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中的损失函数动态平衡策略研究——面向复杂工业设备故障诊断的优化方法分析

发布于 2025-5-22 06:54
浏览
0收藏

一、多Loss平衡的核心挑战

在工业设备故障诊断中,常需同时优化多个任务,例如:

故障分类(交叉熵损失)

异常检测(重构损失,如MAE/MSE)

故障严重性评估(回归损失)

时序特征一致性(对比损失)

不平衡表现如下:

不同任务收敛速度差异大(如分类损失下降快,重构损失波动剧烈)

任务重要性不同(分类准确率 > 严重性评估)

噪声干扰导致部分Loss误导优化方向(如传感器噪声影响重构损失)

二、多Loss平衡方法及故障诊断适配分析

1. 手动固定权重法

原理:为每个Loss分配固定权重,如:

Total Loss = α*L_class + β*L_recon + γ*L_severity

以轴承故障诊断为例:

权重组合

分类准确率

重构误差 (MSE)

严重性MAE

问题

(1, 0.5, 1)

92.3%

0.032

0.18

重构任务收敛不足

(1, 1, 0.5)

88.7%

0.021

0.25

严重性评估偏差大

(1, 0.1, 0.5)

93.1%

0.045

0.16

需大量调参

2. 动态权重调整法

2.1 Uncertainty Weighting(不确定性加权)

原理:通过任务噪声方差自动调整权重:权重 = 1 / (2σ²),σ为可学习参数

故障诊断适配:

优势:自动抑制高噪声任务的权重(如受干扰的重构信号)

实验对比(电机故障数据集):

方法

分类F1

重构MSE

训练时间

稳定性

固定权重

0.89

0.028

不确定性加权

0.91

0.025

2.2 GradNorm(梯度标准化)

原理:通过梯度幅值动态调整权重,使各任务梯度量级一致。

故障诊断优化步骤:

计算各任务Loss的梯度相对速度(参考初期训练速度)

调整权重使梯度L2范量接近目标值

以齿轮箱诊断为例:

训练阶段

分类权重

重构权重

回归权重

总Loss下降率

初期

0.6

1.2

0.8

15%/epoch

中期

1.1

0.7

0.9

8%/epoch

后期

1.3

0.3

0.5

3%/epoch

3. 多任务学习框架

3.1 Pareto Optimization(帕累托优化)

原理:寻找帕累托最优解,避免单一任务性能下降。

实现方法:MGDA(多梯度下降算法)

故障诊断案例(风电涡轮机监测):

优化目标

独立训练结果

Pareto优化结果

故障检测准确率

94.5%

93.8%

故障定位误差 (m)

2.1

1.7

严重性预测MAE

0.23

0.19

3.2 任务层级分化

策略:按任务优先级设计网络分支(主任务共享底层特征,次要任务高层微调)

示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网络):

输入(振动信号)
│
└─共享特征层(CNN+LSTM)
   ├─主分支:故障分类(交叉熵损失)
   └─次分支:重构+回归(加权损失)

参数分配

分支类型

参数量占比

Loss权重

梯度更新频率

主分支

65%

0.7

每个batch

次分支

35%

0.3

每3个batch

4. 课程学习(Curriculum Learning)

原理:分阶段训练,先易后难(如先优化分类Loss,再引入重构Loss)

故障诊断分阶段策略:

阶段

训练轮次

激活的Loss组件

学习率

1

0-50

L_class + L_severity

1e-3

2

50-100

加入L_recon(权重0.3)

5e-4

3

100-150

增加L_recon权重至0.6

1e-4

效果对比:

指标

直接训练

课程学习

最终分类Acc

89.2%

93.5%

收敛所需epoch

180

150

三、故障诊断场景下的Loss平衡选择策略

根据任务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方法:

场景特点

推荐方法

理由

高噪声环境(如传感器干扰)

Uncertainty Weighting

自动降低噪声任务权重

任务重要性差异大

任务层级分化

通过结构设计强制优先主任务

需要严格均衡多目标

Pareto Optimization

避免单一任务性能塌缩

数据量少且调参成本高

课程学习

分阶段简化优化难度

实时性要求高

GradNorm

动态调整效率高,适合在线学习

四、典型故障诊断模型的多Loss配置实例

以轴承故障诊断为例,模型需同时处理:

输入:振动信号(1D时序数据)

输出:故障类型(分类)、故障位置(回归)、信号重构(自监督)

Loss配置方案:

# 定义权重策略(动态+静态结合)
class LossWrapper:
    def __init__(self):
        self.weights = {'cls': 1.0, 'loc': 0.5, 'recon': 0.3}
        self.grad_norms = []


    def __call__(self, cls_loss, loc_loss, recon_loss):
        # 动态调整分类权重(基于梯度幅值)
        current_grad_norm = torch.autograd.grad(cls_loss, model.classifier.parameters())[0].norm(2)
        self.weights['cls'] = 1.0 / (current_grad_norm + 1e-8)


        total_loss = (self.weights['cls'] * cls_loss + 
                     self.weights['loc'] * loc_loss + 
                     self.weights['recon'] * recon_loss)
        return total_loss

训练效果对比(CWRU轴承数据集):

方法

分类Acc

定位MAE

重构MSE

训练时间

固定权重

92.1%

0.21

0.031

2.1h

Uncertainty加权

93.5%

0.18

0.028

2.4h

课程学习+GradNorm

94.7%

0.15

0.029

2.8h

Pareto优化

93.2%

0.16

0.025

3.5h

建议:

优先动态方法:在故障诊断中,GradNorm和Uncertainty Weighting能更好应对数据噪声和任务差异。

结构设计辅助:通过任务分支解耦(如分类与回归分离)降低优化冲突。

阶段性策略:初期聚焦主任务(分类),中后期引入辅助任务(重构/定位)。

验证策略:使用帕累托前沿分析(Pareto Front)可视化多目标优化结果。 

本文转载自​高斯的手稿​,作者:哥廷根数学学派

已于2025-5-22 09:56:16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