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GPT-4o的热度还没过去,即梦AI又升级了,强大的中文生成能力,再度引发了设计师的集体焦虑。
最近,最强中文 AI 绘图模型即梦3.0 正式开启了灰度测试,在设计圈和AI领域掀起了不小的讨论。3.0 版本相比之前的 2.1 版本实现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在真实感、高清度、专业性以及文字响应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突破。
这场中文设计革命,让设计师更emo了。很多人开始讨论,设计师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不可替代的创造力,还是即将被算法碾压的机械技艺?
即梦3.0的颠覆性,首先在于其解决了AI绘图领域的“中文诅咒”。相比GPT-4o在中文场景下频繁出现字体错乱、排版崩坏的问题,即梦3.0通过多模态语义对齐技术,实现了从大字标题到细则说明的全链路精准生成。而GPT-4o仍会混淆“勾”与“句”的笔画结构。某用户尝试用 Prompt 生成竹简上的《出师表》毛笔字,AI甚至还原了墨迹融入竹纤维的质感。
这种替代效应引发设计师了集体焦虑。社交媒体上,有人自嘲“不如转行卖煎饼”,但更深层的冲击在于行业规则的重构——当AI能秒出 80 分作品时,客户对“独特创意”的阈值必然飙升,平庸的设计师可能会失去议价权。
然而,真正的危机只属于画图员,而非设计师。换言之,AI是超级执行者,而设计师应成为策略指挥官——用思辨能力定义问题,而非用 PS 技能解决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AI普惠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何高效利用 AI 技术,并且建立一套应对人工智能的价值体系,或许是信息爆炸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