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前景展望

网络
过去十年,互联网“新媒体”采用了免费服务的方式,它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出售注意力”的后向收费模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十年“新应用”类的业务将异军突起。

时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召开。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捩点。到今年,互联网在中国大规模商用已整整15年。其中1996年~2000年属于起步阶段,而2001年~2011年可谓中国互联网全面起飞的第一个十年。探究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第一级助推的主要动因是“新媒体”业务的持续创新。下一个十年,中国互联网将向何处去?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将呈现“新媒体”与“新应用”比翼双飞的态势。

蓦然回首 “新媒体”引领创新已十年

从2001到201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由几千万跃升至几亿,上升了20多倍;互联网站由几千家跃升至数万家,增长了10多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从2000年前后四大门户网站上市点燃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IPO热潮开始,如今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市值规模已足以笑傲整个中国信息产业。截至2011年2月11日,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流通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在境外上市互联网企业。目前,腾讯、百度的流通市值已经超过了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的流通市值已经超过中国电信。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市值总规模与传统电信运营业的市值总规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回顾、探究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历程,其主要的动力来自于源源不断的持续创新。从电子邮件、信息浏览、新闻门户、BBS、电子报刊、网络博客、移动门户,再到目前的SNS、微博、播客,几乎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两项新的突破和明星业务。这些持续不断的创新,丰富了互联网的内容,也拉动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这些新的业务,从总体上来看,都属于信息媒介类应用。它们代表了人类信息交流方式的创新方向,创造了人类信息交流的一个个“新媒体”,我们可以把这些应用都统归为“新媒体”类应用。

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信息交流的主流媒介有两类,一类是以新闻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广播式、点对面的公众信息媒介;另一类是以邮政、电信为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定向性、点对点的信息交流媒介。而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信息媒介的全新服务模式。从免费邮箱到WWW浏览,从WEB1.0到WEB2.0,从新浪到腾讯,从博客到微博,从门户到检索,再从公众门户访问到RSS个性订阅,概括起来它们都属于“信息媒介”的业务范畴。所不同的是,它们在商业模式和信息交流方式方面,形成了与传统媒介大相径庭的模式。在经营模式上,传统媒介主要是实行有偿消费的原则,是通过向使用者收费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循环的。但是,互联网“新媒体”采用了免费服务的方式,它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出售注意力”的后向收费模式。从网络模式上,以充分开放的、多媒体的、多维互动的方式,充分满足信息消费者信息交流的需求。正是这种功能和模式的创新,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在不断扩大信息服务市场的同时,也极大地分流了电信及传统媒体的业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新媒体”类互联网业务将持续高速发展,不断替代传统电信和传统媒体市场,2.0后还会有3.0,微博后面还会有“超微博”。

展望未来 互联网“新应用”将异军突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十年,尤其是最近的五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与互联网“新媒体”类业务不同的互联网业务开始出现。比如,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网络音乐、网络视频以及包括软件商店在内的各类网络商店迅猛发展,正在成为互联网业务持续发展的新的驱动力。这些业务,在商业模式和网络模式上,已呈现出与此前的“新媒体”类业务的互联网业务明显不同的特征。在收费模式上,它开始突破了“新媒体”类业务通行的免费模式,在保持后向收费的同时,开始尝试向消费者实施按量收费;呈现出双向收费的新趋势;在网络支撑需求上,它也开始由过去不讲求安全质量的充分开放的网络,开始向智能化连接、安全可靠的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移动的双通道的多元需求发展趋势。在整个经济上,如果说传统媒体实行的是传统经济体制,“新媒体”实行的是新经济体制的话,那么这些新的业务却呈现出混合经济体制特征。这些新的业务,是以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应用服务为宗旨的,可以把这一类的业务统称为互联网的“新应用”。

——从需求趋势来看,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除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需求外,开始产生了更多结合身份认证、获取个性化、有价值信息的应用诉求。

——从网络支撑的可能性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安全可靠的服务、不同于原有互联网的信息网络正日益完善,为中国互联网的“新应用”提供了可能。

——从政策条件来看,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日益成熟,金融应用环境也日益完善起来,尤其是国家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这都将成为驱动中国互联网“新应用”的巨大动力。

预计,随着中国网民的日益成熟,中国网络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日益渗透,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物联网的持续发展,这些“新应用”类的业务,将在未来十年异军突起,形成与“新媒体”类业务比翼双飞的格局。

【编辑推荐】

  1. 工信部:中国将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
  2.  wi-fi热点建设推动无线互联网发展
  3. 下一个被互联网革新所影响的会是什么?
  4. 未来互联网的六大关键词 你猜到几个?
  5. 华为IPv6官方网站通过国际互联网协会测试并正式上线
责任编辑:Writer 来源: tt网络
相关推荐

2013-12-19 16:57:52

2010-07-12 16:31:43

李开复

2015-12-31 10:28:29

2011-12-28 10:13:27

2020-09-23 16:55:29

互联网IT技术

2011-01-04 15:35:34

2024-01-02 07:01:43

互联网故障裁员

2011-09-08 16:18:55

互联网

2020-10-30 10:47:12

5G人才缺口

2010-01-28 15:22:47

2010-03-19 11:07:22

百兆宽带美国

2021-07-12 08:53:21

互联网 行业数据

2011-12-02 10:17:34

模块化数据中心互联网企业

2011-12-07 10:13:13

数据中心

2015-07-27 16:00:01

互联网大会互联网+

2015-08-04 14:47:10

互联网大会互联网+

2012-03-23 13:21:47

2017-03-03 16:23:08

移动互联网小米

2013-01-25 15:16:36

2012移动互联网规模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