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协议标准的家用特性

网络 网络管理
文章摘要:首先对于IPv6协议标准的商用,不少人都对它产生了不小的兴趣。那么本文就来介绍一下IPv6在语音,局域网,家电和娱乐方面的特点吧。

IPv6协议标准的使用,是它走向商业的第一步。但是,虽然我们 一直大力推进它的应用,但是目前还是没有被大家熟知。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IPv6协议标准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互联网体验吧。

IPv6与VoIP

2003年8月29日,Skype开始向使用ADSL和Cable的永远在线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p2p电话,并于2004年4月6日发布了用于Wi-Fi 热点接入的PocketSkype。2005年Skype有150万户用户,任何时候都有100万户以上的连接,承载了30亿分的免费分钟数。2004年 7月,Teleglobe,Level3,iBasis提供SkypePSTN上的被叫。到2005年1月,Skypeout已经有了40万用户。目前, Skype网站的下载次数已经超过1亿次,注册用户超过3500万户,每天有15万户新增用户。

Skype于2005年6月15日正式公布了两个新增的付费服务。第一个付费服务是SkypeIn,该服务允许用户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联系Skype 号码。另一个付费服务是语音邮箱服务,即SkypeVoicemail。从2005年6月25日开始,Skype公司IP语音服务的用户获得了免费的视频、语音和数据共享服务。

用户级的VoIP业务在美国已经有Vonage,AT&TCallVantage,Packet8,PrimusLingo等在提供,这些运营商向个人用户提供VoIP业务,预计2004年底的500多万户用户到2005年底将会翻一番。一些新的家庭路由器如D-Link1420路由器已经包括 VoIP路由。这一市场随着双模的wi-fi/蜂窝电话终端设备的出现而迅速扩大。随着市场的扩大,这些终端设备对地址的要求量将会很大,而IPv6协议标准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IPv6还可以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能力。另外,企业级VoIP设备中的IP PBX和IP Centrex都已经在考虑支持IPv6。

IPv6与Wi-Fi和Wi-Max

Wi-Fi和Wi-Max都将是IPv6协议标准走向实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家庭Wi-Fi路由器的成功和热点地区的发展使得全球有3000多万户热点用户,4万多个公共热点地区。Wi-Fi联盟已经推出1500多个Wi-Fi认证的产品,30%的笔记本电脑出货的时候已经有了Centrino芯片,Wi-fi手机的面世指日可待,而新的柯达数码相机已经有了Wi-fi接入功能,一些Wi-fi路由器目前已经集成了VoIP和VPN功能,而且很多Wi-fi路由器已经有了IPv6功能。

Wi-Max作为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具有高带宽、广覆盖的性能,已成为业界的新宠,2005年第一季度,Intel的Wi-MaxCentrino开始支持 Wi-Max,Intel和AT&T联合推动Wi-Max发展,美国的Clearwire公司计划推出全美的Wi-Max网络,世界上第一个移动 Wi-Max网络将是2005年底在韩国出现的WiBro。

随着Wi-Fi、Wi-Max的发展,对IP地址的要求将会急剧增长,从而驱动IPv6的发展,而且IPv6的新的特性也将为这些技术和应用的实现带来更多方便,除了能够提供大量的地址空间之外,IPv6协议标准即插即用的特性、不需要通过NAT的端到端通信等,都将为这些移动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IPv6与信息家电

网络家电是IPv6下一代网络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所谓网络家电,指通过个人电脑、PDA等信息设备可对连接在家庭网络中的空调、电饭煲、微波炉、冰箱、电视、音响和照明设备等家用电器进行远距离遥控。

为了推行网络家电标准,众多家电厂商正在开发面向IPv6的多种网络家电产品,并进行多项网络家电的IPv6实证实验。在日本,目前推行网络家电业的协作团体“非PC互联网应用协议会”是由松下电器产业、三洋电机软件、东芝信息系统、DTI四家公司于2002年5月创立的。四家公司还邀请了其他公司加入共同开发技术和标准。从2003年11月开始,18家大型电器厂商和通信厂商包括松下、NEC、KDDI、日立、夏普、三洋电机、NTTDoCoMo、日本通信等共同参加了将家用电器通过互联网连接的验证性实验,其中包括接通通信线路,进行网络家电设备的远距离操作、用户的身份识别及安全性等5项实验,通过实验,检查从远距离进行这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时是否使用方便和安全性如何,从而为产品定型和正式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实验还在进行中。#p#

在上述实验中,操作的安全性及远程操作家用设备的轻松便捷性成为实验的重要内容,这种特性对于IPv6协议标准的商业化展开具有相当关键的意义。对于网络家电应用来说,当用户出差的时候如果想操作自家的空调,他的设备所发出的命令必须保证连接到自家的空调,并且能够正确操作,而不是错误地控制了别的设备或别家的空调,操作的正确性需要由认证来保证。IPv6强制要求的IPSec所具有的认证和加密机制能够保证应用的安全性,然而实现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做一系列复杂的设置,这对于大多数使用互联网的普通用户来说是很困难的,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他们使用新型网络应用比如网络家电的意愿和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 IPv6协议的网络上加入具有自动认证服务的功能就可保证许多商业应用的立即实现。

NTTDoCoMo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商业机会,希望为网络家电应用提供认证服务而获得收益。然而,在“非PC互联网应用协议会”中,后来加入的 NTTDoCoMo是没有办法获得主导权的。为了推行“m2m-x”的网络家电认证服务,NTTDoCoMo牵头于2004年2月10日成立了 Ubiquitous Open Plat Form Forum(UOPF),这是一个借助IPv6推进网络家电互联互通的业界组织。UOPF公布3天后,NTT DoCoMo即公布了“m2m-x”,很明显是想通过UOPF这样一个中立组织来推行m2m-x作为网络家电连接的标准方式。由于NTT DoCoMo对于UOPF具有领导和控制权,一旦家电厂商等产业链成员加入UOPF,他们就会顺理成章地跟随NTT DoCoMo推行“m2m-x”,共同完成网络家电业界标准化,目前家电界的双雄索尼与松下电器已加入UOPF。NTT DoCoMo想借助“m2m-x”,使得家电厂商、运营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建立统一的产业链关系,产业链成员将共同受益。

IPv6与P2P游戏

IPv4网络上的游戏采用的是“客户端/服务器”的模式,只能在一个区域和一定的范围内进行,IPv6有了足够多的地址,实现了网络上所有设备的点对点(P2P)通信,IPv6网络上的游戏真正实现了P2P世界,网络上的玩家可以自由地与全球任意一个人在任意终端上连接进入游戏,给予用户比较充分的沟通和交友的环境,是游戏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通过IPv6协议标准的综合业务平台可以提供对安全、隐私和计费的保障,将会极大增强在线游戏的P2P特性,为用户带来实时互动沟通的真实体验,同时通过先进的技术、安全的保障为经营者创造价值并确保经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近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硬件提供商之一的索尼公司宣称,2005年以后,其全部消费类产品,包括网络游戏产品将全部实现IPv6支持,其游戏产品已经与电子、音像制品并驾齐驱,成为索尼的三大业务之一。目前,SONY的PS2(PlayStation2)已经支持网络接口(一个PC卡接口、一个 IEEE1394 接口和一个USB 接口),SEGA 的DREAM CAST 也包含一个内置的MODEM,可以拨号上网。SONY将不再设计没有网络接口的产品。索尼公司还将其“PlayStation 2”与USB摄像头结合,提供“面对面”的在线游戏支持。将“PlayStation2”连接到具有综合业务平台的下一代互联网上,可实现即插即用,用户无须进行复杂的设定,就可开始安全、便捷的“面对面”在线游戏了。同时,由于下一代互联网所具有的卓越的移动性,用户即使在行驶的车辆上也能始终保持竞技状态。无疑,这种“面对面”在线游戏业务使虚拟空间的在线体验更接近现实体验(实时、互动、真实竞争体验),将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佟健 来源: csdn
相关推荐

2010-06-28 15:57:23

IPv6协议标准

2010-06-08 17:42:10

IPv6协议标准

2010-06-02 15:56:54

IPv6协议标准

2010-06-07 13:43:28

IPv6协议标准

2010-05-27 12:30:09

IPv6协议标准

2010-06-08 18:06:15

IPv6协议标准

2010-06-02 13:18:54

IPv6协议标准

2010-05-27 11:51:04

IPv6协议

2010-06-02 14:01:36

IPv6协议标准

2010-06-07 10:24:51

安装IPv6协议

2010-05-27 14:53:52

2010-05-27 11:49:37

2010-06-02 11:36:21

IPv6标准

2010-06-01 13:52:03

IPv6协议路由协议

2019-06-05 15:43:34

IPV6IPV4网站

2010-06-12 14:34:52

ipv6协议

2010-06-21 15:18:19

IPv6协议栈

2010-05-26 14:02:02

Mobile IPv6

2010-06-01 16:34:06

IPv6协议

2010-06-01 15:36:35

IPv6协议技术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