算的高效率应对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化。

O'Reilly Radar博客曾这样评价Bias:“(他)一手促成了GoGrid API开放许可的出现,而这正是Sun Microsystems、Rackspace Cloud、VMware及其它多家同样在云API方面使用开放许可的理论根源。”#p# 

Jonathan Bryce

Jonathan Bryce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喜欢跟计算机打交道,他还有位曾是Rackspace公司最初12位员工之一的哥哥。正是哥哥的极力鼓动,才让Jonathan决定进入Rackspace公司,并逐渐开始接触包括维护机架服务器、客户服务以及技术支持等常见运营内容。他曾与自己一位负责网站设计的朋友Todd Morey一同租用Rackspace的内部服务器托管站点。这二位双双于2005年离开Rackspace,开始筹备属于自己的网站及托管业务——Mosso Cloud。Mosso这个词取自意大利语的乐谱标注短语,意为“加快节奏、投入激情”。

不过Mosso使用的仍然是Rackspace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Rackspace公司高管层也意识到其原有托管服务业务与新兴云计算之间的联系,因此对Bryce创建Mosso Cloud的举动予以支持。他开发出一套能够在网站中启动应用的系统,并希望将其打造成虚拟机启动产品。然而Rackspace在收购了Slicehost公司后获得了这样的成熟系统,并将其交给Mosso作为虚拟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在如此的盛情之下,Bryce再次重回Rackspace,并担任起云计算主管一职。

Rackspace公司一直试图扩展其云计算业务,进而从Amazon Web Services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夺下市场领袖的地位。在如此雄心下,他们为客户带来了更小、更便利的虚拟服务器,每小时的使用费用仅需0.015美元。他们还开发出自家云API,并拉拢到美国宇航局的加入,共同推出我们耳熟能详的OpenStack项目。截至2009年,Rackspace公司已经将OpenStack视为向私营企业推广通用型云计算的基础,并以此为契机向Amazon的云帝国发起冲击。

Rackspace公司以赞助商的身份引领OpenStack项目前行,但他们已经意识到如果能有更多技术巨头加入赞助名单,该项目的影响力与市场前景将更上一层楼。有鉴于此,他们于今年九月成立了OpenStack基金会。思科公司的Lew Tucker与红帽公司的Brian两位云计算CTO都成为基金会的主要董事会成员,而Bryce也在接到邀请后欣然接受并成为另一名执行董事。虽然今年只有31岁,但Jonathan Bryce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精神的代表,他同时宣称将把自己丰富的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前进方向尚未完全明朗的云计算事业中。

Lew Tucker

Lew Tucker拥有20年软件开发经验,并从云时代初现端倪起便积累下大量实践经验。对于技术话题异常敏感的他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过去所组织的一系列项目其实与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他在Radar网络公司担任过CTO与工程副总裁、在Twine社交网络公司任总策划师,也有着Salesforce.com公司AppExchange项目部副总裁的经历。在大公司打拼多年的经验让他对云计算的出现采取了坚定的支持立场。这位意识强韧、成熟老到的管理者认为云计算不仅“可能”出现,更是“应该”出现,并成为计算领域的又一波革命性浪潮。

2008年至2010年间,Tucker担任Sun Microsystems公司云计算部门CTO。这段时间正是甲骨文收购该公司的关键时期,而他的知识储备与强硬态度也让对云计算表现得呆板迟钝的甲骨文如梦初醒。收购完成后,甲骨文CEO Larry Ellison正与Tucker当面交流;Tucker表示,当时他们两个人只做了几分钟的准备就展开了讨论。在这次简短的对话中,甲骨文公司中对云计算唱反调的趋势被彻底打破,自此这家用数据库产品影响世界的企业巨头开始在全新的技术领域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前进路线。

Tucker目前在思科公司担任云计算CTO,不遗余力地宣传并推广OpenStack(他也是OpenStack基金会的执行董事之一),希望通过消除理解障碍让更多人参与到对云计算的讨论中来。在最近的Cloud博览会中,他热情地与Rich Wolski——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Eucalyptus开源项目带头人在会议室中互致问候。Eucalyptus被人们普遍视为OpenStack的竞争对手,但在Tucker的眼中,Wolski仅仅是另一位为云痴狂、极具热情的技术开拓者。不仅是他自己,Tucker还积极带动OpenStack董事会与Eucalyptus间的积极往来。在他的个人魅力与社交影响下,潜在的竞争对手正以和谐的方式共同迈向未来。

Rich Wolski

Rich Wolski作为Eucalyptus Systems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率先发现了Amazon公共云API的划时代价值,并决定以此为指导拓展开源代码——尽管这一举动遭到了Amazon Web Services的激烈反对。

针对他的抨击论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他的云计算方案太过狭隘——仅仅基于Amazon的实例与技术成果。其次,如果Amazon愿意在自己的API上搞开源,那他们肯定早就开始动手了;既然没有,那围绕这样一套闭源商业项目搞开源开发显然会困难重重。

Wolski似乎并不为这些言论所动,反而一门心思搞他的开源代码与Eucalyptus Systems公司。目前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允许用户通过与Amazon EC2相兼容的软件堆栈创建私有云环境。多年来对Eucalyptus加入开源化项目请求反应迟钝的Amazon高管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险些错过的良好机遇,今年五月下旬他们宣布Amazon将与Eucalyptus Systems联手开发私有云API。Wolski多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费,历史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性。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家,Wolski始终坚信整个世界即将迎来一场全新的计算模式变革——而在他率领下的Eucalyptus将注定成为这场变革中的重要角色。

Chris Kemp

在云计算尚处于孕育阶段之时,美国宇航局CTO Chris Kemp就已经总结出多项领先理念,希望能为位于加州山景市的艾姆斯研究中心指明一条低成本且极具扩展能力的数据中心。

其中一大理念在于将大量标准x86服务器机架组成一套共享供电及网络连接的集装箱式整体设备。这套设备由供应商Verari负责组建,并能够在数天的调试之后即投付使用——这在效率上大大超过了传统数据中心的建造模式。他同时还在新设备与主流互联网接入点MAE-West的契合方面下了番苦功,希望使其拥有与艾姆斯中心相类似的稳定数据吞吐能力。

Kemp最终建立的Nebula云项目主要是为了从美国宇航局的其它研究课题中收集大数据,例如火星地图绘制等等。然而Kemp却没有止步于此,他开始在脑海中勾画如何利用本地设计资源为不同位置的移动设备提供处理能力。这份原本是为宇航员及星际任务所设定的蓝图却成为今天移动云数据中心的雏形。

Kemp还积极倡导美国宇航局放开数据共享,谷歌与微软就借助其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传回的照片与绘图制作出在线公共图像库。而在美国宇航局高层打算与Rackspace公司携手整合云计算软件资源时,他又站出来力挺OpenStack项目,并最终成为与Jonathan Bryce齐名的另一位OpenStack生父。

2011年3月,Chris Kemp从美国宇航局辞职,开始追寻自己儿时的梦想——创建Nebula公司并担任CEO。在离开时,他表示“打算去帕洛阿尔托市找个车库做点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表达似乎暗示他可能会回到故乡寻求政治方面的发展或者去门洛帕克市搞风险投资。

尽管由于身高略为悲剧而未能拥有堂堂的仪表,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无疑值得敬佩。在GigaOm今年举办的Eucalyptus Systems、Citrix CloudStack与OpenStack三方研讨会上,Kemp作为OpenStack项目发言人进行了演讲,指出自己似乎受到了CloudStack的Sameer Dholakia与Eucalyptus的Marten Mickos的夹攻。在三强鼎立的局面下,二者携手对OpenStack发难的举动颇有联吴抗曹的意味。而在回答环节,Kemp公开表示他将在过来一年中继续领导OpenStack,以确保两位竞争对手仍然被甩在身后。这么一番火药味十足的言论着实有些鲁莽甚至是傲慢,不过他紧接着就开始谈论OpenStack项目的当前成就与预期目标,这在无形中削弱了竞争对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

Marc Benioff

Marc Benioff,Salesforce.com公司CEO,一位当之无愧的云计算先驱、一位善于以游击方式推广软件即服务产品的营销好手。在他开始关注云计算概念时,整个IT领域还对这种新生事物非常抵触。客气一点的从业者将其视为风险较高、局限较大的青涩产品,许多高举唱衰大旗的评论人士甚至厚颜无耻地将云服务冠以“软件的末日”头衔。但在他看来,本地软件与系统自从1964年开始就在证实企业数据中心,现在是时候迎接一次变革、通过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实现远程数据中心访问这一软件发展的新思路了。

Salesforce.com公司自创立至今的辉煌成功已经被无数评论家所讲述,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但在企业光环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Benioff这位始终对SaaS理念孜孜以求、并将其推入良性运转轨道的开国功臣。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名列云计算先驱者榜单可谓实至名归。

Urs Holzle

久在技术圈打拼的诸位读者朋友可能听过这么一句话——“把数据中心简化成计算机”。短短几个字把云数据中心的特性与思路表达得清晰无遗,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Urs Holzle的一种致敬。在谷歌公司担任技术架构高级副总裁的他领导团队设计并创建出企业最引以为傲的搜索引擎支持架构,同时也为Amazon、微软、GoGrid等一系列后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财富。

作为谷歌创始之初就进入公司的十位元老之一,Holzle一直都对来自技术供应商的各种局限表示厌恶与不满。既然那帮家伙拿不出专为云数据中心设计的服务器,他就带领谷歌技术团队自己生产,这是Holzle一直以来的工作信条。在他的引导下,谷歌数据中心的设计运行功耗只在传统企业数据中心的一半、大大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及维护成本。

2009年,Holzle与另一位架构师同事Luiz Andre Barroso在一份谷歌企业白皮书中提出了创建全球化搜索引擎数据中心体系所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这篇名为《将数据中心简化为计算机:规模化数据仓库设备设计介绍》的文章成为如今云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圣经。

Holzle曾经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担任过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一职,并通过一篇讨论如何有效使用编程语言的论文在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另外,他还与VMware公司CEO Pat Gelsinger共同资助了计算产业气候拯救行动,并与Barroso合著了名为《计算性能与能耗比例》的研究报告,讨论如何让服务器利用最低能耗支撑现有工作负载。业界普遍认为这篇论文正是推动英特尔及其它芯片制造商调整产品设计、降低能源消耗的首要动力。

Frank Frankovsky

Frank Frankovsky于2006年到2009年期间在戴尔公司担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主管一职,并领导这家硬件厂商开发出能够满足搜索引擎及网络服务客户需要的机架服务器与新型高效数据中心方案。

当时Frankovsky所在的部门俨然成为幕后英雄,一路支撑着戴尔迈上服务器硬件市场的王者宝座。在戴尔工业园区接受InformationWeek网站时,该公司高管纷纷表示,如果把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划分出去作为独立的企业,其销售份额也足以成为2010年全美第三大服务器厂商。

2009年10月,Frankovsky进入正处于关键扩张期的Facebook公司,负责管理硬件设计及供应链事务。尽管当时谷歌一直在鼓吹自家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在设计上的竞争优势,但他仍然坚持选择走向以云服务器为设计基础的公共智能资源池道路。2011年4月,Mark Zuckerberg及其它多位Facebook高管宣布开放计算项目正式出炉,这标志着高效云服务器已经在标准化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功。

“共享所带来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完全封闭,”Frankovsky今年六月在接受Venture Beat采访时表示。

作为OpenCompute.org项目的组织者之一,Frankovsky致力于将多种创新及具备潜在竞争力的项目纳入开放计算标准。金融服务企业对于谷歌的服务故障心悸不已,因此迫切需要拥有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器。英特尔与AMD则收到来自华尔街众多客户的声音,要求他们早日推出自己的云服务器版本,并以免费赠送方式在新企业中进行试水。

“就在几个月之前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冲动的念头——硬件能不能也搞开源?现在这一想法已经被业界完全接受并付诸行动,相信在明确思路与稳固基础的支持下,我们会在未来看到由此引发的重大历史转折,”Frankovsky在2011年10月27号的个人博文中如是说。

原文链接:

http://www.informationweek.com/cloud-computing/infrastructure/10-cloud-computing-pioneers/240142397?cid=nl_IW_daily_2012-11-26_html&elq=959ec19731094857b92d8cdb2a2591c2

责任编辑:王程程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2-09-29 10:56:37

Google技术先驱

2009-03-19 08:44:16

诺基亚Symbian移动OS

2010-03-31 11:23:20

2009-05-07 09:31:40

BorlandMicro Focus开发工具

2015-02-09 09:51:06

2009-03-21 09:34:53

诺基亚Symbian移动OS

2021-10-20 09:00:00

云计算数据中心技术

2010-08-16 09:22:15

2022-07-20 10:12:01

首席信息官职业发展建议

2010-04-27 22:02:23

戴尔云计算发展

2018-07-16 14:27:03

算法设计程序员

2012-09-26 10:18:41

开源云计算

2012-09-28 10:04:14

开源云计算

2015-08-25 11:07:12

云计算数据中心

2016-12-26 08:50:52

AWS云计算Node.js框架

2015-01-23 09:03:01

DevOpsCloudFoundrPaaS

2013-10-17 09:36:42

虚拟化云计算

2023-02-13 08:11:43

云计算绿色云计算

2021-03-16 10:44:55

曙光

2013-04-10 10:13:21

云计算存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