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比尔·盖茨误你一生

企业动态
美国《时代》(Time)杂志是一本有声望、有信誉的刊物。但依我看,它有时也有一般媒体的通病──欢喜负面的报道,挑逗读者的注意力,投世俗之所好。

美国《时代》(Time)杂志是一本有声望、有信誉的刊物。但依我看,它有时也有一般媒体的通病──欢喜负面的报道,挑逗读者的注意力,投世俗之所好。

《时代》不久前公布“美国十大最成功的大学辍学生”。

第一名自非比尔·盖茨莫属,他从哈佛辍学,创办微软公司,成世界首富。苹果计算机执行长贾伯斯第二,他进入里德学院六个月就离开了。

位居第三位的是名建筑师莱特,他在麦迪逊大学只读了一年,但他建了纽约古根汉博物馆。

跟在后面的一些人分别是:第4名──建筑师富勒。第5名──电影导演卡梅隆,他的近作是《阿凡达》。第6名──查克伯格,他创办“脸书” (Facebook),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第7、8、9名──演员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和女神卡卡(Lady Gaga)。第10名──高尔夫常胜军“老虎”伍兹。

《时代》并未说明如何界定他们的“成功”,但显然是以他们的财富为计算基准。今天评鉴人物,说某人知识程度、学养人品、服务贡献等等,都无法量化,也就很难作为标准。只有财富是实实在在的、可见可数的东西。你一年赚10万,我只赚2万,你当然比我“成功”。你的财产值10亿,我的只值2亿,你就是老大,我唯你马首是瞻。

问题是,财富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一个有理想的人,以自己的知识、技能促使社会进步、美好,换来的报酬未必一定是金钱。它更可能是生命的充实,内心的满足,以及受人肯定带来的荣誉感。《时代》报道此事还有一种“选择”的谬误。辍学者中固然有成功的人,但受过完整教育的人,其成功的事例和可能性更千百倍于前者。随便找一些人来看看:牛顿、培根、罗素是剑桥毕业生;洛克出身牛津;哥白尼在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受教;居里夫人是巴黎大学高材生;弗洛伊德受业于维也纳大学;卡夫卡在他家乡就读布拉格大学。

辍学的人当然可以自学,但学校还是求学的最好环境:

第一,韩愈认为老师的三项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自学的人最大困难是遇到“惑”时无处请益。

第二,学校的使命在培植“全人”,它给你各方面的营养,让你均衡发展,助你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钱穆当年在香港主持新亚书院,先给学生“通识教育”,再给“专长教育”,其意亦在此。自学之人,难免“偏食”,当重担来时,恐体力难继。

第三,学生在校过团体生活,能体验更完善的“社会化”过程。师友切磋,亦有益于进德修业。一个离校自学的人,就不会有这些方便。

总之,辍学者中是有人成功的,但并非所有辍学的人都成功,尤其不是成功非辍学不可。这点逻辑推理,年轻人一定要明辨。如果有机会在学校念书,千万不要放弃,别让“比尔·盖茨效应”误你一生前途。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为什么孩子要上学》这本书中认为,无论是语文、理科、算术、体操还是音乐,都是一个人完成自我所必要的,所以“为了学习这些东西,我想不管在任何时代,这世界上的孩子们都应该要去上学”。

【编辑推荐】

  1. 盖茨巴菲特网罗全球富豪捐款 将与中国富人面谈
  2.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秘密
  3. 盖茨全力支持好友 鲍尔默CEO地位8年内无忧
责任编辑:张攀 来源: 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

2010-10-13 10:48:32

比尔.盖茨

2010-06-22 15:35:59

雷锋精神

2009-04-13 08:46:07

2012-01-16 11:16:05

比尔·盖茨微软

2010-11-15 10:46:57

简历

2012-02-02 10:16:21

比尔盖茨开源软件

2015-04-23 08:51:53

2016-08-24 11:13:30

2019-06-26 08:45:28

程序员思考脑年终奖

2017-11-20 10:08:48

大数据后悔的事

2011-01-04 14:29:47

2013-05-15 10:08:27

2010-01-20 09:31:41

2011-06-01 14:53:17

比尔-盖茨

2009-05-25 09:41:04

微软盖茨慈善工作

2010-05-04 11:45:49

比尔盖茨职场定律

2015-08-03 09:33:21

PH程序员一生

2010-01-21 10:42:54

福布斯比尔·盖茨

2013-09-27 16:28:14

Windows微软键盘

2010-04-16 16:20:42

盖茨成长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