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云才更具“效力”?

云计算
云的理念已经被广泛的认同并接受,而且新一代云方案正在越来越快速的向市场普及,放眼望去,可谓是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但就如一山望着一山高,当我们登上一座高山后(如开始采用云),又会看到新的风景(采用云的后续话题),所以IT进化并无止境,所谓的“云时代”只是其中的一断旅程,采用它已并非难事,只是我们要多问一句:你的云,效力如何?

   云的理念已经被广泛的认同并接受,而且新一代云方案正在越来越快速的向市场普及,放眼望去,可谓是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但就如一山望着一山高,当我们登上一座高山后(如开始采用云),又会看到新的风景(采用云的后续话题),所以IT进化并无止境,所谓的“云时代”只是其中的一断旅程,采用它已并非难事,只是我们要多问一句:你的云,效力如何?

  要解答这一问题,可能写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也并不为过,毕竟这一话题太广太杂,不过就我们面对问题时的思路一样,解决好的几个方面的认识,对于日后真正采用云来说只有好处并无坏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云?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可笑,云在中国至少已经热炒几年了,正在教育这一市场的厂商不胜枚举,似乎如此频繁的理念宣传,早已上圈内人对云了如指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到底什么是云?其实你早已拥有云

  现在,对于基于虚拟化的云实现,很多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是的,他们在这方面基本不会说错,因为后面是若干厂商教育的结果。比如,你要用开放式的、标准化的基础平台,先做虚拟化以将IT资源池化,然后再放上一个集中管理的平台,对它们进行统一、灵活而动态的调试,最后配合上层的应用做到有序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应用平台与应用)的交付,或者说是按需消费。这对于搭建现在化云架构来说,是正确的,也是公认的理想道路,然而对于具体的用户来讲,并非就是更有效力的方式。

  我认为,云有广义与狭义上的两种理解,上述的云实施路线与目标,可以认为是一种狭义上的云,狭义上的云更具技术色彩,更偏向于云是一种新的IT技术与手段。狭义的云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然而我认为在部署云之前,要更看重的是广义上的云,理解要广义上的云,对于任何用户都是适用的。

  如果说狭义上的云,是一种技术、方法和手段,那么广义上的云,则就是一种模式与理念。事实上,这种理念与模式自从IT开始为企业服务以来,就一直存在,现如今,它只是借云的名义和狭义上的云技术手段再次在我们视野里闪动而已。自从企业开始使用IT,IT就一直是在为企业业务所服务,只是服务的量级不同罢了。所以说,那些认为云让IT与业务结合的说法并不严谨,原来就是有结合的,只是以前因为技术的原因不能让IT对业务产生更强的支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与业务结合厂商之所以说云让IT,还是把云看作是一个技术手段。

  我认为,广义上的云就是企业业务与其支撑者的核心关系,简而言之——广义上的云就是通过更好的资源管理以为业务更好的服务,其结果是以更低的成本带来更快速的业务创新、更灵活的市场响应、更准确的市场营销,最终带来更高的收入与利润,确保企业健康成长。这个目标似乎当前狭义云的宣传一致,但请注意,这里没有提到任何的技术(包括IT)、产品与方案,它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技术无关。由此展开,我更认为,云其实一直存在于企业之中,只是有的更原始,有的更现代。

  打个比方,传统的非虚拟化的数据中心,是否可以提供云的服务?这对于很多厂商的理解与宣传来说,是不可能的,是个伪命题。但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只是效率不高。狭义上的云强调快速的、灵活的、自动化的按需供给IT资什源,但快速的、灵活的、自动化的量化标准是什么?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以一最传统的例子来看,业务部需要上新的应用,向IT部门申请资源,传统的IT部门会报批新的服务器,一周左右上线。狭义云的IT部门说,我们可以一天或几分钟之内为你配置好所需的资源。在一些厂商看来,这就是云的优势,从一周降到一天或几分钟为业务提供所需的资源,但原来那个需时一周的传统数据中心,是不是也可以说比那些要一个月的IT部门更有效率?

  如果从一个IT资源的供给流程上,传统IT与新的云IT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大家都在为业务部门服务,业务部门有需求大家都在根据相同的认知——业务的需求量与配置要求——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是一个因为是物理机而需要新购买与审批,更多的由人工来完成资源的部署与交付,另一个是虚拟机而可以快速生成,通过自动化的协同管理软件按照脚本生成相应的业务实例交付服务,所以在速度上有明显的差别。但请注意,这里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因技术而影响我们对本质的理解——如何更好的通过管理为业务提供更好的IT服务,只有云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吗?错,云早已在你的IT系统之中,你要做的只是根据实际的需求,更好的改良它,而非陷入狭义的云不能自拔。

  对技术的理解与采用影响着企业云的构建与效力

  我一直强调,云的本质在于管理与服务,采用更好的技术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而非本末倒置——受到某种技术的影响来破坏你的管理和服务。就狭义的云来讲,各厂商的技术理念都有可取之处。x86服务器厂商认为它们的云平台才是更好的选择,UNIX服务器厂商也同样认为它们更适合私有云,有的则说你把IT系统或业务都外包是更好的选择,我不否认这其中的合理性,但厂商根据自己的擅长与市场需求的宣传都是有目的的——这一点也同样不容否认,尤其是当你的IT已经由多种环境和系统构成的时候,更需要以广义云的理念来约束自己的冲动与理解——以全局的角度将对IT的管理和服务的交付全盘考虑,否则你将面对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云环境,这和传统的一台服务器一个应用的配置并没有质的变化。

  比如,某些厂商说云必须是基于虚拟化,那么是不是纯物理环境就不是云的一部分了?但事实上有些应用的确不适用于虚拟化,难道就将它们排除在外?例如Hadoop集群,对于企业做大数据分析愈发重要,但这个集群基本不会采用虚拟化。那么按照某些厂商的狭义云定义,你的Hadoop集群就不是企业云的一部分了?若从虚拟和物理化的定义划分的确如此,但从广义云的角度,它是企业内部为业务应用服务的一部分,你也必须全局的管理起来。事实上,业务更看重的是响应速度与完成质量,至于放在物理还虚拟化平台上,与它们无关。广义云也正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将企业的业务支撑重点放在管理与服务交付上,而非具体的技术平台。

  再比如,你已经有UNIX环境,也肯定有x86环境,为了更好的为业务服务,你会关注两个领域里的云技术,暂且称之为面向不同领域的狭义云,如果你的思路出发点就是为不同的环境构建相应的云,最后你会发现UNIX环境变成了UNIX云,x86环境变成了x86云,就技术变革而言,脱胎换骨,但就整体的管理与服务角度仍然是割裂的。当然,这其中的效率已经与原始的“云(参考上文的定义)”不可同日而语,但它的效力是否最大化了呢?我看未必,技术的采用肯定会带来效力的提升,但对于追求最大效力的我们,似乎并不足够。回想当初的数据大集中时代,为的就是整合分立的数据孤岛,消减不必要的数据中心,而在所谓的云时代,我们会发现,着眼于狭义云的建设,又可能会让我们重回孤岛时代,只不过这次岛上面搭载的是被冠以整合、统一的“云”。

  

 

  在IBM的云定义中,业务流程也已经成为了云服务的一种,所以不要将云只理解为是IT资源的服务模式,任何面向企业经营的支撑业务与资源其实都可以以服务的方式(即云的模式)来提供,这显然是一种理念而非技术,但所产生的效力比技术革新更为深远

  再比如公有云与托管、外包服务,这种花钱租或买企业之外的IT资源与服务,并非只在今天的“云时代”才有。比如在IDC的定义中不包含IT服务之中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按照广义云的理念,它无疑也切合了管理与服务的实质,云模式与理念的具体呈现而与IT无关,只是现在很多厂商将云限定为IT范畴,所以专注于这些狭义云,也更容易让自己陷入云孤岛的包围,使全局上的管理与服务受损,这样也自然无法获得我们想要达到的效力。

  如何让企业云达到最高的效力?

  话题到此,相信已经有很多人有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本文与广义云一样,并不涉及到具体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论来供讨论与参考。我认为广义上的企业云已经包含了对企业业务支撑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方面所应对的方法与技术手段,甚至是决策者也不一样,所以这就需要构建者以一个全局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云之旅,显然,这已经超出传统CIO的职责了,所以一个有效力的企业云并非是CIO单独构思的,而需要从CEO到业务主管的充分参与。这么说,并非否定在某一环节上狭义云赋予的变革或改进,这当然有好处,但我们要做好更长远的打算,如果因确有必要而采用,也要长远考虑到最后的整合与融会贯通。实事上,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发现了这一趋势,开始从某一垂直领域的狭义云向更高层面的整合迈进,而异构化的云环境也正是很多大型客户实际构建云时理性的选择。

  

 

  IBM的私有云管理架构,从底层上可以看出支持大型主机、POWER与x86虚拟与物理环境的整合,不过分强调某一技术领域的优势,综合所有各技术领域与环境的优势为企业服务(我们可以看作是整合的狭义云),将是企业云发挥最大效力的基础保证,盲目的架构革新与更换有可能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私有云(包括UNIX与x86整合环境)、公有云(IaaS、PaaS、SaaS)、托管/外包(IT外包IT、BPO)都是企业云可用的资源与手段(不仅仅是IT技术手段),宗旨就在于如何通过更好的内部管理(含对外部资源的管理)来为自己的客户和业务部门更好的服务。作为总体的构建者,不应拘泥于具体的狭义云技术,而是要从实际的需求出发,放宽视角,以客观的态度来审视每种可用的资源与手段,将自己的核心优势放大(内部整合优化),劣势资源尽量消除(善用外包),而具体到狭义云,则必须注重更上层的协同管理,打通异构的平台,实现全局化的统一管理与业务调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云之效力。

  

 

  惠普的融合云战略似乎更完整的体现了当前IT服务商对客户需求的洞察,虽然管理好所有的内外部资源,做好混合交付服务并非易事,但这条路的方向是正确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云之效力的探讨绝不能仅限于IT范畴,它只是一方面,尤其是越细节的IT技术对整体效力的影响越小。衡量一个企业的云之效力,要从整体的管理上全面着手,IT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对业务的影响,IT也只占一部分,IT强则业务强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所以除了IT,还有很多内容要做,它们与最终的业务效果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但在狭义的云中,你无法察觉,这也是我们强调广义云的关键——就如只有在太空中,你才能看清地球的全貌,因此也只有在广义云的基础上,脱离狭义云的技术局限,你才能规划、构建好企业之云,并正确的衡量它的效力。

责任编辑:鸢玮 来源: ZDNet
相关推荐

2019-08-07 18:40:10

云计算融合云多云

2017-07-27 16:25:54

云管理公共云合并

2017-12-17 16:53:27

云计算亚马逊云端

2015-04-08 10:40:09

2013-07-17 10:02:54

工程师创新

2013-08-20 10:31:16

云计算2.0云计算

2015-12-10 10:48:07

混合云IT秩序IT工作

2018-05-09 09:01:19

容器云部署方式

2013-11-25 10:09:34

公有云大数据私有云

2013-06-26 10:49:09

云端大脑科技技术

2016-08-05 11:56:08

2012-07-04 10:18:37

服务器

2012-10-26 13:09:04

云计算

2010-11-01 14:45:35

云计算

2009-08-02 22:32:44

综合布线系统

2012-10-18 09:28:44

云计算移动云发展

2011-10-27 08:28:41

活动目录

2019-06-06 10:32:47

华为云

2019-05-13 15:45:29

程序员面试招聘

2020-09-23 08:55:16

交换机配置网络vlan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