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器材的奴隶!营造平衡的聆听空间

商务办公
个人以为,房间的声学条件对音响器材的声音影响极大,但往往又是一件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事情。恐怕在国内的发烧友家中有80%以上是欠缺较合理的声学条件。声学条件这玩艺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加上需相应的装修步骤,不似换机、换线般直接、方便。

  个人以为,房间的声学条件音响器材的声音影响极大,但往往又是一件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事情。恐怕在国内的发烧友家中有80%以上是欠缺较合理的声学条件。声学条件这玩艺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加上需相应的装修步骤,不似换机、换线般直接、方便,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发烧友是不知存在这个问题,有的是不知从何入手,还有的是怕麻烦甚至有意逃避这个问题。这样,就很容易将音响系统中所出现的声音问题统统归罪于器材身上,最干脆的办法就是换机、换机、再换机,除了破财之外,你的发烧功力全无根本性的进步,还很容易沦为器材的奴隶。而那些不能频频换机升级的朋友则心急如焚,四处求援,对着自己那套鸡肋简直是又爱又恨!

  其实,为什么我们不从最基本的地方着手呢?我认为,改善你聆听环境的收获肯定要比你换器材大得多!因为,前者是直接对音质的提升,而后者仅是对音色润饰程度的加强、并且永远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请记住,在一个错误的房间里,无论你的器材多么高级,系统的声音仍是错误的,即使它有所谓优良的音色和音场!我们很多时候抱怨自己的器材级数不够,但你是否意识到是你级数不够的房间令你的硬件表现大打折扣呢?我曾在一间声学条件相当理想的私人聆听室呆过,除CD机外,全部为国产器材,总值5000余元,声音如何?我想那些在错误房间中20000元级系统根本不是其对手,那种强烈的质感和深遂的音场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在阅读许多读者来信时,很多时候全抱怨他的系统抵频松散,中高频干硬、过多,或者定位模糊等等。其实,出现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就是声学条件不合理造成的。如果你所用的器材是一件经认真设计的产品,在失真、频响、信噪比等物理指标过硬的话,就完全不必要急着换机,因为它本是一件正常的器材。它的级数可能低一些,但绝不是一件坏的器材。

  为什么器材级数会有高低之分呢?笔者下面的比喻不知是否合适:一个健康、正常的女人,不是也有相貌普通和漂亮动人之分吗?寻常的女人到天人尤物之间,会有许多许多的层次,男人根据她们的容貌、气质、身材、智慧等诸多因素,结合自己择标准和自身实力,就会向他所心仪的女人发起追求,像我们选择各式各样的音响器材一样。但请记住,器材只有级数之分而没有好坏之分。房间却真真切切地是有好与坏之分,所以也是更本质、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如何判断你聆听环境的声学特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播放上述《雨果发烧天碟(一)》的频率测试信号,如果在某些频率的音压特别强或者特别弱,频率不是一种平顺的过渡,那么这些频率就往往存在着峰和谷。关于谷的填平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在目前业余的条件下是较难取得圆满效果,只能通过摆位去取得某种程度的补偿。幸亏,目前在我们那些未经处理的房间最主要面临的还是峰的问题,所以专家们总是建议我们做好吸音、扩散工作。对于格局已定的房间,地毯、双层丝绒窗帘以及呈圆筒状的坐垫等是必不可少的校声利器。另外,在光滑的墙面除挂壁毯外,还可以做几个高大的木质书柜、唱片柜(不设玻璃门),既实用又利于声音的扩散。如果你的房间还没装修,可参考笔者刚才提到的墙裙、平面吊顶、复合木地板,还可在墙角设置外表饰布的圆筒状矿棉听音材料。总之,尽量把你房间布置成软调的。应该说,这种装修风格绝对符合常人的审美标准。

  那么,完成了上述工作后是否就万事大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声学环境的设计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对于一般发烧友来说,你不知这样做了以后,是吸收了哪些特定的频率,也不知道它们是否吸得恰到好处。即使给你一大堆公式和各种材料的吸音系数表,你也未必会计算,有结果也未必精确。例如,专家让你做一个穿孔吸音装置,那么该打多少个孔?每个孔直径是多大?我想你多半是摸不着头绪的。怎么办呢?最保险的办法是请声学专家来,边装修边调整。但对一般发烧友来说,似乎又与天方夜谭无异。各位看了这个答案可能会很泄气,觉得做这么多努力还不一定能保证成功,那不是白费劲?其实,你大可不必灰心!你那间经有目的设计的

  聆听室,虽然在声学特性未必十全十美,但肯定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时好得多,而且这种差异完全可以毫不废力地分辨出来!这也就是说,经过声学处理的房间的平衡性要比没经处理的房章好,显得更合理一些,有利于再现音乐的原貌。

  在完成房间的声学处理后,下一步就要通过器材的摆位,令你系统的声音更趋于平衡。摆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房间声学特性的不***。所以,声学处理加上器材摆位将使你的系统向着平衡的声音迈进一大步。器材摆位最重要的一环是音箱的摆位。某些观点认为,只要根据你房间的长度和宽度,即可确定音箱离后墙的距离以及彼此的间隔,对于这种不顾声学条件千变万化而定出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笔者实在是心存疑问。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甲、乙房间三维尺度完全相同,只是声学条件不同。如果都按同样的搭配,音箱也都按准则放于房间的X分之一处。但我敢肯定,甲、乙房间的声音一定会有差异。那么,我想问一句:两个均按准则的摆位的系统,究竟是甲好、还是乙好?上帝保佑,你可千万别告诉我——两个都棒!。这科可真有点江湖卖药的味道了。

  推出此类摆位准则,想让发烧友尽快找到靓声,我想出发点是好的。但音箱摆位决不是一件可:一蹴而就的事性,更不可一本通书读到老。它需要心血和汗水、需要耐心、还需要灵感。摆位其实是发烧友对直达声、反射声的能量、相位等因素的再组合。将其揉合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下面是笔者在摆位方面一些粗浅的心得,供各位参考:

  ***步,将音箱在你容许的范围内尽量离墙壁,而音箱间距离在1.8~2.3m之间。当然,这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1)聆听位置距后墙至少有0.5m.(2)皇帝位距音箱也为1.8~2.3m.(3)在音箱间隔1.8~2.3m的情况下,两只音箱尽量远离侧墙。

  第二步,播放《雨果发烧天碟(一)》的频离测试片断,一般的家庭1kHz以上的频率很少有出现谷,通常的情况下只会出现能量偏多,这时可在侧墙墙壁上多挂一些壁毯便会有较明显的改善。问题主要出现在1kHz以下,特别在56~600Hz这个频段,既有峰又有谷,用测试碟播放时,你会发现某些频率特别弱、某些特别强,而且变化非常不均匀、不连续的。

  第三步,注意聆听在56~600Hz这个频段内,是出现峰的现象多,还是出现谷的现象多。旭果是前者,表明你的低频吸收得不够,可在四个墙角的棱线处做一些由织物包裹着的长条状矿棉吸音体。加上四条吸音体后,如果又有某些频率被吸得过量,可适当减少吸音体或把音箱稍稍往后靠。如果是后者,则表明低频吸得过亘了,除减少一些低频吸音物外,还应把音箱往后墙靠,直到那些被吸去的低频得到***补偿为止。

  第四步,在完成前三步工作后,通常被吸去的频率恢复程度也是仅此而已,但不排队除佾有少量的峰点存在,例如由160Hz播到下一traaack200Hz,200Hzz会明显大声些,这时可通过缩小或扩大音箱音距来调整,每次移动的距离宜在30cm左右为宜,不断播放测试信号及不断调整。

  第五步,再次播放测试信号。正常的听感是,在56~600Hz这个频段内,由低至高是逐渐响亮起来的,而且每一track之间的变化是均匀的,不应出现21#track特别大声,而22track突然又变小声的情形,。接着,播放含有人声和鼓点的片断,留意人的胸腔运气及鼓腔振动等细节的再现,并且以耳机加以对比(耳机的平衡度比音箱好得多)如果仍有明显差异可通过音箱内拗及后移来改善。

  完成上述五个步骤后,你的那套系统的声音应有所改善。如果在某些频率仍有明显峰或谷的话,而且你又不想大动干戈,建议你选择一台优质的均衡器!均衡器?当在可闻频率内有许多明显的缺陷而你又不打算修补的话,我认为这已失Hi-Fi——高保真本身涵议了。我宁愿系统的音色因均衡器的加入而有轻微的改变,也不忍它的频谱如锯齿般的难看!

  均衡器确实可令你的系统的声音变得更平衡、合理,不然,为什么Accuphase还要推出昂贵的DG-28?

【编辑推荐】

  1. 选购搭配需注意 从技术指标看音箱优劣
  2. 绝不能忽视的投影机7大人性化设计
  3. 家庭健身房 如何在大客厅建全能影院
  4. 房价居高不降 如何用狭长客厅建影院
  5. 20平米大客厅 为网友建大众型客厅影院
责任编辑:韩亚珊 来源: zol
相关推荐

2010-06-18 16:35:54

Linux amidi

2014-12-23 13:30:16

ArubaWi-Fi

2012-09-12 10:33:37

工具工具奴隶语言工具

2016-01-15 09:53:36

云计算云市场云安全

2009-02-16 17:55:32

绿色IT摩卡Mocha BSM

2013-07-26 10:45:20

2011-07-28 10:32:06

广联达

2015-08-05 13:25:04

网络运维

2015-07-27 12:51:36

戴尔云计算anycloud

2009-03-02 16:35:38

IT环境Mocha BSM摩卡软件

2012-06-25 17:21:15

天天记事

2022-05-17 09:33:52

FreeDOS听音乐Linux

2011-05-03 09:25:39

程序设计

2017-04-20 09:52:50

华三

2010-06-12 15:03:57

路由协议

2013-09-16 22:44:36

京东电商云京东云计算

2012-05-04 16:16:08

2011-05-10 17:14:49

开发人员产品经理

2010-05-11 10:27:49

企业培训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