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接入网发展现状

网络 通信技术
接入网(AN)是通信信息领域近年提出的概念。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及为传送电信业务所需承载能力的系统组成的,经Q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接入网的引入给通信网带来新的变革,使整个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传统的用户接入同采用的是钢缆,80年代中后期因具有Z接口的光纤环路载波系统(SLC)以及远端交换模RSU的实用化,使光纤传输设备引入到接入网领域,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入网设备。到90年代中期,先进的VS接口光接入系统问世,才进入接入网的正式发展阶段。

VS接口可实现不同厂家接入网设备与交换机的互通,接入网具有较强的业务支持能力,除支持PSTN、 ISDN业务外,还支持 N X 64kb/S、 64kb/S以下各类速率、Internet、X.25、CATV等业务。到1998年8月初,全国建设规模已近270万线,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此外电信部门还积极推进公众多媒体通信接入系统,并正在试验先进的ATM接入和VOD系统。

广电部门从80年代起大力发展小区CATV网,目前干线传输正逐渐采用光纤,在发达地区积极试验 HFC系统和非对称 Cable Modem,并正以CATV网为基础进行地区联网和全国联网,试图将专用CATV网改造成具有宽带数据和话音接入的宽带接入网。

 

我国接入网建设存在以下的问题:

(l)由于设备供应商本能的保护性反应,VS.X接口的开放性缺乏法规保障;而且对不同厂商设备之间互通性、兼容性及完备性测试体系的研究滞后,缺乏较为科学的验证手段。

 

(2)仅有VS.l、VS.2数字接口是不够的,对宽带接入的研究跟踪和实用化进程必须加快。现阶段接入业务还仅局限于窄带ISDN范畴,而其他媒体网络共享接入段的目标基本是分离实现的(如有线电视和其他宽带数据接入等)。

 

( 3)基于 SDH技术的光纤接入网至今还未能解决好同步问题(特别是当环上节点数大于16时),当1网络边缘采用PDH或xDSL同步型接口时其低频慢漂移现象对数据业务的影响更加突出。

 

(4)网管问题。目前使用中的接入网网管维护均由接入设备厂家提供的监控管理系统来完成,VS接口及VS终端设备间数字段的维护、用户环路测试、电源和环境的监控等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用户环路的测试基本还不能接受112集中受理系统的控制(有个别公司开始这类对接试验)。

目前,对接入网实现112测试的方法有两种:利用接入网自身测试板完成用户线的测试和利用测试头完成用户线的测试。下一步,网管必须解决以下问题:接入网的上层应具有对不同的接入设备的管理能力(即统一网元层管理)。虽然我国电总已制定了接入网集中维护管理系统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 Q3接口标准,但实施中尚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Q3接口的实施尚需时日,同时具有Q3接口的集中维护管理系统的开发成熟也需一段时间,所以在目前的过渡阶段,各厂家的接入网设备均由各自开发的管理系统统进行维护,还不能实现集中监控维护的要求。

另一方面,Q3接口的开发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对一些小容量的接入设备,其经济性也待商榷。接入网的网管应具有管理接入网提供的各种业务的能力,如DDN、CATV等。各种叠加网数据接口所采用的永久或半永久性连接不利于对其工作进行监测,从网管角度说实际上是处于阻断状态。接入网与交换机(传统PSTN设备)的网管应能互通,如配置管理应能在一点完成。TMN标准的制定中来自非技术的制约因素过多,致使管理网的一体过程将漫长而又复杂。

(5)一些设备供应商采用的“信令转换架”方式加入,实际是新增局,违背“少局所、大容量”的网络组织发展原则。

接入网的发展是迅速的,我们只有多多了解和认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准确和深入的了解接入网。

【编辑推荐】

  1. 十一种宽带接入技术概述
  2. 小区CM-IMS接入解决方案 
  3. 三网融合下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探讨
  4. 接入网建设和改造如何选择适用技术
  5. 光纤到户接入技术FTTH应用策略之无源光网络
  6. 嵌入式PON光链路层监测 确保FTTH网络高效运维
责任编辑:佚名 来源: 网络转载
相关推荐

2009-11-06 13:57:03

远程接入网

2009-10-28 18:54:32

2009-10-23 10:12:29

接入网技术

2009-12-31 13:53:32

IP宽带接入网

2009-11-04 10:53:49

接入网业务

2009-11-06 15:40:23

光纤接入网

2014-09-18 09:06:06

SDN

2011-05-27 09:17:37

光纤

2009-10-23 13:11:35

固定无线接入网

2009-11-02 13:34:09

光纤接入网

2009-11-06 16:06:50

接入网络

2009-10-26 16:13:48

远程接入网

2009-10-23 13:00:51

宽带接入网

2009-11-02 11:26:17

宽带接入网

2009-12-28 10:23:42

FTTx接入网

2009-12-25 15:39:09

光纤接入网

2009-10-27 11:25:19

无线宽带接入网

2009-11-06 09:55:23

接入网方式

2009-10-27 13:53:55

2009-10-29 16:43:57

无线接入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