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网络隐私?

安全 数据安全
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网络侵权行为也随之出现。虽然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现有法律法规加以解决,但还有很多新情况亟待规范。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被侵犯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隐忧与困扰,网络隐私的安全保障成为了一个难题。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被泄露、个人电脑被黑客入侵、网上购物清单被人留底等情况时有发生。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弥漫在网络世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何既恰当地保护网络隐私,又不妨碍网络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网络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网络泄露了我们多少隐私?

上网信息、个人邮箱等涉网隐私存在隐患

“请问您最近有什么投资意向?”这几天,北京一所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小张经常接到某投资机构莫名其妙的电话,频繁的询问令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并没有向该机构提供过自己的手机号码,他们是如何找上门的呢?原来,一个月之前,为了查找论文所需的经济数据,小张在一家小型经济网站注册会员,网站要求必须要提供手机号码。小张看到网页上有“对会员的网络隐私信息严格保密”的声明,便填写了真实的手机号码。没想到,自己的隐私就这样被网络泄露出去。

在银行业方面,由于客户资料等信息一般都储存在电脑里,甚至某个服务器上,因此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7月28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在未取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与福州都购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向都购传媒提供联名信用卡客户资料,并涉及信用卡外包行为。据了解,2007年5月24日,都购传媒与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信用卡中心协议约定: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每月向都购传媒提供发卡量数据,都购传媒有权取得联名卡持卡人的客户资料。协议签订后,都购传媒进行专题宣传和推广,开发了数量庞大的都购信用卡客户。今年5月,由于都购传媒和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商业利益方面的分歧,都购传媒将中国光大银行起诉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类似的案件提醒我们,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不可避免地被记录在网络上,访问过的网页,来往的电子邮件信息,甚至信用卡账号、密码都有可能泄露或被黑客获知。通过网络渠道泄露个人隐私的事件,在当下的网络生活中可谓形式多样,层出不穷。当个人网络生活、网络隐私等问题正在面临威胁时,我们还能安心享受网络便利吗?

网络隐私缘何如此脆弱?

网络的开放性和侵权手段的隐蔽性是主因

网络时代,侵权形式多种多样,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柳经纬在人民网访谈时指出,在网络环境下,网络隐私侵权主要是指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非法披露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隐私,包括侵入他人在网络上设置密码的私人空间等行为。

网络隐私为何如此脆弱,以至频频受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新宝认为,网络自身的特性是引发网络隐私侵权的重要因素。网络隐私的载体是具有虚拟性质的网络,其不可触摸性导致了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极其容易受到侵犯。另外,网络高度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一旦在网络上传播,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任何人攫取之便捷将无法控制,使得侵权变得十分容易,而法律救济变得相当困难。

在网络生活中,侵权主体和侵权手段具有隐蔽的特性。专家分析,这种隐蔽性是侵权者用以保护自身身份的屏障。侵权者在窃取用户信息时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也可以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把整个侵犯过程做得无声无息,甚至可以变换不同的身份,以致用户根本不知道是谁盗用过自己的信息。即使会留下痕迹,由于网络的更新速度很快,等到用户发现时,证据早已不复存在。网络用户在通过网络进行收发邮件、远程登录、网上购物、远程文件传输等活动时,均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并用于非法用途。

“更有甚者,有些机构专门组织技术攻关,搜集目标人群的隐私信息,供其商业或其他用途。这种以组织化的形式侵犯他人隐私的背后实际上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于越来越多的组织化侵犯隐私行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王军说。

此外,网络运营监管的缺失也是原因之一。柳经纬指出,网络信息因其海量存在,带给网络运营很高的监管成本,如果一一审查海量信息,难度较高。此外,由于法律和制度缺失,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缺乏必要的维护公民隐私权的规范和惩处机制,使得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服务上缺乏规范。即使出现重大侵权事件,公民也难以承担维权成本。

【编辑推荐】

  1. 透过“人肉搜索”看网络隐私保护
  2. 浅谈互联网络隐私保护
  3. 个人信息成买卖 隐私安全是危机
  4. 中欧论坛: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广为担忧
  5. 纽约时报:互联网隐私保护技术面临淘汰
责任编辑:张启峰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2012-12-12 09:56:40

EC2AWSAmazon

2020-01-10 09:06:10

Activity系统 通信

2016-10-19 11:00:26

2023-12-13 10:36:38

Long算法代码

2021-04-26 10:24:52

Linux 开发操作系统

2021-04-19 07:35:01

Linuxhistory命令

2021-01-08 09:35:41

LinuxHistory命令

2015-06-05 15:47:47

2014-06-11 10:06:09

2010-05-20 09:29:14

谷歌微软云计算

2015-10-09 11:02:02

2011-12-30 14:35:20

2011-01-25 09:24:00

2009-11-30 09:39:42

UUCall关停网络电话

2022-07-25 09:40:41

内存00M

2011-04-14 13:39:15

jar包

2016-05-04 10:14:32

2017-06-03 16:26:05

2015-04-17 10:30:13

2020-03-24 14:57:05

戴尔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