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Gary与黑客之战

安全
格雷格·霍格伦德(Greg Hoglund)的梦魇始于星期日。2月6日,这位高科技企业家正端坐于办公室,之前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流量,因而想弄个水落石出。

格雷格·霍格伦德(Greg Hoglund)的梦魇始于星期日。2月6日,这位高科技企业家正端坐于办公室,之前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流量,因而想弄个水落石出。两天前,他就已经留意到有令人不安的活动在冲击HBGary Federal的网站,HBGary Federal是他于2009年协助成立的一家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新创企业。他怀疑有某类黑客在发起攻击,于是利用这个周末来帮助维护该公司的系统。就在绿湾队与匹兹堡队比赛开球前几个小时,霍格伦德登录进入他在谷歌的企业帐号——他的担心被证实了!

[[20728]]

他进不去了。有人修改了密码,将他挡在了自家的邮件系统之外。

在互联网时代,窃取密码与黑客可谓司空见惯。Twitter、Facebook、万事达卡、华盛顿邮报公司、纽约交易所、美国国务院以及其他无数大大小小的组织都必须对付网络攻击。多数情况下,安全漏洞是堵上了的,如果受攻击者还算幸运,灾难面前尚可全身而退。不过这次的情况完全有别。HBGary Federal是霍格伦德的HBGary公司旗下的一家网络安全公司,而HBGary专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安全保护以免遭网络攻击。霍格伦德的事业就建立于防黑客的生意之上——被黑等于是说HBGary搞砸了自家的饭碗。

霍格伦德致电谷歌企业技术支持,要求关闭该账号,但一名技术代表告诉他,这样做是需要时间的。于事无补。入侵者已经自行获取了数万个内部文档与邮件,其中一些是霍格伦德与妻子HBGary总裁佩妮·利维(Penny Leavy)之间的私人往来信件。随后,黑客得意洋洋地在一个文件共享网站上贴出了他们的电子战利品,让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后来证明,这群黑客原来是无政府网络游击组织(自称为“匿名”)的成员。

这才是霍格伦德真正麻烦的肇始,随之而来的争议将华盛顿一家高级律师事务所、司法部与揭发内幕网站维基泄密均裹挟其中,这不仅给极客影院提供了消遣素材,也是对隐秘的网络安全领域难得的一次窥探。在这个世界里,只有少数出类拔萃者才懂得我们所使用的电脑与网络的工作原理;公开与坏人作对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有些参与者趋向自我膨胀,模糊了好坏之间的差别。

按霍格伦德所言,HGGary Federal的文档让他感到震惊,它们揭露了不道德的潜在犯罪计划——借此创立“数字间谍出租”的业务。“文档确实表明了情况有多糟糕,”著名计算机安全专家布鲁斯·谢内尔(Bruce Schneier)说道。“勒索、刺探、数据窃取,这些被当作合理的事情提议出来。而且竟然没人说,‘你疯了吗?’”

HBGary Federal的高级主管、前美国海军密码学家艾伦·巴尔(Aaron Barr)参与了该计划的设计。他是时在与另两家安全公司联手合作。带着对这项秘密行动的些许炫耀之情,这些公司将他们的合作命名为忒弥斯团队(Team Themis),忒弥斯是希腊神话中执掌自然法则的泰坦神。(抛弃忒弥斯,结果引来了复仇女神涅墨西斯。)忒弥斯团队建议以电子方式渗入那些对抗强大华盛顿游说组织——美国商会的民间组织。另一份为美国银行设计的建议书在法律上甚至更站不住脚,该组织在其中制定计划要渗入维基解密并恫吓其支持者。

忒弥斯团队的图谋还在立项阶段就被曝光了。不过,安全公司鼓捣出来的方案就范围而言是尼克松似的【译注:尼克松似的意指极度隐匿或堕落】,在实施上则有如启斯东警察一般【译注:启斯东警察是滑稽喜剧片中的角色,是一帮愚蠢无能的警察】。在发给代表美国商会的华盛顿何威律师事务所的一份12页的PDF文档中,忒弥斯团队建议创建假文档和网络伪身份,搜索Facebook之类社交网络,以获取对他们潜在客户抨击最为激烈者的情报。在面向美国银行的建议书中,安全公司则建议黑掉维基泄密自身,以便揭露其消息来源。

对于霍格伦德及其30人的公司而言,这场曝光的余波可谓此起彼伏。HBGray的员工及其家人被敌视的电话和邮件团团包围,有些甚至还发出了死亡威胁,而公司也取消了2月在RSA网络安全年度大会上的演示。那些报道计算机安全的新闻网站对转储的文档进行深入挖掘,将HBGary与巴尔当作了嘲弄的靶子。巴尔于3月1日黯然辞职,他拒绝就这一痛苦经历公开发言。

所有这些令霍格伦德怒不可遏。“这些家伙就不是什么激进黑客,而是犯罪分子,”谈及“匿名”对手时,他对《彭博商业周刊》大发感慨。“如果让一帮网络暴徒毫发无损地攻进系统,又逍遥法外,那为网络安全所设的判例究竟是什么?”

霍格伦德现年38岁,因其对“rootkit”(该软件可在避开侦测的同时轻松获取计算机的访问权限)的了如指掌而在计算机安全领域里广受尊敬。这位HBGary首席执行官从未上过大学,生意也是即学即用,他喜欢与其它黑客呆在一起,并编写自己的安全软件。他于2004年联合创立了HBGary,为企业提供工具来侦测、分析和抗击来自敌对外国政府的复杂恶意软件攻击。(该公司得名于霍格伦德及另两位初始合作伙伴肖恩·布莱肯(Shawn Bracken)与乔·加里(Jon Gary))。HBGary服务的公司包括摩根斯坦利、索尼与迪斯尼。

15个月前,霍格伦德决定开辟新的分支市场,于是拆出HBGary Federal来为美国政府完成机密工作。该子公司的员工要具备军事经验,并拥有最高安全许可。为了开展业务,霍格伦德相中了巴尔,当时他是军事任务承包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情报系统部门的工程师。

“艾伦天资聪颖,是个非常机敏的人,”霍格伦德坦言。“他声誉颇佳,至少当时是如此。”

巴尔上任之后的一年里,他在HBGary Federal的业务开拓上收效甚微。公司起初试图打入“事件响应”市场,销售间谍工具给政府机构使其能阻止信息外泄和识别网络攻击者。但这一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对新创企业来说利润空间不大。据后来公开的邮件显示,到了2010年10月,霍格伦德警告巴尔说,HBGary Federal“财政捉襟见肘,而你所计划的工作了无成效。”在回复中,巴尔对此予以承认。

巴尔确有一根可能的救命稻草。10月19日,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网络安全公司Palantir科技(五角大楼和CIA都使用了它的恐怖行动分析软件)向HBGary Federal和另一家安全公司、位于弗吉尼亚州的Berico科技伸出了橄榄枝,报价煞是诱人。Palantir说,拥有百年历史、与共和党及军工业关系不浅的何威律师事务所曾与其接洽。作为一位大名鼎鼎、财大气粗客户的代表,该事务所亟需调查服务。

巴尔与其他公司的代表通过邮件对该项目进行了讨论,并于11月造访何威,会见了事务所诉讼组联席主管理查德·怀亚特(Richard Wyatt)。一名与会人员描述,怀亚特身着背带裤、抽着雪茄,脚上蹬的牛仔靴翘到了桌子上——活灵活现一位特区的政治掮客模样。但安全专家听闻他们潜在客户的身份之后更是刻骨铭心,因为这位客户就是美国商会,它刚为国会输送了一大批颇有成就的保守派候选人。

商会看来遇到了公共关系方面的麻烦:激进组织,如美国ChamberWatch、天鹅绒革命与变革取胜团体正指责它金融违规,将国外捐款用于政治目的。商会认为所有这些民间组织在主要工会的暗中支持下沆瀣一气。根据“匿名”发布的邮件,何威已经收集了大量信息,包括工会名单,它需要专家帮助消化这些数据。按照忒弥斯团队的一份文件的说法,如果安全公司选择接受的话,那它们的任务是:渗入激进组织及其领导层,收集档案,协助律师事务所“如实了解并消除那些可能对其客户造成伤害的威胁苗头”。#p#

团队成员11月份大部分时间都在制定建议书。他们着重介绍了如何借助Palantir科技的军事级恐怖活动追踪软件提炼所收集的信息。“我们需要通过功能描述震住这些家伙,”Palantir的工程师马修·斯特克曼(Matthew Steckman)在曝光文件的一封邮件里这么写道。“让他们以为我们是邦德、Q和芒尼潘妮【原文如此】的混合体【译注:Q和芒尼潘妮都是邦德电影中的角色,其中Q是军情六处研发部门的头,而芒尼潘妮是邦德顶头上司、军情六处的头M的秘书】。”

接下来是价钱问题。这类私人网络间谍可不是平常业务,也没有行业标准性的报酬等级可供参考。忒弥斯团队开价2百万美元。以此价格,客户会获得一份“每日情报汇总”、“链接图表”与“目标影响分析”及其他服务。何威代表商会拒绝接受该价格,因此安全公司同意按细则先行试用。(律师事务所尚未就此发表意见。)

何威显然看到了忒弥斯团队的潜能。在12月2日一份标题为“紧急信息:机遇”的邮件中,事务所的一名合伙人请该团队提交新计划,这次是要对抗维基泄密,代表的是一位不同的潜在客户——美国银行,因为美国银行认为维基泄密将要公布一些它的文件。(邮件暗示,司法部曾推荐美国银行雇佣何威。)

巴尔牵头精心炮制了一份后来声名狼藉的24页幻灯演示文档,呼吁发动一场散布假情报的网络战役来对抗维基泄密。该文档分析了维基泄密的服务器基础设施,谈到植入揭露告密者的新闻故事,并建议实施网络攻击。有些语言甚为搞笑,一副《Mad》杂志中老式谍战卡通的口吻:“速度是关键!”响彻于整张幻灯片。“如今解决这种威胁要求具备全面的分析能力。”一名熟悉演示创制过程的人称这是深夜集体讨论的结果,而安全公司明白美国银行可能会拒绝采用最激进的策略。

与商会方案一样,维基泄密的建议书永远都不会进入最后听证阶段了。当HBGary Federal与其它安全公司翘首以盼何威及其客户正式通过的批复时,巴尔决定对“匿名”采用其新研究的技术。

“匿名”这个冬天很繁忙。它不像个正规的组织,而是技术娴熟的激进分子结成的松散同盟,曾攻击过埃及和突尼斯的政府网站。在亚马逊、贝宝、万事达卡和Visa拒绝与维基泄密做交易之后,该组织向它们发动过拒绝服务攻击。该组织的非官方发言人巴雷特·布朗(Barrett Brown)说,其目标是“在全世界开展永久革命,直到政府基本被扫除,形成一个更自由的社会体系。”

巴尔认识到公司不得不进行自我防护,以免遭受这种无政府主义情绪的侵害,使用的策略就是把水搅混。他自信拥有足够的技艺与经验加入这场战斗。他的主要武器便是他所开发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将社交网络如Facebook与LinkedLn中发现的真实身份与黑客的匿名资料关联起来。因此,何威还在评估忒弥斯团队的建议书,HBGary Federal的最终命运尚悬于一线这个节骨眼上,巴尔认为恰是时候来展示社交网络如何能够成为情报的金矿。

巴尔先使用假身份挂在一个IRC网络论坛里。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上,他加了一些他认为是“匿名”组织高级成员的人为“好友”。随后巴尔比较了嫌疑黑客匿名登录ICR聊天室和登录自己可识别社交网络账号的时间。

曝光的HBGary邮件后来显示,巴尔手下员工认为他做事过头了,他们担心遭到复仇心重的“匿名”报复。但巴尔仍旧一头扎了进去。他打算在旧金山RSA会议上发表题为“当我们有了社交媒体,谁还需要NSA【译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演讲。之后为了给这一演讲造势,他暗示将揭秘该组织主要成员的身份。

2月4日,星期五,巴尔向《金融时报》吹嘘他即将进行的演讲,并声称他获得了该组织实际领导者的身份。糟糕的点子。斯蒂芬·科贝特(Stephen Colbert)在其电视秀上讽刺HBGary丑闻时如是概括道,“‘匿名’是个马蜂窝。而巴尔说,‘我要把我的命根子插到那东西里。’”

当黑客嘲弄人时,他们常会用到术语“玩弄”(pwned)——比如说,“我就这样玩弄了你,菜鸟。”关于这个单词的出处,大家莫衷一是。用谷歌搜索你会发现,有人说它是“占有”(owned)的误写,有人说它出自某款计算机游戏,还有人说它也许只是国际象棋术语“卒”(pawned)的简写。不论源自何处,该术语都含有“被其他人或组织耻辱性地控制”之意。

接下来在巴尔、霍格伦德与HBGary身上发生的事情和这没什么差别。为了回击巴尔的公开声明,“匿名”黑客利用了HBGary Federal网站运行软件中的一个漏洞,获取了该公司用户名与密码的加密列表,并对之进行了解密。“匿名”随后发现,巴尔与他的一些同事竟然犯了计算机安全的大忌:对多个账号使用相同密码。黑客劫获了巴尔的Twitter与Linkedln账号,用下流话在里面灌水。其中一个密码同时可打开该公司的谷歌企业账号。中了头彩了!就在巴尔的《金融时报》专访刊出不到48小时,黑客就拿到了进入这一王国【译注:指HBGary Federal】的钥匙。

他们马上开始下载HBGary的邮件。“匿名”总共得到了60000多个邮件(包括附件在内,大约有4.7G),并迅速以方便搜索的格式将它们放到网上。这些材料详细描述了HBGary客户与潜在主顾如索尼、强生、迪斯尼、康菲及其他几十家公司的网上安全漏洞。邮件显示,杜邦曾于2009年被侵入(攻击谷歌的同一批黑客所为),2010年末又被侵入了一次。在一次中国商务之旅期间,杜邦员工甚至发现他们的笔记本电脑被植入了间谍软件,而当时硬件应该是锁在饭店保险箱里的。

随后的日子里,巴尔与HBGary的总裁利维通过IRC渠道向“匿名”恳求宽恕。无人乐意伸出援手。该组织成员及其支持者欣然贴出了被毁损的巴尔照片,公布了有关他家庭的个人信息,转推了他的社会保险号码,对于玩弄一个专业对手,大家都幸灾乐祸。他们说黑掉HBGary的“忍者组”包括一名16岁的女孩凯拉(Kayla)。(网上传闻暗示“凯拉”实际是一名住在新泽西的26岁男子。孰对孰错?甚至就连“匿名”或许也不知道。)“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通过这些办法捍卫自己,捍卫维基泄密,”“匿名”非官方发言人布朗(Brown)坦言。“这还只是开始。我们现在完全进入战争状态。”

与此同时,虽然受牵连的邮件如雪片般飞来,忒弥斯团队的其他成员还是否认了他们打算像巴尔一样开展业务。Palantir科技的CEO阿历克斯·卡普(Alex Karp)怪罪HBGary设计了这个阴谋,谴责任何开发“攻势性网络功能”的企图,并安排斯特克曼,那个与忒弥斯团队协调的工程师休假。Palantir还向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发布了公开道歉,他是Salon.com的一名记者,在忒弥斯建议书中被选出来作为维基泄密的拥护者,由此成为可能的目标。在一份声明中,Berico科技说它“不会容忍或支持任何主动瞄准美国公司、组织或个人的尝试。”同时,它还与HBGary断绝了来往。

美国商会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不敢相信有人会试图将这类行为与商会联系在一起,”并补充说,商会在煽动建议书曝光之前从未看到过它。摩根斯坦利不再聘用HBGary作为安全承包商。巴尔的演讲也成了镜花水月,“匿名”攻击三周之后,他正式提交了辞呈,并称他相信HBGary有能力“度过难关。”

至于霍格伦德,甚至他安全界的朋友都认为HBGary在负面消息公开的沉重打击下无法幸免于难。但这位CEO声称他的公司能够经受严格的安全审查,重新走上正轨。他说,黑客“在200码之外一击进洞”,这种情况今后不会再发生。“他们想要人们以为他们老谋深算、恐怖吓人、势焰熏天,但其实远未有这样,”他强调说。

HBGary事件的教训也许是:在计算机安全这场暧昧的游戏里,要区分黑帽子和白帽子可不那么容易【译注:黑帽子指黑客一类攻击者,白帽子指防范黑客的安全工程师】,虽然如此,霍格伦德却对谁是谁看得格外真切。“这会变得更糟,”他感慨道。“整个事件只会给他们壮胆。我希望这不是互联网应该的样子。现在这是个无法无天的领域。这事比我的HBGary公司还要大。当下,天平可是倾向坏家伙那边去了。”

责任编辑:佟健 来源: 译言网
相关推荐

2011-09-13 13:15:54

2012-03-30 17:41:48

2018-08-01 15:10:02

GolangPython语言

2022-05-31 10:26:23

网络安全黑客

2020-07-17 14:35:05

黑客宕机

2010-11-03 13:17:04

Google微软云计算

2010-03-22 10:01:26

2010-09-17 08:53:01

2011-10-31 09:01:11

Windows PhoMangoAndroid

2012-02-03 09:55:40

VMware数据中心管理

2013-07-29 17:23:42

服务器大型机

2013-07-30 09:42:15

大型机服务器互联网

2009-05-19 15:41:57

开源非洲Linux

2013-08-22 10:03:38

谷歌Facebook数据挖掘

2019-04-01 11:17:47

AWS开源云服务

2009-12-15 10:57:05

2012-02-22 14:21:13

Web开发框架

2009-10-28 18:12:16

Linux和Windo

2019-11-05 11:09:59

Kubernetes容器PaaS

2013-05-13 11:10:31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